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馬蓮小棗的無公害生產技術

科普9.82K

1基地的選擇

馬蓮小棗的無公害生產技術

選擇遠離工礦企業(距離超過5km),無三廢污染,土壤肥沃,水質良好,空氣清新,光照資源豐富的地方,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質量標準要求。

2技術指標

2.1温度馬蓮小棗是喜温樹種,春季氣温達13℃~15℃時,開始萌動;抽枝展葉和花芽分化需17℃以上的温度,氣温19℃以上現蕾;日平均氣温達20℃左右進入始花期,22℃~25℃進入盛花期,一般花粉發芽的適温為24℃~26℃,低於20℃或高於36℃~38℃,發芽率顯著降低;秋季氣温降到15℃開始落葉。根系生長要求地温8.6℃以上,22℃~25℃達到生長高峯,温度降到21℃生長緩慢。

2.2濕度馬蓮小棗花期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一般要求相對濕度75%~85%,若空氣濕度低於40%,花粉幾乎不能萌發,不利於受精,易造成落花落果。

2.3光照馬蓮小棗也是喜光樹種,日照長短會影響棗樹的生長和果實的膨大,適宜的光照條件下枝葉茂密,果實膨大較快。

2.4土地營養馬蓮小棗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在土壤PH值5.5~8.2範圍內,均能生長,但尤以生長在土質肥沃的砂壤土中最為適宜,樹冠高大,根系深廣,生長健壯,豐產性強,產量高而穩定。

3技術規程

3.1深翻擴穴,增施有機肥每年秋季採棗後,對棗樹進行深翻擴穴,修整樹盤。對土層薄、根系裸露的棗樹進行培土,加厚土層。同時普施一遍有機肥,每株在50kg以上,並混施果樹專用肥1~2kg,有機肥以優質土雜肥、圈肥、腐熟畜禽糞便為主。

3.2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同時,每年的芽前、花後追施2次速效氮肥,每株每次0.5~1.5kg,後期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噴施0.2%~0.5%尿素,500倍光合微肥及0.2%~0.5%磷酸二氫鉀等2次以上。澆水宜和施肥結合進行,每次施肥後及時澆水,關鍵要澆好4次水,即萌芽前、花期、果實膨大期和封凍水,在此基礎上搞好中耕、鬆土、保墒,大力推廣應用樹盤覆膜、穴貯肥水技術。

3.3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採取冬夏結合,隨樹造型的辦法,每樹保留5~10個骨幹枝,並在樹體內均勻排列;對過多的直立並生枝採取疏除1~2個和拉枝開角1~2個;對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採取疏除或回縮等方法;對下垂枝、衰老枝,通過回縮進行更新復壯;對有空間的棗頭枝,進行短截,進一步擴大樹冠。

3.4保花保果馬蓮小棗花量大,花期長,但落花落果嚴重,其開花坐果需要一定的空氣温度和濕度、良好的光照、充足的養分及內源激素等條件。因此加強花期管理,提高坐果率是取得高產的關鍵措施。

3.4.1花期噴水花期持續高温乾旱時,於下午4~5時,向樹上噴水,條件允許時,同時進行地面澆水,增加棗園空氣濕度。

3.4.2花期噴赤黴素從初花期到盛花末期噴10~15mg/kg的赤黴素稀釋液2~3次。

3.4.3花期開甲和放蜂開甲僅適用於壯旺樹和肥水條件好的棗園。盛花至末花期,在距地面20~30cm處,剝除一套圈樹皮,寬度3~5mm,1個月內甲口不能完全癒合的綁塑料薄膜,促進癒合,開甲部位以後每年上移3~5cm。此外花期放蜂也可明顯提高坐果率。

4病蟲害防治技術

危害馬蓮小棗的病蟲害主要有桃小食心蟲、棗尺蠖和棗鏽病,在個別地塊、個別年份棗龜蠟蚧也有較重發生。防治時,嚴禁使用高毒性、高殘留農藥,並在採收前15~20天禁用任何藥劑。

4.1桃小食心蟲的防治冬季結合深翻改土在樹幹基部挖掘越冬幼蟲繭,秋季掃除落果殘葉,並集中園外銷燬。5月下旬至6月上旬,雨後地面噴灑50%辛硫磷微膠囊劑400~600倍液防治,根據發生規律和消長情況,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及7月下旬兩個時期,用15%的掃蟎淨2000倍液樹上噴霧2~3次。

4.2棗尺蠖的防治早春挖蛹,樹上綁塑料薄膜,阻止雌成蟲上樹,刮除老樹皮,消滅蟲卵。3~4月份,地面噴施50%辛硫磷乳劑500倍液,殺死出土成蟲。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BT水劑或菊酯類殺蟲劑樹上噴霧2~3次,消滅1~3齡幼蟲。

4.3棗龜蠟蚧的防治早春人工刮除越冬雌成蟲,結合修剪,剪除蟲枝,然後枝幹噴灑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0%柴油乳劑。化學防治重點,應選在初孵若蟲盛發期,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7月上、中旬、9月上旬。所選藥劑有:BT乳劑、敵敵畏乳油、擬除蟲菊酯類等。

4.4棗鏽病的防治秋冬清掃落葉,消除病源,從6月中旬開始每隔15~20天噴1次藥,用粉鏽寧2500倍液或倍量式波爾多液200~300倍液或淨菌特600倍+100~140國際單位農用鏈黴素,共噴3次。

5適時採收

馬蓮小棗一般在9月採摘,採摘後烘烤晾曬,分級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