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大棚黃瓜與雙孢菇套種技術

科普2.28W
大棚黃瓜與雙孢菇套種技術

此項技術需要的大棚標準:建造大棚長約60米,寬7米,要建在土質肥沃、澆排水方便、水質無污染的地方。棚建好後重施有機廄肥和鉀、磷肥,深翻整平,並澆一遍大水。然後用0.5%敵敵畏均勻噴灑棚內每個角落,再用6公斤硫磺薰悶3天,徹底殺死棚內的雜菌、害蟲。

黃瓜的栽培管理黃瓜品種選用新泰密刺。在10月上旬待育苗畦內黃瓜苗長出第一片真葉後,以子葉平展的南瓜苗做砧木嫁接,並移栽至寬1.2米且澆透水的黃瓜畦內。每畦栽兩行,行距40釐米,株距25釐米,成活後搭架並進行正常管理。

雙孢菇的栽培技術

一、培養料的製作。10月初進行培養料發酵。按每100平方米需麥秸1500公斤、濕牛糞2000公斤、雞糞5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石灰和石膏粉各50公斤的比例備料。然後混合發酵25天,其間需翻堆4次。發酵優良的料呈咖啡色,有香味,pH值為7.5,含水量達65%。

二、培養料的進棚與播種。10月底將發酵料入棚,在此之前用適量敵殺死、克黴靈400倍液噴灑並堆悶24小時。入棚時把料覆在每行黃瓜兩側各20釐米處並呈波浪形。實踐證明,此法產量高、菇質好。料進完棚後,按每平方米1瓶種的比例採用撒播法播種,並輕輕壓平料面。

三、覆土。播種後約20天,菌絲吃料2/3時進行覆土。覆土前給預留的澆水溝澆一遍大水。第二天深挖7釐米,把挖出的土均勻覆在波浪形料面上,厚約3.5釐米。

四、出菇。播種後約40天(12月中旬)開始現蕾出菇。此時黃瓜藤長到1米以上,為雙孢菇創造了良好的遮陰環境。在管理上,要及時噴水並正確掌握噴水量。當現蕾時噴3天出菇水,在早上與傍晚氣温較低時進行,每次的噴水量為400~700毫升/平方米。停水2天后再噴保質水,方法同上。雙孢菇與黃瓜可在元旦前同時上市,此時氣温較低,正是蔬菜淡季,儘量拉長出菇時間,使菌絲充分休養,以便提高總產量。

綜合管理

一、嚴格控制棚內温度。出菇時,棚內白天氣温應控制在20℃~30℃,夜間在10℃以上。陰天採光不足棚温較低時,要在夜晚適當用電燈增光增温,每隔6米安裝一隻100瓦燈泡。由於雙孢菇栽培在地上,主要受地温影響,棚內温度只要不是過高或過低,一般不會影響雙孢菇的產量。

二、正確掌握濕度和水分。棚內濕度一般應保持在60%~80%。澆水或噴水後,如果外界氣温較高,可適當通風。套作時雙孢菇的菌絲能吸收地下水分,噴水量應比普通菇房減少1/3,出菇時只要覆土濕潤即可。

三、合理施肥。黃瓜要在澆水時定期增施微肥。雙孢菇三潮菇過後,可用0.2%的磷酸二氫鉀和0.5%的尿素溶液噴施黃瓜葉面和雙孢菇牀面。

四、預防病蟲害。.褐腐病:(1)傳播途徑:覆土是主要的傳染來源,也可通過工具、菇蠅或人為活動進行傳播。(2)防治措施:取土時應選擇離洞內較遠的地方,避開在使用過雙孢菇堆肥的地塊上取土。覆土要用40%的甲醛消毒或在覆土上噴500倍的多菌靈。對發病菇要停止噴水,加大通風,使洞內温度降至15℃以下。病區可噴灑40%的甲醛或500倍的多菌靈進行消毒。褐斑病:(1)傳播途徑:病菌主要通過覆土進入洞內,洞內主要靠濺水傳播,亦可通過菇蠅、蟎和人類活動進行傳播。(2)防治措施:嚴格從無病菌的地方取土,搞好消毒;加強洞內通風換氣,降低洞內濕度;防止菇蠅、蟎進入洞內。局部發病時,可用福爾馬林進行防治。菌蟎:洞內用甲醛和敵敵畏燻蒸消毒。每m3用甲醛3-4ml或敵敵畏1-2ml。菇牀上發現菌蟎後,可噴灑500倍敵敵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