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水果無公害生產栽培技術

科普1.5W

無公害水果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和規範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並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誌的、未經加工或初加工的水果產品。無公害水果包含果品無污染、安全、優質、食品營養豐富等內容。

水果無公害生產栽培技術

1.高標準建園

1.1園地的選擇與規劃

園地應選在背風向陽的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並符合以下4個方面技術要求的農業生產區域。

(1)產地必須選擇在遠離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圍無工業和礦山的直接污染(三廢的排放)和間接污染(上風口和上游水域的污染),要距離公路50~100m以外。氣候與立地條件、土壤質地最適宜或適合果樹生長,有灌溉條件,有機肥來源充足,品種優良,樹勢健壯,栽培管理比較先進。

(2)該地域大氣中的總懸浮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氟化物等4項技術指標必須符合國家《空氣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

(3)該園地的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為宜,最好選土層深厚、土壤結構良好、質地疏鬆、富含有機質、較肥沃的微酸到微鹼性土壤。並且土壤中農藥六六六、滴滴涕、類金屬元素砷,重金屬元素鎘、汞、鉛、鉻、銅8項技術指標均要符合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

(4)該園地的灌溉水經檢測,水中的pH、化學需氧量、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石油類、總汞、總砷、總鉛、總鎘、六價鉻、總銅、揮發酚、糞大腸菌羣等14項技術指標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的要求。

園地的規劃要做好道路、排灌系統、防護林、作業區及建築設施的規劃,重點是排水系統良好。

1.2選擇適宜的砧木與優良品種

砧木應選抗寒、抗旱、適應性強的野生種作良種砧木。

品種應選用適應性廣、抗旱、耐寒,適宜當地栽植的新優品種。

1.3合理搭配授粉樹種

授粉樹種應選能在花期相遇,可相互授粉,樹體相近,且商品價值高的品種。授粉樹種與主栽品種的搭配比例為1:2~1:4。

1.4合理密植

栽植密度應視樹種、品種類型、立地條件、株形而定。一般蘋果以每667m2栽33~111株、梨以每667m222~55株、桃以每667m244~84株、葡萄以每667m2111~333株、杏李以每667m255~111株為宜。山、旱、坡、樑、肥水條件差的園地,可適當密些;平、水、肥地可適當稀些。以長方形方式配置,平地以南北行,山地以等高線栽植為好。

1.5壯苗栽植

苗木一定要選品種純正,合乎國家一級標準的優質、無病毒壯苗,要求苗高1.2m以上,苗粗1.2cm以上,有0.45cm以上粗度的根5條以上,枝條光亮無傷,整形帶內芽體健全飽滿,接合部癒合完全。

1.6秋季定植

栽前工作能準備充分的園地及乾旱地區以秋栽為好。因秋栽土壤墒情好,栽後根系有較長的恢復時間,翌年春季發芽早,生長旺,成活率高,但需彎倒埋土越冬。

1.7精細栽植

栽前,首先挖1m寬、0.8m深的定植溝,生、熟土分放,每株按50kg有機肥、1kg過磷酸鈣作底肥,取其2/3與熟土混合填入溝底,1/3與生土混合將溝填平,澆水沉實;根系修剪後,生根粉液或清水浸根1晝夜待栽。栽時,挖直徑50cm、深30cm的小坑,坑底修成饅頭狀,然後將苗根蘸3%的氮、磷、鉀混5%的有機肥泥漿,垂直放在坑底,使根系舒展,苗木接口與地面平齊,埋實、整盤、澆水;栽時還應留10%~20%的後備苗假植,以備補植。栽後,樹盤覆以1m見方的地膜;萌芽後將整形帶以下萌芽抹除;以後隨時檢查成活,及時補植。

2.土肥水管理

2.1土壤管理

對於土質差的果園通常要採用改良土壤的辦法改善土壤條件。

改良土壤:在沙荒、粘重、鹽鹼土壤上建立的果園,可採取沙土壓淤、粘土摻沙、澆排水洗鹼、深翻改土等措施改良土壤。

深翻擴穴:結合秋施基肥,從第1年開始,每年秋沿栽植溝外緣從兩側向外各擴寬30~40cm,深60~80cm,3~4年將全園擴通。

土壤耕作:前3年採用間作-覆蓋制,行間間作豆類、花生等低稈作物,樹盤地膜覆蓋或生物覆蓋,生物覆蓋厚約10~25cm,春蓋秋翻壓,覆蓋地膜的果園,要及時清除果園內的農用塑料薄膜,不使其進入土壤。3年後採用清耕-生物覆蓋制,清耕要做到每年早春頂凌刨園30cm深,澆水和雨後及時中耕鋤草,秋季全園耕翻深30cm。

2.2科學施肥

無公害水果生產中,施肥應堅持6個“原則”、實行1個“限量”、3個“禁止”。堅持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主的原則,堅持以底肥為主的原則,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堅持以農田土壤中養分輸入輸出相平衡的原則,堅持農家渣肥及人、畜糞便以腐熟達到無公害應用標準的原則,堅持施用經農業主管部門登記或免於登記的商品有機肥、微生物肥、化肥和葉面肥的原則。限量使用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銨、磷肥、鉀肥、硼、鉬、鋅等化肥及微肥。禁止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重金屬、橡膠和有害物質的垃圾,禁止使用含氯複合肥、硝態氮肥和未腐熟的人糞尿,禁止使用未獲準登記的肥料產品。

2.2.1早施基肥

每年於9月份結合擴穴、秋耕,每株按1kg果1kg有機肥、全年1/2~1/3的追肥(果樹專用複合肥)的標準,與熟土、覆草混合作基肥施入根部。施肥方法是前3年採用條溝施,3年後採用撒施或放射狀溝施。

2.2.2巧施追肥

前2年以促進生長,擴大樹冠為主,可在發芽前或春梢旺長前追施氮素,在秋梢旺長前追施果樹專用肥,每次株施0.1~0.2kg;2年後,以促花結果為主,可在萌芽前、花芽分化期、果實膨大期、秋梢停長後追施,全年2~4次,5月下旬前以氮肥為主,中期氮磷鉀配合,7月後以磷鉀肥為主,每次株施0.5~1kg,採用環狀淺溝施或環穴溝施。

2.2.3根外追肥

從展葉開始,每隔20d左右進行1次,結合噴藥全年可進行6~8次。6月前以噴0.3%~0.5%尿素為主,後期以噴0.3%~0.5%的磷酸二氫鉀為主,最後一次必須在果品收穫前20d施用,防止對果品的污染。

2.3合理灌水

有灌溉條件的果園,每年澆灌3~5次。結合施肥,可分別在萌芽前、落花後、果實膨大期、秋施基肥後、封凍前進行。萌芽水、封凍水要灌足;花前、花後水要適量,以解除旱象為度;果實膨大水和秋施基肥水,視天氣而定,有雨不灌,無雨時灌。灌溉方法多采用畦灌,有條件的可用噴灌、滲灌等。旱地果園可採用果園覆蓋保水和穴貯肥水方法追肥、澆水。地勢低窪的果園,注意在雨季疏通渠道,及時排水。

3.合理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要以增加樹冠內的通風透光、減輕病害發生、減少農藥使用為主。目前,有主幹型果樹多采用小冠疏層形、自由紡錘形、細長紡綞形等小冠樹形整形,最常見的是自由紡錘形,該樹型結構簡單,幹高40~50cm,樹高2~3m。中央幹較直立,在中央幹上分佈10~15個小主枝,向四周均衡伸展,插空排列,無明顯層次,主枝角度70°~90°,下層主枝枝長1~2m,上層依次遞減;相鄰兩主枝間隔20cm左右,同一方向主枝間隔50~60cm,主枝單軸延伸,其上直接着生中小型枝組。桃、櫻桃等喜光性無主幹型樹種宜選用自然開心形、改良杯狀形整形。葡萄、彌猴桃等藤蔓型樹種宜採用籬、棚架整形。

修剪以夏剪為主,冬剪為輔。蘋果、梨、杏、李等有幹型果樹,冬剪時除在1~3年內,對中庸、偏弱骨幹枝適度短剪,對競爭枝、背上直立枝、過密枝適當間疏外,其餘枝一律緩放不剪。夏剪主要採取在生長季及時運用對骨幹枝刻芽和開角技術,使之及早成形;運用對輔養枝和臨時枝拉平或下垂、環剝、多道環割、捋枝,對背上枝間疏、扭梢、連續摘心、夾枝、別枝、多次拿枝、秋季戴活帽短截等措施促花早果。桃、葡萄無干型和藤蔓樹種,冬剪主要視枝短截,夏剪桃主要是疏枝、付梢摘心;葡萄主要是枝蔓引綁、抹芽、定枝、處理副梢、新梢摘心、去卷鬚、掐穗尖等措施通風保果。

4.嚴格花果管理

4.1促花保果

在花量少的樹和年份,可在花期、花後、生理落果期,葉面噴0.2%~0.3%的硼砂加0.3%的尿素或0.4%的蔗糖提高坐果率。另外還可採用花前追肥、花枝環割、長枝和果台枝摘心(葡萄的新梢摘心、掐穗尖)、花期放蜂、人工授粉等措施提高果樹的坐果率。

4.2疏花疏果

在花量大的樹及年份,對仁果類樹種在花序分離期進行疏花,每花序只保留1箇中心花或1個邊健花,亦可採用在果樹盛花期噴打1度石硫合劑等進行藥劑疏花;落花後7~25d,按葉果比60:1~80:1或枝果比3:1、幹周法(留果量kg等於主幹周長的平方乘以0.2)或果間距20~25cm留1個好果的標準疏果。為了提高果形指數,可在花期和幼果期各噴1次600倍液的普洛馬林。對核果類可在大蕾期進行疏花,一般以短、中、長果枝分別留2、3、4個花蕾,徒長性果枝留5~6個花蕾為宜。落花後兩週開始疏果定果,疏果時先疏除萎黃果、小果、畸形果、病蟲果,再疏除短圓形果、朝上朝下果,保留長形果、側生果。定果時一般長果枝留3~5個果,中果枝、副梢果枝留1~3個果,短果枝2~3枝留1~2個果,預備枝、花束狀枝上不留果,延長枝上適當留果;大果型品種相對少留,中、小果型適當多留。對漿果類樹種可在花序伸出期疏穗,每一結果枝留1~2穗果為度,壯枝留2穗,中庸枝留1穗,弱枝、預備蔓上不留果。每平方米架面留果6~7穗為宜。

4.3果實套袋

無公害果品生產中,提倡果實套袋,以減少防治果實病蟲害農藥的使用,避免果實與農藥的接觸,降低果實中的農藥殘留,同時可改善果品的外觀品質。為確保果實質量,在定果後,可對幼果進行果實套袋,套袋前要噴1次殺蟲殺菌劑,套袋後要每隔10d隨機解袋檢查1次,採收前1個月放風除袋。為彌補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的不足,可在果實生長後期,結合噴藥噴肥加噴200倍高效增糖靈等增糖增質劑2~3次。

5.及時防治病蟲害

5.1防治原則

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要以改善果園生態環境,加強栽培管理為基礎;優先選用農業和物理防治;積極進行生物防治,注意保護利用天敵,充分發揮天敵的自然生態調控作用;按照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經濟閾值,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選用高效生物製劑和低毒化學農藥,並注意輪換使用,改進施藥技術,最大限度地降低農藥用量,以減少污染和殘留。將病蟲害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保證生產出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果品。

5.2農業防治

栽植優質無病毒苗木;通過加強肥水管理、合理負載保持樹體健壯,提高抗病力;合理修剪,保證樹體通風透光,惡化病蟲生長環境;剪除病蟲葉、果、枝,清除枯枝落葉,刮除樹幹老翹裂皮,人工捕捉、翻樹盤、覆草、鋪地膜,減少病蟲源,降低病蟲基數;果實套袋,減少病蟲、農藥感染;不與不同種果樹混栽,以防次要病蟲上升為害;果園周圍5km範圍內不栽植檜柏,以防鏽病流行等。

5.3物理防治

根據病蟲害生物學特性,採取糖醋液、黑光燈、樹幹纏草把、塗粘着劑、遮防蟲網等誘殺害蟲。

5.4生物防治

人工釋放赤眼蜂。助遷和保護瓢蟲、草蛉、捕食蟎等昆蟲天敵。應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防治病蟲,如土壤施用白僵菌防治桃小食心蟲。利用昆蟲性外激素誘殺或干擾成蟲交配。

5.5化學防治

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和無“三證”(農藥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生產批號)的農藥。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和礦物源農藥。科學合理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①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有針對性地適時用藥,未達到防治指標或益蟲與害蟲比例合理的情況下不使用農藥。②根據天敵發生特點,合理選擇農藥種類、施用時間和施用方法,保護天敵。③注意不同作用機理農藥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緩病菌和害蟲產生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④嚴格按照規定的濃度、每年使用次數和安全間隔期要求施用,施藥均勻周到。⑤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有:有機氯類的六六六,滴滴涕(包括含滴滴涕的三氯殺蟎醇),毒殺芬,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甲基甲脒類的殺蟲脒;除草醚,艾氏劑,狄氏劑,汞製劑,砷(有機胂類殺菌劑,如福美胂)、鉛類,敵枯雙,氟乙酞胺,氟乙酸鈉,甘氟,毒鼠強,毒鼠硅等農藥。⑥不得在果樹上使用的農藥有: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1605)、久效磷、磷胺、甲拌磷(3911)、乙拌磷、甲基異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環磷、治螟磷、內吸磷、滅線磷、硫環磷、蠅毒磷、地蟲硫磷、氯唑磷、苯線磷等有機磷類農藥和克百威、涕滅威、滅多威等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及氧化樂果、砒霜、賽力散等。禁止在果樹上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有:比久、萘乙酸、2,4—D等。禁止在果樹上使用的除草劑主要有:苯氧乙酸類(2,4—D、MCPA和它們的酯類、鹽類)、二苯醚類(除草醚、草枯醚)、取代苯類除草類(五氯酚鈉)除草劑。

6.無公害水果生產配套技術

主要有:增大果個,端正果形,提高果形指數,增加着色(鋪反光膜、摘葉、轉果等),提高果光潔度(套袋),提高果實貯藏性(噴施鈣肥),改善果品風味(噴施增質劑)等。

7.果品採收、分級、包裝、貯運

第一,果品的採收要依品種特性、生態條件、果實用途來確定,要適時、按要求保質採收。採收時的感官要求要達到表現出本品種特有的大小、色澤、糖度、硬度、風味等特點,且無異常氣味。成熟度達到充分發育和市場或貯存要求的成熟度。

第二,要確保水果貯運質量,果品採後必須經過預貯方可進入貯藏窖,貯期不得使用禁用的化學藥品保鮮,要運用常温自發氣調貯藏和土窯洞加簡易氣調貯藏技術,重點採用恆温和氣調貯藏庫;運輸要改用集裝箱,車內要清潔衞生,禁止與有毒、有害、有異味的物品混裝。

第三,必須進行商品化處理,採後或貯藏後的水果必須按要求、按標準嚴格進行清洗、殺菌、分級、打蠟、包裝等採後商品化處理後,方可運輸、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