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大田蔭棚仿野生食用菌栽培技術

科普2.49W
大田蔭棚仿野生食用菌栽培技術

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針對夏季氣温高、難以調控温、濕度的種種弊端,我們設計了一種“蔭棚仿野生栽培模式”,該模式適應於集約化生產,由於平菇生長處在較開放的環境下,與野生菇有着相仿的條件,故其子實體色澤純正、菌肉組織緊密、商品價值極高。具體操作為:

選一塊栽培場地,要求相對平坦,面積在1000平方以上,不可過大,用竹木或水泥架杆均可,搭設2~2.5米高、南低北高的棚,上架樹枝、玉米秸均可,覆一層塑膜後,再覆蓋柴草、秸稈等,使之成為一大型蔭棚,四周適當種植栽培絲瓜、南瓜、葫蘆類植物,使秧蔓上棚,形成濃密度頗高的綠色蔭棚。棚頂四周大於栽培場地2米以上。蔭棚四周拉設遮陽網至地面位置,其頂層位置架設輸水管線及單向(向內)噴霧頭,每個栽培方內縱向架設二排雙向噴霧頭。正常管理時,噴霧頭全部工作,增加水分及濕度,有風時,可將上風方向噴霧頭打開;中午時分氣温太高,可打開南面噴霧頭;下午“西曬”時,可將西面噴霧頭打開;陰雨天時不必噴霧,任其自然即可。

由於蔭棚下温度較為恆定,濕度條件較好,故可減少大量管理費用,並可因鮮菇的商品價值高而提高生產效益。但是,蔭棚的面積越大,蔭棚自身的建造及管理費用越高,比如防風問題、雨水排泄問題等等,因此不具備規模化生產條件時,不宜盲目效仿。但是,一般栽培規模時,可將蔭棚建得小一些,比如,可建44米44米方形蔭棚,內排40個立體菌牆,儘管偏小的蔭棚受外界自然温度的影響較大,但如能細心管理,仍可獲得大蔭棚的生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