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大棚養蠶技術

大棚養蠶是蠶桑生產的一項新技術,山東、江蘇已推廣應用10多年。我省在桐鄉、秀洲、湖州、德清、上虞等市縣開展的試驗飼養,獲得了初步成功。  所有大棚養蠶的技術已經漸漸的被推廣開來。

大棚養蠶技術

大棚養蠶的主要優點  

一是建棚容易,有利於規模經營。建大棚可利用田頭地邊、宅基空地等,可解決經營大户養蠶面積不足的矛盾。  

二是投入少,經濟效益高。一般3-5畝桑園建1只200-300平方米的大棚,一次可養5-7張蠶種,其投資約6000多元,簡易大棚僅需2000元左右。冬季可利用大棚種蔬菜、食用菌或養雞等增加收入。  

三是節約勞力工效高。大棚養蠶實行小蠶共育,大蠶條桑育,自動上蔟。據調查,1個勞力常規養蠶只能養1張左右5齡蠶,而大棚內可養2-3張,大大提高了工效。四是人蠶分離,適應農民生活質量提高的要求,也有利村鎮現代化建設。  

大棚養蠶技術 第2張

大棚型式及主要特點  

目前我省養蠶大棚按結構分主要有簡易蠶室、大棚和活動蠶室等3種,在嵊州市還有地坑育。  

1、簡易蠶室大小一般為35米×8米,四周牆體為水泥磚,頂為石棉瓦,搭2層蠶台,造價約35元/平方米。主要特點是,使用時間長,便於養蠶操作,温濕度易控制,温差小。但一次性投資大,在綜合利用上只能與養殖相結合。  

2、大棚按大棚用料與結構又可細分為塑料大棚、稻草大棚和簡易大棚3種。  

①塑料大棚大小根據場地和飼養量,一般為20-25米×7-8米,用直徑22毫米左右的裝配式鍍鋅薄壁大棚鋼管作拱架,0.1毫米厚的塑料膜作棚頂覆蓋材料,再覆1-2層遮陽網作隔熱層。一般搭建2層蠶台,造價約30元/平方米。主要特點是,成本低,便於綜合利用,但防高温性能較差,晝夜温差也較大。

②稻草大棚在養鴨比較集中的地方,利用鴨棚養蠶。大小一般為12米×8米×6米,周圍砌1.2米高的磚牆,搭2層蠶台,農村搭建約20元/平方米左右。主要特點是,取材容易,成本較低,防高温效果較好,温度受外界影響較小;但消毒難以徹底,稻草使用時間短,一般3-4年需調換一次。  

③簡易大棚利用房前屋後的空地,根據場地和飼養量,用木料或毛竹依房屋牆壁搭建臨時棚架,上覆編織布即成,蠶期結束後,即拆除。主要特點是,搭建方便,投本省;但温度受外界影響明顯,温差大。  

3、活動蠶室大小為8.1米×7.2米×3.8米,用膨脹珍珠巖板圍成,以角鐵作平梁,上蓋石棉瓦,搭2層蠶台,造價約120元/平方米。主要特點是,拆卸容易,大小可靈活掌握,但造價高。  

4、地坑在地勢高的稻田挖地坑,大小為13米×1.3米×2米,用竹片作棚架,上覆稻草,一般每隻坑可養2張蠶種。主要特點是,挖坑方便,成本低廉,但操作不便。  

大棚養蠶技術 第3張

大棚養蠶實用技術  

1、棚址選擇選擇地勢平坦,排水通暢,遠離稻田、菜地、果園,距桑園較近處建造大棚。  

2、進棚時間保持棚內乾燥,新建大棚白天揭膜曬棚,晚上蓋膜避免棚內受潮。放蠶前,先在地上鋪1層薄膜,再在膜上鋪1層稻草,蠶放在稻草上。1-3齡共育,4齡第4天或5齡第2天進棚均可。  

3、温度調節大棚一般較室內蠶室温度偏高,且晝夜温差較大。大棚温度調節重點是在做好降温的基礎上,加強通風。  

大棚養蠶技術 第4張

可通過以下措施緩解高温

①覆蓋遮陽物棚頂覆蓋遮陽物,有利降低棚內温度,常用的遮陽物有遮陽網與草簾。棚頂覆蓋遮陽網降温效果2層優於1層,內層緊貼塑料薄膜,外層約離棚頂15-20釐米,並掛出大棚兩側1.5-2米左右,形成外走廊,更有利防止兩側陽光直射。據調查,此法可降低棚內温度3-4℃。若棚頂覆蓋草簾,不宜過厚,以減輕雨天棚頂重量。此外,在大棚四周栽種藤蔓植物,利用綠色遮陽,可有效降低棚內温度。  

②棚頂噴水在高温期間,從上午9時起,每隔1小時噴水1次,至下午3時左右。據調查,棚頂噴水能降低棚內温度1-2℃。  

③加強通風晴天日出後,揭開大棚兩側薄膜通風換氣,於傍晚當棚內温度降至飼育適温以下時,放下兩側薄膜保温。在温度較高時,晝夜通風。雨天放下大棚兩側遮陽網,掀起大棚兩側薄膜,以利通氣。

④適飼濕葉棚內温度高且通風后易引起桑葉萎凋,可在晴天中午喂飼濕葉,同時用0.3%有效氯濃度漂白粉液空中噴霧,以補濕防病。  

大棚養蠶技術 第5張

4、條桑飼育大棚飼養強調通風,片葉育易造成桑葉乾癟,因此以條桑育為宜。蠶進棚給第2次桑葉後,即可採用條桑育。每日給桑3回。給桑量要根據大棚飼養温度高、發育快的特點,超前給足桑葉,一般掌握有10%左右殘桑時,給下1回桑。但還應根據蠶的發育及天氣變化,合理調節給桑量和給桑次數。  

5、防病防害按常規方法搞好養蠶前消毒,大棚連續使用的,在使用藥劑前,應先削除10釐米左右表土。消毒後,養蠶前,在地面先撒1層氯丹粉,再撒1層新鮮石灰粉。蠶期中多撒乾燥材料。在陰雨、悶熱天氣,早、晚各用1次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4齡進棚飼養的,應在5齡餉食後及時除去蠶沙,清潔蠶座。  

6、適時上蔟棚內温度高,蠶老熟快,應提早做好準備工作。在見熟前1天改喂片葉,並用短稻草填平蠶座,同時用滅蠶蠅體噴1次。見熟5%左右時開始放蠶蔟。在擺放蠶蔟前撒1層新鮮石灰粉消毒,再喂1次片葉。要注意避免過熟上蔟,否則,將造成大量熟蠶在蠶座中營繭而遭受損失;還要注意遮光,以避免光線過強而增加蠶座中營繭的損失。  

大棚養蠶技術 第6張

大棚養蠶的主要技術  

大棚養蠶技術與室內常規飼養技術由於環境的改變而有不同,在室內常規飼養技術的基礎上,應着重掌握以下技術措施:嚴格消毒防病,進棚後每天最好撒一次新鮮石灰,以保持蠶座乾燥,同時做好滅蠅工作;移蠶處理,在地面上撒一層新鮮石灰,鋪一層稻草或墊一層薄膜,移蠶時把發育程度相同的蠶放在一起,以便今後管理,蠶頭密度適當要稀;適時進棚,一般是小蠶(1-3)齡實行共育,4齡或5齡第2天進棚,如餉食即進棚,由於起蠶對環境抵抗力差會影響蠶的體質,4齡進棚的,也可先放蠶台或蠶匾內飼養;温濕度調控,大棚養蠶温度調節的重點是在做好降温的基礎上,加強通風換氣,覆蓋遮陽網,巧吃濕葉,採用棚頂降温,雨季排濕;靈活給桑,白天間隔時間短給桑量可適當減少,夜間間隔時間長可適當增加,讓蠶充分吃飽食好;上簇遮光,熟蠶上簇時要注意遮光,防止不結繭的情況發生等。

大棚養蠶技術 第7張

大棚養蠶是推進蠶業規模經營,實現蠶業現代化的重要技術措施。在山東、江蘇可以説是一項較為成熟的技術,但我省才剛剛起步,缺乏成熟、完整的技術經驗。因此,各地在應用大棚養蠶技術時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標籤:養蠶 大棚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