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無公害芡實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規程

科普2.29W

芡實又名芡、雞頭、雞嘴蓮等,是睡蓮科芡屬一年生大型草本水生蔬菜。

無公害芡實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規程

目前我國芡實種植面積約15萬畝,其品種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刺芡”,又名“北芡”,多為野生種,全國各地廣為分佈。該品種因莖、葉、果均密生刺,多成熟後一次性採收,其米粳性,品質差。另一類為“蘇芡”,又名“南芡”,是勞動人民長年馴化培訓而成的栽培種,植株除葉背葉脈上有稀疏刺和葉緣有刺外,其他部位均無刺,可按不同成熟期分批採收,其米糯性,品質優。目前全國各地如上海、江西、安徽、湖北等地紛紛引種,不但促進了食用芡實的栽培,也發展、代替了當地以食用刺芡芡根為主的栽培。

芡實性平、味甘澀。《本草綱目》亦肯定了芡實“止渴益腎”的功能。因此芡實常作滋補藥,用來補脾止瀉、固腎澀精,治遺精、淋濁帶下、小便失禁、大便泄瀉等症。此外久服芡實可身輕不飢,耐勞。莖止煩渴,除虛熱,生熟皆宜,其根狀如三稜,煮熟如芋可食,治心痛氣結病。

一、主要品種

1、蘇芡(南芡)

(1)紫花芡:蘇州地方品種,成熟早,生長勢中等。葉徑1.5-2.5米。花萼4片,三角形,外側青綠色內側紫紅色,花瓣紫色。單株結果數多,單果重400可以上,平均單果種子127粒,重250克,直徑1.6釐米左右,種皮厚0.4釐米,種仁(芡米)直徑0.8釐米,出米率57%左右。畝產幹芡米25千克左右,8月中下旬始收,10月上旬終收。

(2)白花芡:蘇州地方品種,成熟晚。葉徑2~2.9米。花萼4片,三角形,外側青綠色,內側白色,花瓣白色。單株結果數略少,單果重480克以上,平均單果種子109粒,重252米,出米率52%左右。畝產幹芡米20千克左右,8月下旬至9月上旬始收,10月中旬終收。

2.刺芡(北芡)北芡植株個體較小,初生葉幼小,線形,隨植株生長,葉形增大,由箭形葉到缺刻盾葉,地上部分全身無刺。成長植株,全身密生剛刺。葉正面綠色,有皺褶,直徑70~80釐米,最大可達2米,葉背紅色,葉脈網狀突起;葉柄長1.5米。花瓣紫色,花蕊白色,16片,外包4張萼片。

二、栽培技術

1、南芡

(1)、塘田安排:南芡栽培大多利用湖邊淺灘、沼澤低塘栽培,每年1茬,連作者居多。

栽培芡實應選擇水位漲落平穩或排灌方便、風浪較小的湖塘和田塊,水深超過1.5米即會使植株生長勢減弱,產量下降,大風大浪將影響芡實紮根或易將葉片打碎。

(2)、栽培方式:芡實用種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栽培方法。南芡因植株無刺,為延長其生育期多采用育苗移栽法,精細栽培。

①、直播。於4月上旬播種,每畝播種子1.5~2千克。方法有穴播、泥團點播和條播多種。穴播應選水深0.3米的淺水湖蕩,每隔2.3~4米見方挖一淺穴,每穴播種子3~4粒,覆蓋泥土1釐米左右,以保證齊苗。泥團點播多在深水且水生動物較多的湖蕩進行,其方法是用潮泥將3~4粒種子裹成一團,然後點播。條播是在水裏按2.6~3.3米行距直線撒播,一般每隔0.7~1米播1粒種子,要求落籽均勻,肥蕩稀薄,瘦蕩密播。

②、育苗移栽。

A、催芽:4月上旬氣温轉暖,將年前埋藏的種子去除洗淨,用缸盆盛清水浸種(浸沒種子),並日曬以提高水温,經8~10天換水、催芽,多數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B.育苗:播種前先在空田裏開一個2米見方、深15釐米的育苗潭,去除青苔、浮萍,整平潭底,並灌滿水,待泥水澄清後再播種。一般於4月中旬播種,每平方米播籽1千克左右。播時要近水面輕撒,防止種子陷入爛泥中,影響出苗。

C.移苗:播種後經40天左右,至5月中下旬,當幼苗有2~3張小葉時移苗。移苗田應選擇避風向陽、灌排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田埂,清除雜草,施人腐熟糞肥,並整平田底,灌水深10~15釐米。移苗時要帶種子起苗,及時移栽。如移栽田遠離秧田應將根上的泥土洗淨,並將根系理好,放在木盆內,加蓋遮陰,防止日曬。移栽苗的行株距為50—60釐米見方。移栽時要防止埋沒心葉,影響發棵。待幼苗返青成活後,隨着新葉的生長,逐步加深水位。定植前水深應接近定植大田(或池塘、湖灘)的水位,一般可加深到30~50釐米。

D.定植:6月下旬至7月上旬,當芡實秧苗長到4張圓葉,大葉直徑25釐米左右時即可定植。定植前按2.3米左右見方的行株距開穴並淺栽,每畝120~140穴,每穴直徑l米以上,深15~20釐米。呈鍋底形,然後清除穴內雜草,增施基肥,一般可用腐熟有機肥或河泥,增施鉀肥可提高產量和品質(外蕩湖泊水位較深,施用基肥困難,多采用肥和土混合包裹幼苗根系,再定植於穴內)。開穴和施肥後仍需1~2天時間使泥水澄清後再定植。定植方法同移栽苗,要隨起苗隨栽,並防止定植過深,泥土“窩心”,影響植株生長。

③、田間管理

A.防風:芡實幼苗不耐風浪襲擊,故要在湖蕩或大田(數十畝以上)四周栽種茭草,蕩內每隔4~5行,縱橫各栽茭草1行,形成防風茭草圍帶。

B.補苗:直播湖蕩苗,水面葉片直徑達10釐米左右時,要及時查苗,移密補稀。育苗移栽田要檢查苗心是否被淤泥埋沒,若有缺株,應立即補栽,確保全苗。

C.壅土:隨着植株生長,廣穴淺栽苗要逐步培泥壅根,保證芡苗心葉逐步上升和長新根時有泥土和充足的肥料,後期可將淺穴逐步培平。

D.除草:栽後7~10天,開始除草,並將雜草揉成團埋人泥中作肥料。7月底、8月初以後,葉片開始封行,應停止除草。

E.灌水:芡實是大型水生植物,需水量很大,因此生長期絕對不能斷水。內塘芡實,定植後應保持淺水,一般7~10釐米(穴內水深25—30釐米),成活後可加深水位到30~50釐米(穴內水深50釐米左右)。外蕩湖灘因受湖水升降影響,最深可達1.5~2米,芡實仍能正常生長,但水大、浪大,葉柄、花梗伸長,養分消耗,產量減少,而且採收困難。

F.追肥:南芡不耐肥,氮肥過多,葉面易產生瘤狀突起,葉色深綠、光亮,葉片大而肥厚,但易影響結果和加重各種病害發生。當葉片薄而發黃,新葉生長緩慢,皺紋密時,植株生長不良。芡實追肥多采用泥肥混合成團的辦法,俗稱“糞攪泥”,即用腐熟人糞尿10~15桶(每桶約25千克)分2~3次拌入20桶半乾河泥中,每拌一次應堆放幾天使泥土充分吸收養分,待半乾時再捏成泥團,每隻重0.5千克左右。如在泥團中增加一些複合肥料,效果將更好。施肥團時應遠離植株10~15釐米,每株每次1千克左右,從7月中旬開始到8月中旬植株封行止,一般施肥2~3次。植株生長盛期及封行後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0.1%硼酸混合液,可明顯增加植株抗性和提高產量、質量。

三、病蟲防治

1、病害

(1)、芡實葉斑病:

防治方法:

①、重病地實行水旱輪作。

②、做好田間清潔。在生長期和收貨時摘除病殘株葉,並作深埋或燒燬處理。

③、加強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機肥或經發酵素菌漚製成堆肥作基肥。看苗看田適量追肥,做到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氮肥與磷甲肥相結合,或用磷酸二氫鉀1000倍葉根外追肥。按芡實的不同生育階段管好水層,做到深淺適宜,以水調温調肥,防止因水温過高或長期深灌加重發病。

④、發現病葉及時摘除,帶出田外集中燒燬或深埋。再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2:1混合稀釋500~6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敵力脱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福·腈菌唑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2)、芡實葉瘤病:

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

②、做好田間清潔衞生後及時清除病殘體。

③、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在生長期可噴施0.2%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

④、在發病季節可在葉面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另加0.2%磷酸二氫鉀,隔7~l0天1次,連續2~3次。發現病瘤及時割除攜出田外深埋,並噴20%福?腈菌唑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0%百菌淨600~8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l000倍液,隔5~7天1次,連續2次。

(3)、芡實炭疽病:

防治方法:

①、加強肥水管理。在用肥上,施足基肥,適當追肥;在用水,根據芡實不同生育期,做到深淺適度,以水調温,以水調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②、做好田間清潔衞生。及時清除病株病葉,帶出田外燒燬或深埋。

③、藥劑防治。可用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800~10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1500~2000倍液噴霧或大水潑澆,隔7天1次,連續2-3次。

2.蟲害

(1)、蓮藕潛葉搖蚊:屬雙翅目搖蚊科。

防治方法:

①、摘除有蟲道浮葉,集中燒燬或深埋。

②、該蟲能隨種苗、帶土種莖進行遠距離傳播,嚴禁從有該蟲的地區引種。

③、發現浮葉有蟲道時,噴灑35%卵蟲淨乳油1500倍液,或50%蠅蛆淨粉劑2000倍液,或40%毒絲本乳油1500倍液,或50%蟲殺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

(2)、蓮溢管蚜:屬同翅目蚜科。

防治方法:

①、芡實要成片種植,避免插花栽培。

②、及時清除田間綠萍、浮萍等水生植物,以減少蟲口數量。

③、化學防治。由於蚜蟲繁殖快,又在未展開的嫩葉及幼葉柄上,藥劑粘着困難,故選擇的藥劑要有能夠觸殺、內吸、燻蒸三重作用為佳。可選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70%艾美樂水分散劑20000~30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000~4000倍液,或5%來福靈乳油4000—5000倍液。

(3)、斜紋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別名蓮紋夜蛾、蓮紋夜盜蛾。

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捉。掌握產卵期及初孵幼蟲集中取食習性,結合田間管理,摘除卵塊及初孵幼蟲危害的蓮葉,包疊成團,塞入泥內悶死。

②、用楊樹枝、黑光燈、糖醋酒液、性誘劑等誘殺成蟲。

③、藥劑防治。掌握初齡幼蟲點片發生階段施藥,並應在傍晚前後防治。可選用24%美滿懸浮劑2000~3000倍液,或20%一網打進(辛·氯)乳油1000—1200倍液,或5%美除乳油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l000倍液,或20%米滿懸浮劑l000—1500倍液,或10%除盡懸浮劑1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

(4)、食根金花蟲:屬鞘翅目葉甲科。別名長腿水葉甲、稻根葉甲、稻食根蟲、食根蛆、水蛆蟲。成蟲和幼蟲均能危害芡實的幼莖、嫩葉和根,被害處呈黑褐色斑點,傷口易造成病菌侵入引起腐爛,使植株生長不良。

防治方法:

①、實行水旱輪作。食根金花蟲發生重的田塊改種1—2年旱生作物,或冬季排除田間積水。

②、清除田間雜草,尤其是眼子菜和鴨舌草,減少成蟲取食及產卵場所。

③、結合整田,施藥滅蟲。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芡實未發芽前每畝施石灰50千克,或每畝施15~20千克的茶籽餅粉,或每畝用3%大力神顆粒劑2.5—3千克,或50%辛硫磷顆粒劑2.5~3千克,並適當耕翻。若每畝加施10~15千克硫酸銨,效果更好。

④、在成蟲發生期施藥防治。可選用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l500~2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