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巧種山藥贏來大收益

科普2.37W
巧種山藥贏來大收益

聽説過橫着長的山藥嗎?這並不是空穴來風,在江西省峽江縣金坪鄉南下村的綠韻蔬菜基地裏就實實在在的存在着這種橫着長的山藥。

原來,橫着長的山藥是採用了定向淺生槽種植技術,人為地把山藥垂直向下生長變為靠近壟面土層一定斜度的定向生長。這種模式種植山藥省工省力、高產高效。綠韻蔬菜基地負責人何春來從江西省農科院獲悉,採用定向淺生槽栽培技術種植山藥前景較好。根據他多年的經驗,他覺得這是個值得一試的商機,於是專門到省農科院向農業專家請教,並試種了20畝,當年就喜獲豐收。

眾所周知,山藥系深根植物,根莖生長要求較深厚的土層,普通方式種植山藥一般要挖深溝,種植採收均費工費時,加之採收時塊莖損傷率高,成熟塊莖往往上細下粗,嚴重影響山藥的產量和商品性。淺生定向高產栽培是在土層表面淺挖U型種植溝,並在溝中鋪墊編織物形成山藥定向生長的疏鬆土槽,以改變山藥塊莖垂直向下生長為靠近壟面土層一定斜度的定向生長,利用淺土層晝夜温差大、土壤疏鬆、通透性好的優勢,使山藥具有長薯快、薯條美觀、採收容易,從而大幅度地提高山藥薯塊的產量和品質。

據何春來介紹,淺生槽定向栽培需要比普通種植多做一個步驟,在種植前5~7天,根據田塊的地形挖好種植溝,溝寬40~50釐米,深15~20釐米,溝間距離為50釐米。挖好溝後,稍整成U型,底層鋪墊舊編織袋(不能用覆膜袋,也不能用編織得太鬆的編織袋),然後回填細泥土,填到最後4~5釐米時畝施入有機肥1000~2000公斤,45%硫酸鉀複合肥25公斤,再回填細土。其他步驟與普通種植方法大同小異。

淺生槽種植技術同傳統種植方式相比,不僅產量高,而且易採收,適宜大面積種植。據瞭解,何春來成立了峽江綠韻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到目前為止,公司承包面積達到750畝,山藥畝產可達5000多斤,按現在的地頭價每斤3元計算,畝產值達1.5萬多元。750畝山藥總產值可超過1000萬元。

山藥種植的錢景廣闊,帶動了周邊的村民競相種植。何來春總是毫無保留地向前來請教的村民傳授種植技術。何來春説,他要在峽江建立更多種植基地,通過以土地、勞力入股的形式把山藥種植户組織起來,採取公司+基地+農户的模式,統一提供技術指導、統一標準化技術規程、統一供應生產資料、統一產品品牌包裝、統一組織市場銷售,

推動山藥種植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帶動更多農户走上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