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薄皮甜瓜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

科普1.48W
薄皮甜瓜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

一、品種選擇

選用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強、易座果的早熟品種。採用嫁接栽培的宜選南瓜品種做砧木。

二、育苗

(1)種子處理

①浸種將薄皮甜瓜種子放入55℃的温水中,迅速攪拌10~15分鐘,當水温降至30℃左右時停止攪拌,繼續浸泡4~6小時,洗淨種子表面粘液。做砧木用的南瓜種子在55℃的温水中浸泡10~15分鐘,然後在28~30℃下浸泡2~4小時,洗淨種子表面粘液。

②催芽將浸泡後的種子用乾淨紗布包好置於28~32℃條件下催芽;砧木種子置於28~30℃的條件下催芽。70%以上種子露白後播種。

(2)苗牀選擇在日光温室內採用營養缽或營養塊育苗,苗牀長8~10米、寬1.2米,鋪設地熱線。也可採用集約化穴盤育苗。

(3)營養土配製選用肥沃大田土60%,腐熟廄肥40%,每方營養土中加入尿素和硫酸鉀各0.5公斤,磷酸二銨2公斤,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克拌勻備用。穴盤育苗一般選擇專用商品基質。

(4)播種時間一般在1月上旬播種。嫁接育苗提前7~10天播種。

(5)播種方法選晴天上午播種。在播種前苗牀澆透水,將催好芽的種子播於營養缽或營養土塊中,薄皮甜瓜種覆土0.7~0.8釐米,南瓜種覆土0.5~0.7釐米。隨即蓋地膜搭小拱棚,夜間加蓋草苫,注意保温保濕。穴盤育苗,播種深度1~1.5釐米,淋透水後,苗牀覆蓋地膜。

(6)嫁接宜採用插接或劈接法進行嫁接。

三、苗牀管理

①温度出苗前苗牀應密閉,温度保持在30~35℃,温度過高時覆蓋草苫遮光降温,夜間覆蓋草苫保温。當有70%左右的苗出土時,於傍晚揭去畦面的地膜。出苗後至第一片真葉出現,温度控制在20~25℃,第一片真葉展開後,温度控制在25~30℃,定植前一週温度控制在20~25℃。

嫁接苗在嫁接後的前2~3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進行遮光,不宜通風;嫁接後的3~6天,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間18~20℃;以後按一般苗牀的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②濕度苗牀濕度以控為主,在底水澆足的基礎上儘可能不澆或少澆水。採用嫁接育苗時,在嫁接後的2~3天苗牀密閉,使苗牀內的空氣濕度達到飽和狀態;嫁接3~4天后逐漸降低濕度,可在清晨和傍晚濕度高時通風排濕,並逐漸增加通風時間和通風量;嫁接10~12天后按一般苗牀的管理方法管理。採用基質育苗的,注意適時噴水,噴水後及時通風。

③光照幼苗出土後,苗牀應儘可能增加光照時間。嫁接後2天內,苗牀應進行遮光,第三天在清晨和傍晚除去覆蓋物接受散射光各30分鐘,第四天增加到1小時,以後逐漸增加光照時間,1周後只在中午前後遮光,10~11天后按一般苗牀的管理方法管理。

④其它管理及時摘除砧木上萌發的不定芽。

(8)定植苗標準當苗齡40~45天,主蔓粗壯,葉片肥厚,子蔓長出0.3~0.5釐米時即可定植。

四、整地、施肥

定植前15~20天,每畝施優質農家肥4~5方,氮肥(N)15公斤,磷肥(P2O5)10公斤,鉀肥(K2O)20公斤,深翻整平作畦。畦面寬100~120釐米,畦埂寬80~100釐米,高15~16釐米。不施用含氯肥料。

五、定植

(1)覆蓋方式春季塑料大棚薄皮甜瓜早熟生產多采用4膜1苫覆蓋方式。在塑料大棚內架設2層小拱棚,第1層小拱棚的跨度85~90釐米,高度50~60釐米,第2層拱棚跨度90~100釐米,高度70~80釐米,草苫覆蓋在第1層小拱棚的膜外,第2層小拱棚膜只壓實一邊,以方便揭蓋。也可採用3膜1苫覆蓋方式。

(2)定植時間定植時間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拱棚內l0釐米地温穩定在15℃以上,日平均氣温穩定在18℃以上,即可定植。

(3)定植密度一般株距為60~65釐米,小行距40釐米,大行距160釐米,平均行距100釐米,每畝定植1000~1200株。

(4)定植方法用打孔器調角打好直徑略大於營養缽或營養土塊的圓筒狀定植穴,深度與營養缽或營養土塊的高度相同。噴灑除草劑後覆膜,2~3天后在定植穴上方“十”字或“T”字型破膜並定植瓜苗,用土密封定植穴,澆足水後進行多層覆蓋。

六、定植後的管理

(1)緩苗期白天棚內氣温宜控制在30℃左右,夜間温度保持在15℃左右。緩苗期不施肥、不澆水。

(2)伸蔓期管理

①温度白天棚內温度控制在25~30℃,夜間棚內温度控制在13~15℃。

②肥水伸蔓期控制肥水。確因水分不足影響莖蔓生長,可澆小水。根據生長情況,可葉面噴施0.3%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混合液。

③整枝一般每株留3條子蔓。子蔓5~6葉時摘心,及時抹除子蔓基部節位的2個孫蔓,留3或4個孫蔓。孫蔓坐瓜後摘心,每株可授粉10~12個雌花。

(3)開花坐果期管理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左右,夜間不低於15℃。一般不進行追肥,控制澆水。一般在上午10時以前,進行人工授粉,輔助座瓜。也可採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保瓜,用0.1%氯吡脲可溶性劑稀釋液於雌花開放當天或開花前2~3天處理雌蕾花柄,促進座瓜。使用濃度:在棚温17~25℃,用0.1%氯吡脲溶液5毫升兑水0.5~0.75公斤;在棚温26~32℃,用0.1%氯吡脲可溶性劑5毫升兑水0.75~1公斤。

幼果座住後,及時清除裂瓜、畸形瓜、僵瓜,一般單株留瓜4~6個。瓜蔓相互纏繞前、大棚內最低氣温穩定在15℃以上時,分期拆除第1層小拱棚、第2層小拱棚。

(4)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管理

①温度適時放風降温,把棚內氣温控制在35℃以下,夜間温度不低於18℃。避免温度劇變,導致裂瓜。

②肥水第一批瓜座住後,及時澆水追肥,隨水每畝衝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2-8-20)10~15公斤。果實膨大期保持土壤見幹見濕。果實成熟期不澆水施肥。第一批瓜始收,進入多個生育階段重疊時期,維持土壤相對含水量70%~80%,澆水時每畝追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2-8-20)10~15公斤,並定期噴施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

七、病蟲害防治

(1)防治原則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2)主要病蟲害猝倒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黴病、蔓枯病、細菌性角斑病、蚜蟲、白粉蝨、小地老虎、瓜種蠅等。

(3)農業防治選用抗病性、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勤除雜草;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培育壯苗,合理澆水,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提高植株抗性。

(4)物理防治

①糖醋液誘殺按糖+醋+酒+水+90%敵百蟲晶體配成藥液,放置在苗牀附近誘殺種蠅成蟲。

②黃板誘殺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每畝掛20釐米×30釐米的粘蟲板30~40塊,誘殺蚜蟲、種蠅等害蟲。

(5)生物防治保護利用七星瓢蟲、龜紋瓢蟲等天敵防治蚜蟲。可用25%魚藤酮乳油600~800倍液,或0.5%印楝素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種蠅。可用3%多抗黴素水劑500~600倍液塗抹莖蔓防治蔓枯病。可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0.5%印楝素乳油600~8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白粉蝨。

(6)化學防治

農藥使用原則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交替使用農藥,並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用藥。

②猝倒病可用72.2%霜黴威鹽酸鹽水劑600~800倍液,或3%惡黴靈•甲霜靈水劑800~1000倍液,在播後和齊苗後噴霧防治。

③炭疽病可用68.75%噁唑錳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5%氟硅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④白粉病發病初期,可用40%氟硅唑6000~8000倍液,或43%戊唑醇3000~4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顆粒劑(世高)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⑤霜黴病可用68.75%噁唑•錳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劑600倍液,或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2.2%霜黴威水劑700倍液,噴霧防治。

⑥蔓枯病發病初期,可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世高)300倍液塗抹瓜蔓或6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50%醚菌脂水分散粒劑300倍液塗抹瓜蔓或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⑦細菌性角斑病、果斑病發病初期,可用46.1%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或用20%噻菌銅懸浮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

⑧蚜蟲、白粉蝨可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2500~3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500~3000倍液,或4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⑨小地老虎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4~6公斤,耕地時撒施於土壤內,或用5.7%高效氟氯氰菊酯250毫升兑水灌根,防治小地老虎幼蟲。也可用20%氟蟲雙酰胺懸浮劑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防治成蟲。

⑩瓜種蠅。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在瓜種蠅卵孵化盛期噴霧防治。

八、採收

一般授粉後25~30天,皮色呈現出本品種典型色澤時採收。當地銷售應在果實完全成熟時採收,外銷可適當提前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