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科普2.84W

鬍子鮎為鮎形目、鬍子鮎科、鬍子鮎屬淡水魚類,常見種類為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前者原產於我國,後者從埃及引入。

鬍子鮎為底棲性魚類,喜歡棲息在石縫、深坑、樹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晝伏夜出,以小魚、蝦類、水生昆蟲、落水陸生昆蟲、動物屍體為食。

鬍子鮎為卵生魚類,繁殖期為每年4-10月份,適宜繁殖期為5月上旬至7月上旬,適宜繁殖水温為25-32℃。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一、物種論述

1、鬍子鮎是常見的淡水魚類,別稱塘鯴、鬍子魚、鬚子鮎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鮎形目、鬍子鮎科、鬍子鮎屬淡水魚類。

2、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其中胡子鮎原產於中國,而革鬍子鮎則是1981年從埃及引進的。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2張

二、品種劃分

1、鬍子鮎:鬍子鮎別稱塘鯴、本地塘鯴、塘角魚等,廣泛分佈於長江以南各地,尤以廣東、廣西、台灣、福建、雲南、貴州等地最常見,常見個體1~2斤,最大個體可達2千克以上。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3張

2、革鬍子鮎:革鬍子鮎別稱埃及塘鯴、埃及鬍子鮎,原產於尼羅河水系,我國1981年從埃及引進,華南、華中等地均有養殖,尤以廣東、廣西等地最普遍,最大個體可達10千克以上。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4張

三、生活習性

1、環境:鬍子鮎是底棲性魚類,喜棲息在近岸石縫、深坑、樹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及流速緩慢的水體中,在水庫、池塘、湖泊等靜水中多潛伏在陰暗的底層或成片水生植物下面。

2、食性:鬍子鮎是肉食性魚類,性兇猛,晝伏夜出,主要以小魚、蝦類、水生昆蟲等為食,也捕食青蛙和落水的陸生昆蟲,人工飼養可投喂禽畜下腳料、高動物蛋白配合飼料等。

3、繁殖:鬍子鮎是卵生性魚類,一年可達性成熟,繁殖季節4~10月,最適繁殖期5月上旬至7月上旬,最適繁殖水温25~32℃,可以在池塘中自然產卵、繁殖,產卵習性類似鯉魚。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5張

四、養殖技術

1、池塘建造:鬍子鮎養殖池根據地形有下挖式、地面式等,池壁以磚體結構為宜,池壁和池底須要不漏水並用水泥抹平,池底放一定數量的瓦筒、瓦壇等,作人工洞穴供鬍子鮎棲息。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6張

2、放養準備:鬍子鮎對環境的適應性超強,魚苗放養前兩週建議用生石灰消毒,放養前一週開始培肥水質,可在水面上種植水浮蓮等水生植物,以起到遮陰、防逃及調節水質的作用。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7張

3、魚苗選擇:鬍子鮎苗要選擇無外傷、無病害、體健活潑的健康苗,規格要求在3釐米以上,同一養殖池塘要求規格一致以免互相殘殺,魚苗投放前用魚苗專用消毒溶液浸泡20分鐘。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8張

4、水質管理:鬍子鮎養殖池水質以黃綠色為宜,一般情況下沒10~15天換掉1/3池水,若發現魚苗竄出水面説明池水過肥,應及時注入新水,悶熱或雷雨天氣要勤注新水並及時增氧。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9張

5、餌料投喂:鬍子鮎開口飼料可用蛋黃或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生物,隨着魚體長大可投喂水蚤、紅蟲、蛆蟲、蠶蛹粉、豬血、人工配合飼料等,投喂量以下次投餌前略有剩餌為宜。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10張

五、病害防治

1、黑體病:病魚體發黑,消瘦,停食,嚴重時頭部向上,垂懸於水表層,直至滅亡,防治方法是:

(1)保持水質清潔;

(2)30克/升的生石灰水全池潑灑,隔天1次,連續潑灑2~3次。

2、腸炎病:病魚體腹部膨脹,離羣獨遊,輕壓腹部有淡黃色黏液從肛門流出,多發生在7~8月,防治方式是:

(1)流行季節用漂白粉掛簍;

(2)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潑灑,連用2天。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11張

3、氣泡病:病魚體表出現很多的小氣泡,尤以胸鰭、腹鰭、腹部等位置最為集中,防治方法是:

(1)衝氣散發水體過飽和的氧氣;

(2)徹底換水、排出老水;

(3)食鹽兑水後全池潑灑。

4、車輪蟲病:病魚體色發黑,身體消瘦,遊動遲緩,嚴重時病魚鰓絲邊緣發白、腐臭,防治方式是: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

(2)0.7克/立方米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

鬍子鮎簡介,常見的有鬍子鮎和革鬍子鮎兩種 第12張

5、孢子蟲病:病魚鰓部和體表有白色孢囊堆積成的瘤塊,極度瘦弱,呼吸困難,最終因缺氧而死亡,防治方法是:

(1)用生石灰清塘;

(2)0.3~1.0克/立方米的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