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徐州地區山藥栽培現狀

科普1.86W
徐州地區山藥栽培現狀

山藥為薯蕷屬植物薯蕷(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塊莖。我國山藥栽培歷史悠久。山藥藥食同源,其質地細膩、肉色潔白,營養豐富。中醫認為,山藥性味甘、平,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益精的功用。

我國山藥主要分佈於東北、華北、華中、東南和西南等丘陵及淺山地區,主產於河南的温縣、武陟等地。徐州以盛產山藥而聞名,由於廣泛和長期的栽培,形成了眾多地方品種和品系。

1地理條件

徐州位於江蘇省的西北部,東經116°22′~118°40′、北緯33°43′~34°58′,是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徐州地處暖温帶,屬濕潤季風區,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潮頻襲。全年平均氣温為14℃,最熱月平均氣温為27℃,最冷月平均氣温為-2℃。年降水量為900mm左右,無霜期200~220天,年日照時數2100~2360小時。地貌為黃河衝擊平原(黃河故道),地勢高而平坦,地面海拔為34.5~48.2m。沙壤土層深厚,透氣透水性好,適宜根莖類藥材和蔬菜種植

2栽培模式、分佈與產量

採用政府引導、先期基礎投入、企業為龍頭、以加工帶動種植的模式。境內有多家加工企業。2004年黃淮地區山藥栽培面積已超過2萬公頃,主要分佈於徐州市郊、銅山縣、豐縣市和沛縣。

3栽培品種

徐州地區目前主要栽培花籽山藥、日本白山藥、鐵棍山藥3個品種。花籽山藥為地方傳統品種,日本白山藥是近年引種並用於出口加工的新品種,鐵棍山藥正處於引種擴繁階段。前二者主要為食用和產品的出口,後者還可藥用。

3.1形態特徵

3.1.1花籽山藥纏繞草質藤本。塊莖長圓柱形,垂直生長,可長達1m多,表皮粗糙,黃褐色,斷面干時白色。莖白綠色,無稜,常有少量紫色縱向條紋,右旋,無毛。單葉,莖下部為互生,中部以上對生,少數3葉輪生;葉片長4~8cm、寬3~5cm,基部寬心型,邊緣3深裂,中裂片披針型,頂端漸尖,側裂片耳狀、長圓形。雌、雄異株。雄花序為穗狀花序,長4~6cm,下垂,1~2個着生於葉腋,偶爾呈圓錐狀排列;花序軸明顯,呈之字狀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點;雄花的外輪花被片為寬卵形,內輪卵形,較小;雄蕊6。雌花序為穗狀花序,較短,1~3個着生於葉腋。蒴果不反折,三稜狀圓形,長1.8~2.2cm,綠色,成熟後發黃。種子着生於每室中軸中部,四周有膜質翅。花期8~9月,果期9~11月。

3.1.2日本白山藥莖綠色。塊莖表皮光滑,鬚根很少。基部葉片圓心形,長5~10cm、寬5~9cm,中、上部葉片三角狀卵心形,長4~8cm、寬3.5~4.5cm,頂端漸尖,基部深心形,邊緣深波狀;不開花。

3.1.3鐵棍山藥莖有稜,表面密佈紫色條紋。塊莖長一般小於1m,表皮光滑,棕黃色,頂部淡紅色,鬚根。葉片長4~7cm、寬3~5cm,邊緣3淺裂。雌花序長8~18cm,1~2個着生於葉腋。蒴果肉質,三稜狀圓形,長0.9~1.2cm、寬0.8~1.2cm,外被白粉。

3.2不同品種品質比較

不同品種在長勢、抗性、產量和產品化學成分含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如表1。

4發展建議

4.1利用我國豐富的山藥種質資源,優化當地栽培品種。根據產品的用途定向篩選、培育專一性品種(系)。針對當地山藥主要用於出口速凍產品加工的傳統,定向篩選水分含量少、色白、黏度高的新品種(系)推廣栽培。

4.2生產模式規範化、節約化、標準化。目前公司加農户的模式,根本上還是一家一户的生產模式,企業的要求在生產中並不能真正得以實施,例如有機肥的使用、病蟲害的生物防治等,最終影響產品的成本和質量。

4.3立足科技,加強終端產品的開發,建立地方品牌,提高產品的價值,以產品和市場帶動生產。

表1山藥不同品種品質比較

品種生長勢抗病性鮮重(g)塊莖長(cm)產量(kg/公頃)水溶性多糖(%)總氨基酸(%)黏度

花籽山藥弱弱1650~1905120~160791002.181.1529

白山藥強弱1100~130090~110686001.221.3744

鐵棍山藥強強450~90060~120575002.462.7156

標籤:徐州 山藥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