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項目 > 種植

盆栽荸薺養殖方法,荸薺的育苗技術

種植2.99W
盆栽荸薺養殖方法,荸薺的育苗技術

如何種植荸薺。荸薺在我們這裏又叫馬蹄,皮黑紅,肉脆,很甜,可當水果生吃(只要不怕寄生蟲),也可以用來煲湯、煮甜品。荸薺為莎草科荸薺屬,皮深紅棕色,清洗泥土後有光澤,有環狀紋。北方人似乎都沒怎麼見過荸薺。如需在第2年春季採收,冬季田間應保持濕潤,表土不應乾裂,以免凍傷球莖。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盆栽荸薺養殖方法和荸薺的育苗技術。

盆栽荸薺養殖方法

1、種植時間

4月初。花盆的選擇可以用多種器皿、花盆、箱子。但是其高度最好是30釐米以上。

2、土壤的選擇

在花盆裏放入約25釐米厚的泥土,儘量要細緻的土壤。加水把花盆裏注入水,水的高度約比土壤高3釐米即可。

3、催芽

需要另找一下器皿,作為荸薺催芽使用,裏面可以放入木屑之類的東西做為荸薺的催芽的使用,如果可以找到稻杆之類的東西最好。把泡好的種子放入土壤中。儘量整棵埋進去。每天都要澆水,保持其的濕潤,這樣可以促使其快速發芽。

4、移植與定植

在荸薺發芽時後,挑選較大的,健康的移植與定植,移栽至帶有水的土壤中。栽植的深度大約入土2釐米左右。

5、採收

到了冬季,荸薺的葉子會乾枯掉,便可以採收。但若可以在冬至後立春前採收為最佳時間。注意事項:移植與定植後,要保持花盆裏的水就直是超過土壤2釐米,發現水量變少就要及時加水。若發現水質比較污濁,可以換水,除去其它生長物。

荸薺的育苗技術

1、種薺選擇:荸薺是通過匍匐莖繁殖的,播種前逐個選取表皮無破損、頂芽側芽粗壯健全、皮深褐色、單球莖重為15克以上、具有所栽培品種特徵的球莖做種薺,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18~24小時,殺死表面病菌,每畝大田需種薺大約15~20千克。

2、育苗時間:荸薺育苗時間因移栽時期而定,早水荸薺因前期氣温低,在移栽前40~45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育苗,晚水荸薺因育苗時氣温較高,在栽植前20~25天育苗。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在清明到穀雨期間育苗,育苗前先進行室內催芽,然後再在水田裏進行排種和假植。

3、種薺催芽:室內催芽的方法是在地面鋪上10釐米左右的一層稻草,將種薺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疊放3~4層,上面再覆蓋稻草,每天早晚各淋一次水,10~15天以後,當芽長到3~4釐米的時候,就可以把幼苗移栽到育秧田中進行排種了。

4、秧田準備:育秧田要選擇在排灌方便、肥沃疏鬆的地方,將秧田深耕、細耙、整平,四周要留有畦溝並築好圍埂,因為這一時期荸薺生長的營養主要來自荸薺球莖,秧田一般不需要施肥。

5、排種育苗:將催好芽的球莖一個一個地排入秧池,並將球莖按入泥中1~2釐米,株行距為6×6釐米,要求芽頭向上、高低一致,田間保持水層1~2釐米。15~20天以後,苗高10釐米左右、並有5~6根葉狀莖時就可以進行假植了。

6、荸薺假植:荸薺假植就是把所育的小苗分開,擴大它的株行距,便於集中施肥和管理,更主要是南方地區接油菜茬或小麥茬種植荸薺的需要。假植的具體做法是在排種後20~25天,將葉狀莖10~15釐米的球莖移植於荸薺秧田中,按株行距30釐米×40釐米栽入球莖,這樣既有利於髮根,又擴大了苗的營養面積。

7、苗期管理:荸薺移苗後的秧田最好保持2~3釐米的淺水層,這樣可以提高土温,促進苗的生長。移苗後約15天左右,每畝施入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0千克,注意要撒施,不能集中施在根的附近,以免燒傷幼苗根部。經30~40天后,當苗高35~40釐米葉狀莖粗0.5釐米以上,就可以起苗定植到大田了。

荸薺的繁殖分株法

栽前先拔好薺秧,洗去厚泥,去掉葉狀莖簇生而纖細的秧苗。因這種秧苗栽植後,不易發生分株,俗稱“雄荸薺”。如秧苗發生許多分櫱和分株,應將母株分成3-4股。

如秧苗葉狀莖過長,應割去削頭,留40-50釐米,以防栽後折斷。栽植密度,因栽植時期、土壤肥力和秧苗素質而異。高密度栽植不但不能增產,反而由於地上部分生長茂密而易引起病蟲害和倒伏,造成減產;基本苗不足,單位面積株數不夠,結果產量也不高。

早栽田,生長期長,發棵量大,行穴距可為50-60釐米見方,每穴一株或具有3-5根葉狀莖的分株一叢,每公頃3.7-4.5萬株;遲栽田應加大密度,行距40-50釐米,穴距25-35釐米,每公頃3.7-9萬株。栽植時應深淺適宜,過淺發棵少,結薺也小;過深發棵慢,結薺深,不易挖取。帶種薺的秧苗,應以球莖入土8-10釐米,根系着泥為度。如用分株,應先將根部理齊,栽入泥中12-15釐米為宜。

荸薺的施肥方法

大田基肥在耕地時每公頃施農家肥3-4.5萬千克,過磷酸鈣4500-7500千克。栽後適宜的追肥時期是在分櫱、分株初期進行,以促進植株早發棵。追肥量多少因移栽期和土壤肥力而異。早水荸薺生長期長,以基肥和追施有機肥為主,可在移栽後15-20天、開花前期各追施1次人糞尿或尿素,追肥量不宜過多,以免植株徒長,容易引起病蟲害和倒伏。伏水荸薺施肥量適中。

晚水荸薺生長期短,為爭取短期內發棵封行,應根據土壤肥力適當加大施肥量,並以追施速效肥為主。追肥2-3次,可在栽後10-12天第1次追人糞尿每公頃1.4-3萬千克或尿素150-220千克,以促進提早分櫱分株;第1次追肥後8-10天第2次追施素75-150千克;第3次追肥根據全田生長情況適量追施,一般在開花前追施尿素45-75千克,以促進結薺。第2次追肥量不宜過多,以免植株貪青,延遲結薺期,影響產量。

同時應在分櫱分株期及時噴灑地果壯蒂靈,加大營養輸送量,提高荸薺產量。追施時如氣温較高,糞水濃度宜稀,尿素應在露水乾後撒施,以免燒傷莖葉。可結合追肥,在薺面封行前中耕和除草3-4次。球莖形成期,嚴防人畜下田,以免踩斷地下匍匐莖。荸薺一生需水量大,栽後田間不宜缺水。

一般移栽至分櫱分株期,田間保持2-3釐米淺水層。如薺田淤泥層深,可在栽後25-35天放水曬田,以促進根系發育和控制無效分櫱。秋分以後為地下球莖膨大期,水層應加深到5-6釐米。球莖成熟後,應在採收前10-15天放乾田水,以利於下茬種植。如需在第2年春季採收,冬季田間應保持濕潤,表土不應乾裂,以免凍傷球莖。

荸薺的採收方法

1、採收時間:荸薺採收期可從霜降開始到第2年春分為止。早期採收的球莖,肉嫩味淡皮薄,不耐貯藏。冬至到小寒,球莖皮色轉為紅褐色,味最甜,為含糖量最高期,此時採收最適宜。以後球莖含糖量逐漸減少,表皮增厚,皮色加深,變為黑褐色,表皮之下又產生一層黃衣,品質變差,所以商品用球莖宜在越冬前採收。

2、採收方法:一般在採收前一天放掉田水,因球莖主要集中在9~20釐米的土層中,先扒掉上層8~9釐米泥土,然後將下層土扒出,用手仔細捏出球莖(羣眾稱“摸荸薺”)。如搶種茬口(如油菜茬或小麥茬),應在採收前10~15天排水晾乾,用叉挖取。

以上都是關於盆栽荸薺的養殖方法和荸薺育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