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山藥定向優質安全栽培技術規程

科普2.07W
山藥定向優質安全栽培技術規程

1.生產條件要求

(1)田塊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疏鬆,排灌方便,1年以上未種植山藥、山芋、馬鈴薯等根莖類作物的田塊。

(2)品種選擇

選擇綜合經濟性質優良、適應性較廣、病蟲害抗性較強、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中早熟品種,如鐵棍山藥、淮山藥等。紫山藥品種宜選提早膨大的品種。

2.栽培技術

(1)播前準備

①冬前深翻曬土。冬前耕深30釐米左右。凍垡熟化土壤,殺菌滅卵。

②基肥。播前20天左右,每6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500千克左右,腐熟餅肥150千克左右,視土壤肥力再加三元複合肥(15-15-15)30千克,不可使用氯化鉀等含氯離子複合肥。

③排灌配套。在田間四周開排水深溝,疏通溝系,排灌兩便。

④作畦。播種(一般在4月中下旬)前10天做好畦,畦高10釐米左右,畦面寬80釐米左右,溝寬45釐米左右。

⑤機械。選用30度定向槽斜坡起壟作業機械,與904-1304級拖拉機配套,利用深耕大螺距自旋入刀片的排列方法,配製可調節壟形板,以及鎮壓成型輪,可一次完成旋耕、起雙面壟,交錯栽培山藥。

⑥定向槽。選擇長1~1.2米,直徑6~8釐米的半圓柱形塑料定向槽,按照25~30釐米槽距,擺在起好壟的30度斜面上,槽內放玉米秸稈,或育苗基質、食用菌渣等鬆軟材料填充備播。

(2)種薯準備

①山藥種子處理。播種前將山藥塊莖切段,莖段長10釐米左右,質量約100克,山藥嘴子切段長10~15釐米,切口用生石灰裹粉並晾曬2天左右。用15%阿維·噻唑膦顆粒劑加45%咪鮮胺乳油100~400毫克每升浸種10分鐘,晾乾後用於催芽。

②催芽苗牀準備。催芽苗牀寬1.2米,長度視種薯量而定(一般一米長苗牀可以播種催芽薯塊600個)。苗牀土壤要求耕鬆,整平,並保持潮濕;將42%威百畝水劑50~75倍液(視土壤濕度情況而定)稀釋後,均勻噴到苗牀表面並讓藥液潤透土層4釐米;施藥後立即覆蓋聚乙烯地膜;施藥10天后除去地膜,耙鬆土壤,使殘留氣體充分揮發5~7天;待土壤殘餘藥氣散盡後,土壤即可播種或種植。

③種薯催芽。將苗牀澆透水,撒一層細沙(或基質、碎草屑、鋸木屑等),將處理好的山藥段和山藥嘴分別平放排緊,再覆蓋一層濕草氈(或保温毯),再覆蓋塑料薄膜保濕催芽。定期檢查草氈(或保温毯),發現表層發乾,及時澆水。催芽一般需要20天左右。當塊莖新根露出1~2釐米時即可播種。

(3)播種

將處理好的種子播在槽上部,鐵棍山藥可擺放兩個種子,紫山藥擺放一個種子。用多功能田園管理機從壟下開溝覆土。覆土深度為10釐米。

(4)田間管理

①播後除草。播種後1~2天在土壤墒情合適時,用90%乙草胺乳油350倍液或96%精-異丙甲草胺(金都爾)乳油2000倍液,噴灑在墒面和溝面。已出苗的雜草可用12.5%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500~1000倍液噴霧防除。噴藥時使用防風罩防止藥液濺射到山藥藤蔓上。也可選擇人工除草。

②地膜覆蓋。噴施除草劑後在壟面覆蓋1.2米寬的黑色PE地膜,地膜邊緣用土壓緊壓實。建議使用黑色生物降解地膜。

③搭架引蔓。播種後10~20天,當苗高20~25釐米時,保留1~2個健壯主蔓,去除其他側枝。當山藥莖蔓長25~30釐米時,應及時搭架引蔓。選1.5~2.0米長的竹竿,交叉搭成人字形架。也可用水泥立柱作架材,每25米栽一根,用鐵絲橫向連接做成立柱“柵欄”架,再掛攀爬網。

④施肥培土。齊苗20~30天后,追肥1次,每666.7平方米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5-15-15)5~10千克,根周施肥。播種後120天施膨大肥,每666.7平方米在根周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6-8-18)20~30千克、優質生物有機肥100千克。施肥應在雨後或灌水後,同時在根周培土10~15釐米。

⑤水分管理。苗期和塊莖生長初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好,但塊莖進入生長旺盛期以後,應保證有充足水分均勻供應,尤其在塊莖快速伸長膨大期,特別要保持土壤濕潤,經常適時噴水。夏季暴雨時,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山藥收穫前10天左右應停止澆水。

⑥中耕除草。澆水或雨後應及時中耕。結合中耕進行除草。

⑦摘除氣生塊莖。莖蔓葉腋間生長出氣生塊莖時,除留下作種用外,其餘全部摘掉。

⑧遮陽降温。夏季高温季節在畦面上覆蓋秸稈,厚度5釐米左右,或覆蓋黑色遮陽網降低畦面温度。

3.病蟲害防治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綜合應用各種防治措施,優先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科學合理使用化學防治。

(1)主要病蟲害

山藥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葉斑病,主要蟲害有地老虎、蠐螬、金針蟲、斜紋夜蛾、葉蜂、蚜蟲、粉蝨等。

(2)農業防治

選用抗(耐)病品種,實行輪作換茬,深耕凍垡,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加強栽培管理,清潔田園,用零餘子繁殖種薯,減輕病蟲害發生。

(3)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食蚜蠅、蚜繭蜂、草蛉、瓢蟲、赤眼蜂等天敵;利用多角體病毒、青蟲菌、白僵菌、蘇雲金桿菌等病原微生物;使用印楝素、除蟲菊素、魚藤酮、苦蔘鹼、康壯素、Bt等生物源農藥

(4)物理防治

日光曬種,防蟲網阻隔,銀膜驅避,黃板誘殺,燈光誘殺等。

(5)化學防治

①防治原則。不準使用國家嚴禁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注意減少農藥使用量級次數,嚴格控制農藥使用濃度及安全間隔期。注意交替用藥,合理混用。

②炭疽病。用50%咪鮮胺乳油1500倍液,或55%氟硅·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③根腐病。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5%惡甲·甲霜靈水劑500~600倍液噴淋根基部,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60%霜黴·精甲霜水劑1500倍液植株噴淋或灌根防治。

④葉斑病。發病初期,可用25%氟硅唑·咪鮮胺水劑800~1000倍液,或28%咪鮮異菌脲水劑800倍液,或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

⑤地老虎、蠐螬、金針蟲。90%晶體敵百蟲1000~1500倍液進行澆灌防治。

⑥斜紋夜蛾、粘蟲、玉米螟。用5%氟啶脲乳油1000倍液,或10%蟲蟎腈懸浮劑1500倍液、或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0倍液、小菜蛾顆粒體病毒(奧綠一號)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

⑦葉蜂。90%的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5%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

⑧蚜蟲、粉蝨。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500~3000倍液,或4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⑨薊馬。用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25%噻蟲嗪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噴霧。

4.採收

一般可在10月左右開始採收。採收宜在晴天上午,把土層稍微翻開後就可將整條山藥取出。收穫後應儘量減少薯塊的損傷。

5.貯存

冬季儲存要求地勢乾燥,避風向陽;室內可用沙埋貯藏,或者條擺堆放,温度控制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