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萵筍大棚春季栽培技術

萵筍又稱萵苣,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青筍、萵菜。產期:1-4月。原產中國華中或華北。地上莖可供食用,莖皮白綠色,莖肉質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後轉變白綠色。主要食用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乾製或醃漬,嫩葉也可食用。莖、葉中含萵苣素,內含萵苣素。味苦,有鎮痛的作用。萵筍的適應性強,可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主,夏季收穫。

萵筍大棚春季栽培技術

萵筍的形態特徵

莖的樣子一圈一圈,像筍。直根系,移植後發生多數側根,淺而密集,主要分佈在20-30cm土層中。 莖短縮。葉互生,披針形或長卵圓形等,顏色有淺綠、綠、深綠或紫紅,葉面平展或有皺褶,全緣或有缺刻。短縮莖隨植株生長逐漸伸長和加粗,莖端分化花芽後,在花莖伸長的同時莖加粗生長,形成棒狀肉質嫩莖。肉色淡綠、翠綠或黃綠色。圓錐形頭狀花序,花淺黃色,每一花序有花20朵左右,自花授粉,有時也會發生異花授粉。瘦果,黑褐或銀白色,附有冠毛。

萵筍的生長環境

萵筍對土壤的酸鹼性反應敏感,適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種植。萵筍的根系淺,吸收能力弱,對氧氣要求較高,種植萵筍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為佳。

萵筍大棚春季栽培技術

萵筍屬菊科植物,耐熱、耐寒,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春季利用大棚栽培萵筍,生長期短,供應市場,具有較高經濟效益。

大棚春萵筍一般於11月上中旬將大小苗分別定植於已扣好薄膜的大棚內,株行距為25釐米×30釐米,2月中旬即可上市。其栽培技術如下:

一、温濕度管理。定植初期要注意通風降濕,夜間氣温在0℃以上時需放風,0℃以下時,要蓋小拱棚並加蓋草簾;白天將草簾揭開。當莖部開始膨大至收穫前,棚温白天15―20℃,超過24℃通風,夜間應不低於5℃。

二、肥水管理。定植後應澆足穩根水,5―6天緩苗後澆緩苗水,同時隨水追提苗肥,畝施硫酸銨10―15公斤,以後連續中耕鬆土2―3次。開始團棵時,再隨水追肥1次,畝施硫酸銨20公斤,然後繼續中耕、蹲苗。莖開始膨大時,及時澆水,隨水畝追三元複合肥25―30公斤。此後應保持土壤濕潤。

三、病害防治。發病初期用25%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與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與50%多菌靈膠懸劑500―600倍液混合噴2―3次(隔7天噴1次)。

四、收穫。最好的收穫時期是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為了提前上市,可適當早採,收大留小,分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