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中藥材山藥收加工技術

科普2.94W
中藥材山藥收加工技術

1.採收

山藥春栽於當年霜降前後即可收穫。l0月下旬當地上莖葉枯黃時,先採收珠芽,再拆除支架,割去莖蔓,挖出地下塊根。挖時要小心,注意保持山藥塊根完整無損。挖取後,先切下蘆頭貯藏作種栽,塊根加工成藥材。

2.加工

塊根挖回後,要趁鮮加工,否則變軟加工率降低。加工時,洗淨泥土,泡在水中用竹刀或碎碗片颳去外皮及根毛,使呈白色。然後放入坑內用硫黃燻蒸,每100公斤山藥用硫黃50克,薰1~2天才能薰透。當山藥塊根水分滲出、體變軟時,取出曬乾或烤乾,即加工成為毛條。約6公斤鮮晶,加工成l公斤毛條。然後裝入木箱或竹簍,置通風乾燥處貯藏。

珠芽:中藥名為零餘子。採集後立即曬乾,用時打碎即成飲片。若作繁殖材料,應立即用幹砂層積貯藏。

處方用名山藥,淮山藥,土炒山藥、炒山藥。

炮製加工

歷史沿革南北朝劉宋時代有蒸法(《雷公》)。宋代有炒(《三因》),微炒(《背疽方》)、薑汁炒、炒黃(《婦人》)等炮製方法。金元時期有白礬水浸焙法(《儒門》)、炮法、五味於炒(《瑞竹》)等炮製方法。明代以後,有乳汁浸(《滇南》)、酒蒸(《宋氏》)、葱鹽炒黃(《保元》)、乳醋炒(《醒齋》)、炒焦(《醫案》)、土炒,鹽水炒(《害利》)等方法。現行,有清炒、土炒、米炒、麩炒等炮製方法。

炮製方法

1.山藥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大小分開,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篩去碎屑。

2.土炒山藥

先將土粉置鍋內加熱至靈活狀態,再投入山藥片拌炒,至表面均勻掛土粉時取出,篩去土粉,放涼。

山藥每100kg,用灶心土30kg。

3.麩炒山藥將鍋燒熱,撒入麥麩,待其冒煙時投入山藥片,不斷翻動,至黃色時,取出,篩去麥麩,晾涼。

山藥片每100kg,用麥麩10kg。

成品性狀本品呈類圓形厚片,表面白色或淡黃色,周邊顯淺黃白色,質地堅脆,粉性。無臭,味淡,微酸,土炒山藥表面土紅色,粘有土粉,略具焦香氣。麩炒山藥,表面淡黃色,偶有焦斑,略具焦香氣。

炮製作用山藥生用功偏補腎生精,益肺腎之陰。如治肺虛咳嗽的薯蕷丸(《金匱》),治陰虛消渴的玉液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土炒山藥以補脾止瀉為主,用於脾虛久瀉。如治脾胃虛弱,大便泄瀉。

麩炒山藥則長於益脾和胃,益腎固精。如治脾虛泄瀉,久痢不止的參苓白朮散(《局方》),治腎虛精關不固,夢遺滑精。

炮製研究山藥主含薯蕷皂甙、粘液蛋白及大量澱粉。薯蕷皂貳元是合成甾體激素類藥物的原料。實驗研究表明,生品與炮製品薯蕷皂甙元含量:土炒品>清炒品>麩炒品>生品。可見以土炒晶增加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