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高檔猴頭菇栽培技術關鍵

科普3.21W

野外擺袋,誘導定向出菇

高檔猴頭菇栽培技術關鍵

猴頭菇是好氧性菌類,栽培場所要求空氣新鮮,野外菇棚較為理想。菌袋經過室內發菌培育25天左右,菌絲生理成熟,便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猴頭菇通常出現菌絲尚未走滿袋,就開始現原基,分化成子實體。因此要注意觀察,及時把菌袋搬到野外陰棚內擺場,並進行搔去原菌種塊表層,誘導定向整齊出菇。

現有擺場常見3種方式:第一種搭架4~5層,集約化立體栽培。第二種搭架1層,排放2袋。1袋地面平卧擺放,穴口朝上,1袋平卧擺放架上,穴口向下。第三種是模擬露地香菇栽培。斜靠擺袋,或兩旁築埂,單袋平卧擺放,穴口向下。

以上3種方式對比,第一種,空間利用率高,形成立體,但保濕性差,易形成光頭菇和萎縮菇。後兩種有利菇體形成刺毛,色澤較白。因為猴頭菇刺毛有明顯向地性長勢,但雨季畦牀積水,通風不良時,易出現爛菇。斜靠擺袋出菇期,不要輕易倒調菌袋,否則造成刺毛不順勢生長,變成畸形菇。

控制生態,促進品位提高

猴頭菇要獲得高品位的產品,長菇階段必須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管理

1.調節温度菌袋下田後應從原來發菌期温度,降到出菇期最佳温度16℃~20℃條件下進行催蕾。在適温環境下,從小蕾到發育成菇,一般10~12天即可採收。氣温超過23℃時,子實體發育緩慢,會導致菌柄不斷增生,菇體散發成花菜狀畸形菇,或不長刺毛的光頭菇。超過25℃還會出現菇體萎縮。因此出菇階段,要特別注意控制温度,若超過規定温度,可採取4條措施:①空間增噴霧化水。②畦溝灌水增濕。③陰棚遮蓋物加厚。④錯開通風時間,實行早晚揭膜通風。中午打開罩膜兩頭,使氣流通順。創造適合温度,促進幼蕾順利長大。

2.加強通風猴頭菇是好氣性菌類,如果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沉積過多,刺激菌柄不斷分枝,抑制中心部位的發育,就會出現珊瑚狀的畸形菇。在這種飽和濕度和靜止空氣之下,更易變成畸形菇體,或雜菌繁殖污染。為此野外畦栽,每天上午8時應揭膜通風30分鐘,子實體長大時每天早晚通風,適當延長通風時間。但切忌風向直吹菇體,以免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