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袋栽黑木耳秋季栽培技術

科普3.27W
袋栽黑木耳秋季栽培技術

眾所周知,黑木耳的質量以春耳和秋耳為優,其原因是春天和秋天氣温偏低,符合黑木耳的生物學特性。黑木耳栽培原來是以木椴為主,進入90年代後,用塑料袋代料栽培成功,黑龍江省率先成為全國袋栽黑木耳的主產區,現年栽培量已近40多億袋,並逐漸向全國推廣,使袋栽黑木耳產量一躍上升為全國食用菌諸品種栽培產量排名的前四位。但從多年的栽培實踐看,春栽黑木耳由於適於木耳展片的温度期較短,採收的木耳基本是以初夏耳和中夏耳居多,所以其質量較木椴春耳次之。為了提高木耳質量,幾年來廣大栽培者進行了很多技術創新,如採用覆蓋增温集中催芽出耳、塑料棚增温保温出耳等;這些新技術儘管對提高木耳質量有一定的效果,但該短時局部應急式的解決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木耳的質量問題。筆者從事黑木耳栽培已有30多年的經驗(從木椴到袋栽),根據自己對黑木耳生物特性的瞭解並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進行了袋栽木耳秋季栽培試驗,並取得了每袋平均單產0.035kg幹耳的理想效果,現將幾年的栽培研究體會總結如下。

1栽培季節的安排及制袋養菌技術要點

袋栽木耳春季栽培,在我地區一般是在本年的3月之前制栽培菌袋,4月末至5月中旬進行擺袋出耳,6月中旬開始第1批耳的逐漸採收。秋季栽培菌袋製作是在4月末至6月初之間,7月末左右下地擺袋。

秋栽木耳技術難點之一是菌袋製作,其原因是,黑木耳菌絲細弱、抗逆力差、耐低温、怕高温。5月份以後,伊春地區氣温已經升高,自然界中各種雜菌開始大量滋生繁殖,菌袋製作時對雜菌污染的控制難度增大。秋栽菌袋製作要把好三關:一是滅菌要徹底;5月制菌,培養料雜菌的基數比冬季相對要高,滅菌稍有疏忽就會留下隱患,影響制菌的成功率;二是接菌無菌操作要嚴格。由於此期氣温高、雜菌活躍、接菌環境潔淨度低,接菌要嚴格無菌操作。菌種的質量選擇、接菌工具的消毒滅菌、接菌環境的清潔衞生等都直接關係到制菌的成功與失敗。三是養菌防高温。秋耳栽培養菌期是在夏天,自然温度高,養菌要嚴防高温燒菌。所以,秋耳養菌擺袋不能過密,並且要及時通風,養菌温度要控制在30℃以內。如果超過此温度,要採取有效措施降温,必要時要增加排風設施,保證菌袋在適宜的温度範圍內安全越夏。

2菌袋割口及催芽處理

秋耳菌袋割口及催芽期伊春地區温度仍然很高,菌袋割口、催芽方法同春耳均有區別。根據筆者的經驗,秋耳割口以小V型為宜,口的邊長0.7cm~1.0cm、角度為60度~65度、割口70個~80個、深度為1cm~1.2cm。從實踐中看,該割口標準具有以下優越性:此割口小於常規法劃口(邊長2.5cm,角度45度,深度0.3cm~0.5cm),該口出耳耳基小、單片多,但又大於釘子扎口法的小眼口,不會在袋內發生壁耳的現象,且割口較多(70個~80個);因為秋季適宜木耳生長的時間較短,一次性出耳口多,更能發揮其羣體作用,實現集中高產的目的。

秋耳栽培菌袋割口後,因為菌袋受傷,如立即下地擺袋傷口處在高温下易受雜菌的侵染。所以割口後要在室內養傷4d~5d,使菌絲傷口癒合後再下地催芽,採用該法處理的菌袋割口處極少被雜菌污染。

3秋栽木耳的田間管理技術

秋栽木耳管理與春栽耳管理從氣候特點上看是截然不同的2種管理方法。春耳栽培菌袋下地時温度低,隨着耳芽的形成至木耳展片,温度呈直線上升,越來越高。黑木耳的特性是耐低温、怕高温,所以春耳下地時温度低、病害少,隨着温度升高,雜菌活躍,病害的發生也隨着增多;特別是遇到連雨天,高温高濕同時出現時,經常發生大面積流耳,導致栽培失敗。從我地區秋耳栽培的實踐看,菌袋下地時雖然温度偏高,初期管理難度大,但隨着耳芽形成至展片,其温度越來越低;如果是適時下地的菌袋木耳展片期在8月末至9月初,當地氣温僅在12℃~18℃左右浮動,耳片雖然長的緩慢,但耳片肉厚、色黑、光澤明亮、病害極少,質量特優。所以春耳管理重在後期,秋耳管理重在前期。

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秋栽木耳下地催芽期要採取多種降温措施,保證木耳不受高温、強光的危害,使菌袋順利度過高温期;另外還要注意當地的氣象預報,自然界氣温變化高低温交替有一定的規律性,要儘量避免高温期菌袋下地。如果雨後下地,氣温涼爽能維持一星期左右,使耳芽順利形成,這能大大增強菌絲的抗逆能力,對下地的菌袋前期管理極為有利。

秋栽木耳在田間管理上除了前期要防高温之外,就是水分管理。袋栽黑木耳不管春耳還是秋耳,基本都是在大田全光下栽培,空氣流動性強、沒有控制性保濕功能。木耳生長所需要的濕度條件,全靠噴水製造迷霧環境。袋栽木耳的水分管理關係到木耳的產量高低和質量優劣。筆者在幾年的秋耳栽培中體會到,黑木耳雖然具有極強的抗旱能力,耳芽幹縮後,幾天到十幾天不澆水,重新噴水後,仍然能迅速恢復正常生長。而且適當的乾濕交替,對木耳的生長還具有促進作用。但是,由於秋栽木耳時間短,如果濕度不足,就延長了木耳生長期;至結冰時,木耳生長還不成熟,就會影響秋耳產量、質量。從實踐中看,即使生長期允許,菌絲隨着菌齡的延長而衰老逐漸降低結實能力,失去黑木耳最佳生殖生長期,菌絲衰老的菌袋易出現不出耳或出耳後長不大現象,嚴重影響秋耳產量。

秋耳栽培的水分管理,在下地初期具有2種作用,一是降温作用。即在高温時,菌袋温度超標,可以採取噴水降温,保護菌絲不受高温危害。二是保濕作用。通過噴水使耳片保持水靈、舒展狀態,否則難以生長。到了中期,黑木耳進入展片的快速生長期,此時,伊春地區氣温逐漸涼爽,在秋耳的水分管理上,要加大噴水次數和噴水量;如果白天氣温還較高,要把噴水的重點放在晚上和夜間。這種白天停水、晚上澆水的管理方法,同時也是一種乾濕交替,在實踐中看效果很好。總之,秋耳的水分管理,要看天給水、看耳定量,按照氣温高低確定澆水時間表。

4秋耳栽培的病蟲害防治

秋栽木耳病蟲害的發生分為制菌期和出耳期兩個階段。因為秋耳的制菌期氣温高,主要病害是菌袋雜菌侵染和防止高温燒菌。兩種病發生原因清楚,只要嚴格無菌操作和加強環境控制及室內及時通風換氣,就能有效的解決上述病害的發生。出耳期的病蟲害,主要發生在菌袋下地後的耳芽期,此時菌袋易發生的病害一是菌絲灼傷病。發生原因是:氣温較高,此時在午後的強光下,菌袋內的温度可高達40℃以上。在此温度下,袋內緊貼袋膜的菌絲在高温強光下蛋白質變性,出現紅褐色,有的甚至自溶成紅水,發生灼燒的菌絲將失去結耳能力,並容易被雜菌污染。解決的方法:通過噴水、遮蔭等方法及時降温,儘量降低袋內的積温高度。二是袋內長青苔。菌袋裝料鬆,澆水時,水易從割口處流入袋內,在光照下,袋內易生青苔。菌袋內的青苔與菌絲爭奪營養,影響木耳生長;嚴重時,青苔可生長到耳片上,影響木耳質量。解決的方法:制菌時菌袋一定要裝緊壓實,防止澆水時水分進入袋內;另外要澆清潔水,防止水中有青苔種子存在,造成人為的傳播。三是菌袋下地後大面積綠黴菌污染。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養菌期菌絲受高温燒菌,菌袋抗逆性極弱易病變,菌袋割口後,菌絲沒有癒合能力,雜菌乘虛而入,從而引起大面積綠黴菌污染,導致栽培失敗。解決的方法:嚴格控制養菌温度,培養菌絲強壯的菌袋,使其安全度過高温期。秋耳栽培蟲害較少,如果在菌袋下地前將耳牀進行一次全面殺蟲處理,隨着木耳的生長,温度越來越低,在伊春地區發生蟲害較輕,一般不會產生危害。

5小結

黑木耳營養豐富,食感好,並具有很高的藥用保健作用。是中國的傳統出口產品,很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黑龍江省是全國黑木耳的主產區,80年代前,我省的黑木耳主要採用木椴栽培;由於資源的不足,代料栽培在全省迅速興起。目前,已基本取代了木椴栽培。但由於袋栽春耳受温度影響質量欠佳,出口耳合格率較低。為了提高質量,秋耳栽培技術引起栽培者的廣泛重視。筆者通過幾年來的栽培研究,認為秋栽木耳技術可行,木耳質量優。從栽培實踐看,氣温最低近0℃時,至中午前後温度回升,黑木耳還可以正常生長;雖然生長緩慢,但色澤黑、肉特厚、口感柔潤、質量特優,並且病害少。由於秋耳栽培剛剛興起,平均袋單產比春耳稍低,栽培技術尚需進一步完善。但秋耳市場好,經濟效益高。筆者堅信隨着技術逐步成熟,秋耳栽培將會在全國迅速推廣,秋耳產品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