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水稻無公害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科普2.86W
水稻無公害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為滿足廣大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對安全稻米產品的需求,提升稻米衞生品質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水稻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加強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推進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建設,我市研究制訂了本操作規程。在缺少水稻種植大户且稻穀商品率的市情下,在梧塘溪遊和東嶠前沁做好示範,大力宣傳發動稻區農民參照本規程進行栽培管理,減少農藥、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促進我市全面提高稻米安全衞生品質。

一、產地環境條件要求

(一)氣候條件

主要是光、温、水條件。充足光照是形成水稻產量的能源保證,温度和水分是水稻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

(二)基地生產條件

1、保持生產基地空氣清潔。生產基地要做到四周無工礦企業污染源,遠離醫院和主要鐵路、公路幹線等污染源,按空氣污染物標準濃度限值GB3095-82標準中的二級標準要求進行測定確認。

2、保持生產基地灌溉水清潔和排灌方便。基地稻田用水經抽查監測符合農田灌溉水質GB5084-92的標準。另外,一定要選擇在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旱澇保收的稻田作為基地,對促進無公害生產和提高生產水平,增加收益具有重要作用。

3、土壤要求及培肥地力。基地稻田要選擇土壤耕層深厚、肥沃,通透性能好,pH值5.5-7,有機質含量1.2-2%,具有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符合環境質量GB15618-1995標準中的二類二級指標。此外,為了培肥地力,減少病蟲、雜草為害和蔓延,還引導重視生產基地增施有機肥的習慣。同時要從耕作制度上創造條件,開展年度間、作物間的大輪作和季節性的小輪作,為無公害優質水稻生產打下一個良好的綜合基礎。

二、品種選擇根據水稻對生態環境的適應性及其生產地的光、温、水和土壤條件,選擇抗逆性好,抗病蟲害能力強的部、省評定的高產優質水稻品種、組合。品種質量按GB4404-4409水稻二級良種標準執行,種子要實行精選包衣。

三、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操作

(一)秧田

1、秧牀處理

(1)整地:提前犁耙,精細整地,打碎土塊,按1.4m的廂面起畦。

(2)施肥:每平方米施腐熟細廄肥10kg(禁用未發酵腐熟的有機肥)均勻深翻入土,土肥相隔;播種前3-5天,用尿素40g、過鈣150g、硫酸鉀30g,一次性混施,要求均勻施入10-15cm土層,以免發生肥害。

(3)土壤調酸消毒:採用旱育秧的秧牀要求測試土壤pH值,pH值大於6應調酸。播種前20-25天,可用硫磺粉勻施翻入土10cm,用量應根據pH值確定;土壤pH6.5-7,硫黃粉劑用量75g,pH7-7.5,用量100克,pH7.5-8.3用量150g。土壤消毒方法是整平秧牀土面,並澆透水,於播種前用95%敵克鬆,每平方米2.5g兑水800-1000倍液噴灑,然後澆水至最大持水量。

2、播種及苗牀管理

(1)播種期:根據大田栽秧日期和預定的秧齡而定,掌握移栽時秧齡為30-45天的小苗或中苗,儘量做到不插老秧。

(2)種子處理:種子經包衣後,可不必進行催芽直接播種。

(3)播種量:種植雜交稻,早季一般每畝需種1.5kg左右,晚季為1kg;如種植常規稻,一般畝用種量早季為5-6kg,晚季為3-4kg。播種時,要求將芽谷均勻撒在秧牀土在上,用裹住薄膜的木板輕壓種子,使之三面入土;然後,用過篩的細牀土均勻覆蓋種子,使種子不裸露為當。

(4)化學除草:旱育秧較水秧田草害和地下害蟲嚴重,播種後出芽前,每畝苗牀用50%丁草胺乳油100ml加水50kg用噴霧器均勻地輕噴於秧阪以防草害。

(二)本田

1、整田施基肥整田應堅持三犁三耙,尤其是谷茬田要做到谷倒田翻身,稻杆還田。插秧時,整田要求做到田平泥化,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化肥配合,一般在每畝施腐熟農家有機肥1000kg的基礎上,增施碳銨30-40kg,普鈣40-30kg,有條件的加硫酸鉀15-20kg。施化肥時,提倡施中層肥,讓化肥與土壤團粒融合,減少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

2、淺插、稀植

(1)澆插插秧應堅持不栽深秧,力求淺插,一般插入泥中2釐米。促進低節位分櫱,以利早生快發。

(2)適當稀植一般肥沃田、前作蔬菜田,每畝插1.8-2萬叢;泥砂土田、肥力中等田,每畝插2-2.2萬叢;易跑水跑肥田,靠插不靠發,每畝插2.5-3萬叢。一般要求畝最高莖櫱數為28-30萬苗,每畝有效穗18-23萬穗,成穗率70-80%。

3、科學追肥水稻科學追肥,應做到“前期早追施,中穩不瘋長,後健不早衰”,穗肥適當早施,一般不施粒肥。實行配方施肥,氮磷鉀合理搭配,根據土壤肥瘦,分櫱肥一般畝追施尿素8-10kg,加硫酸鉀5-6kg。禁止使用硝態氮肥(如硝酸銨等)和以硝態氮肥作基肥生產的復(混)合肥作追肥。大力推廣葉面噴施微肥、生物鉀肥、有機液肥。

4、合理灌水水稻合理灌溉的原則是:淺水活苗,寸水活棵,薄水分櫱,櫱夠曬田,深水孕穗,乾濕壯籽,達到葉青腳秀,谷黃稈綠,穗大粒多的高產長相。插秧時,水不宜過深,防止漂秧。秧插完後適當將水灌到5cm深。移栽後35-40天進入分櫱高峯期,為了控制無效分櫱,減少養分消耗,應撤乾田水曬田,沙壤土土層薄,不可曬開裂;耕層厚、土質肥沃田要重曬,曬至田泥開雞爪裂為宜。孕穗期是需水關鍵階段,灌水10cm,不可脱水。抽穗期至成熟期採取乾濕交替,濕潤灌溉,有利灌漿結實,籽粒飽滿。

四、病蟲害綜合防治

1、主要病蟲害水稻的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紋枯病、螟蟲、稻飛蝨、粘蟲、負泥蟲、稻癭蚊等。

2、防治原則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堅持以選擇抗病良種為中心,保健栽培為基礎,輔以藥劑早防,同時注意保護好天敵的原則,綜合、全面地進行病蟲害防治。

3、防治措施

(1)進行種子處理選用包衣種子,或用多菌靈、石灰水等浸種,殺滅附着在種子上的病菌。

(2)作好秧田病蟲防治水稻秧田期移栽前,要噴灑一次農藥,將主要病蟲害集中撲滅秧田裏,嚴防帶入大田,擴散危害。

(3)寬行窄株插植一般行距為24X15釐米,改善通風透光,減少廕庇,並可促進水稻健長抗逆,有效減輕病蟲危害。

(4)科學管理水肥通過科學的水肥管理,惡化病蟲生長環境,降低病蟲危害。以水調温,控制田間小氣候,並嚴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從而減少病蟲的發生。

(5)及時檢查防治在水稻分櫱盛期和破口期進行田間檢查,及時發現病蟲中心,並噴藥防治,可防止危害蔓延,避免病蟲危害的大發生。對穗頸瘟、稻曲病、稻飛蝨、螟蟲必須在破口期重點防治,防止造成危害。

(6)農藥選擇在藥劑防治時,應嚴格執行GB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必須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及具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的農藥。一般情況下,防治稻瘟病可選用三環唑;防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可先用消菌靈;防治紋枯病、稻曲病用井崗黴素、粉鏽寧;防治立枯病可用敵克鬆;防治稻飛蝨可用吡蟲啉;防治螟蟲可用5%鋭勁特加殺蟲雙或5%鋭勁特加三唑磷。

(7)正確施藥噴撒農藥時,應嚴格執行GB4284《農藥安全使用標準》,要求做到五“準”:一是病蟲診斷要準。二是用藥要準,對症下藥。三是藥液配兑要準,按説明書劑量要求配藥。四是面積要準,以便準確用量。五是時間要準,一般選擇下午3點鐘後噴藥。若噴藥後4小時內降雨,藥液被沖洗,雨後天晴後應補噴。

五、收穫時期、方法和要求

1、收穫時期黃熟期及時收穫,避免營養物質倒流損失。

2、方法和要求收穫過程中,禁止在瀝清路、場和已被化工、農藥、工礦廢渣、廢液污染過的場地上脱粒、碾壓和晾曬。

六、產品包裝、運輸、加工等後續環節控制

1、運輸產品運輸車輛無污染,專車專貨調運,嚴禁一車多貨和與有污染的化肥、農藥及其它有污染的化工產品等混運。

2、倉儲無公害水稻必須實行一倉一品種或同倉分品種堆放儲存,倉庫內外必須掛牌標明無公害農產品專貨倉庫,倉儲期中的倉庫害蟲防治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標準,防止二次污染。

3、加工無公害稻米加工必須防止新的污染,實行專機加工。

4、包裝無公害水稻和稻米的包裝必須用專用包裝袋包裝,包裝上必須印有無公害農產品標誌圖案,標明無公害水稻的主要項目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