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層架式雙孢菇標準化栽培技術

科普1.09W

菇房方位

層架式雙孢菇標準化栽培技術

菇房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方便,周圍環境清潔,遠離雞棚、畜舍、倉庫及飼料間,近水源並有堆料場地的地方。方位以坐北朝南(東西向延伸)為好,南牆最好搭出廊檐。菇房南面留一個約1.6m寬的走廊。

菇房規格

一般菇房建築面積以160~300m2為宜。菇房從地面到屋頂高約4~6m,寬約8~10m,以9m為宜,長約20~30m。

菇房通風

雙孢菇生長髮育過程中所需的新鮮空氣,依靠菇房通風進行控制和調節。良好的通風,應在菇房緩慢擴散,對流而過,不留死角,能夠吃得進、排得出,保證雙孢菇的生長髮育。通風口的設置,一般每條走道兩端可開上中下三道窗,規格40cm×46cm;也可開五道通風窗,規格25cm×50cm;每條走道中間的屋頂上設置拔風筒1只,直徑25~30cm。

層架排列與結構

雙孢菇層架排列的方向應和菇房的方向垂直,一架分若干層,排列適宜,過密、過稀均不利於雙孢菇生長。一般層距55~60cm,高5~8層,底層離地面15~20cm,架與架之間60~70cm,牀面寬120~150cm。

建築材料

既可選用鋼筋水泥,又可用輕鋼板材,還可用竹木等。前兩者造價高,使用年限長。選用竹木建造者,則造價低,使用年限短,建造方便。

栽培季節

雙孢菇菌絲體生長的適宜温度為5~33℃,最適温度為20~26℃。子實體生長的適宜温度為7~28℃,最適温度為13~18℃。在山東等地,利用自然氣温栽培雙孢菇,一般一年栽培一次,即秋季栽培,秋季出菇,越冬管理,春季出菇。在山東省利用自然氣温栽培時,具體安排為:原料預濕(7月下旬)→堆料發酵(7月底~8月初)→播種(8月底~9月初)→覆土(9月中下旬)→秋菇採收(10月上中旬~12月上中旬)→越冬管理→春菇採收(3~5月)。以上時間,可根據氣候變化靈活掌握。

培養基配方(100m2,kg)

麥秸(稻草)牛糞培養基

麥秸(稻草)2200,幹牛糞2000(或幹雞糞800),石膏80,石灰70,碳酸鈣60,過磷酸鈣40,硫銨20,尿素25,發酵劑1.5。

餅肥(無糞)秸稈培養基

稻草或麥草3000,菜籽餅200,石膏粉90,石灰75,過磷酸鈣50,尿素45,碳酸鈣40,硫酸銨30,發酵劑1.5。

專用肥秸稈培養基

麥草3000,雙孢菇專用肥300,石膏80,石灰粉50~60,發酵劑1.5。

棉籽殼牛糞培養基

棉籽殼2500,玉米芯1000,麥麩130,餅肥130,幹牛糞200,尿素20,過磷酸鈣80,石膏40,石灰50,草木灰50,發酵劑1.5。以上配方,可用同類物質替換。料多產量高,反之亦然。

堆制與發酵

場所選擇

選擇地帶開闊、排灌方便、靠近菇棚,遠離雞欄牛棚,最好是水泥地面的場所。如是泥土地面,應擂實,四周設排水溝,四角挖積水坑,使料內流出的肥水積聚在坑內,再澆回料內,以免流失。一般100m2的栽培面積,料堆長約10m,寬2.2~2.5m,高1.6m左右。

預濕

堆料前2~3天,將麥秸、稻草、棉籽殼等攤於地面,均勻噴水浸濕,以濕透為度,含水量60%左右;幹糞粉碎後,加入清水拌勻,濕度掌握在能捏成團,鬆手散得開為度,含水量50%~55%。

堆料

堆料前將場地打掃乾淨,先鋪1層草,約30cm厚,堆寬2.5m,長約10m,然後在上面鋪1層糞,以蓋沒草層為度,糞上再鋪30cm厚的草,上面再撒1層糞。依此順序往上堆疊,直到料堆高達1.5~1.6m為止,最上面蓋一層糞,如有人畜尿,可在上層澆入代替水。餅肥和尿素一般在堆料中間3~6層時加入,上下兩頭不加,以利充分發酵和吸收。鋪料時如草料較幹,可適當噴水調濕。注意堆型四周垂直、整齊,以利於保持堆內温度,促進好熱性微生物的繁殖。堆料頂部做成弧形,堆頂覆蓋草簾,防日曬。堆中間,每平方米應加12~15cm木棒等物3~5根,以通氣,利於微生物的活動。下雨時蓋薄膜,防雨水淋入料內,雨後及時揭膜,以利通氣。

前發酵

共三次翻堆: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後5~7天,加1/2複合肥、過磷酸鈣,並將麥秸的含水量控制在65%~70%。翻堆結束後,在四周撒上石灰粉。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後4~6天,加1/2石膏粉和過磷酸鈣,將寬度擴大為2m,高度不變,長度自定,適當補水。如遇雨天應及時蓋好薄膜,雨停後馬上掀開。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後3~4天,翻堆時調節pH值為7.2~7.8,培養料含水量為63%~65%。翻堆時間亦可不受天數限制,當堆温達70~75℃時,即可翻堆。

後發酵

第三次翻堆後2~3天,料温達到最高時,按計劃用量趁熱運進菇牀集中堆放,堆高50~55cm,隨即覆蓋棚膜。當料温上升到60~62℃、氣温55℃左右,保持6~10h。有利於嗜熱微生物的生長,還可將病菌、雜菌、害蟲殺死。然後降温至50~52℃,維持4~5天,使有益的中温型嗜熱微生物(主要是腐殖黴菌和放線菌)大量繁殖生長。隨後撤膜降温,當降到40℃左右,將料攤放於菇牀,厚25~30cm,打開門窗通風降温,排出有害氣體。發酵好的培養料質地柔軟有彈性,草形完整,一拉即斷,棕褐色至暗褐色,料表面有一層白色放線菌,料內可見灰白色嗜熱性微生物菌落,無病蟲雜菌,無酸臭味,無氨味,含水量62%左右,手握料有2~3滴水;pH值為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