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民俗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民俗1.23W

來歷:中元節為每年農曆7月15,又叫做鬼節,為祭祀孤魂野鬼的節日。

習俗:中元節時,常見的民間習俗有放河燈、燒街衣、做茄餅、燒袱紙、吃瀨粉、祈豐收、吃鴨等。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一、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

1、來歷

(1)每年農曆7月15日是中元節,又叫盂蘭節或着叫鬼節,是祭祀孤魂野鬼的節日。

(2)中元節源自道教,後來佛教改為如今俗稱的鬼節。盂蘭節在印度語中意指“倒懸”,“倒懸”指的的是釋迦十大弟子目連的母親死後受餓鬼之苦,不可吃東西。後來得到釋迦幫助,用百味五果供養十方神佛並藉功德救母親。所以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農曆7月舉行普渡會,如今叫鬼節。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第2張

2、中元節的習俗

(1)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通常是在底座上放蠟燭或燈盞,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孤魂野鬼和水中的落水鬼。放河燈,尤數黃河裏放燈壯觀。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第3張

(2)燒街衣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備金銀衣紙、香燭和一些祭品如白飯、豆腐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第4張

(3)做茄餅

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第5張

(4)燒袱紙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着收受的封數,收受人的姓名和稱呼,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第6張

(5)吃瀨粉

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式還是有所不同的。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第7張

(6)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着秋收稻穀豐登。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第8張

(7)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非常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鴨”是“壓”的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通常會吃蓮藕煲鴨。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在江蘇省的東縣鄉,非常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

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源自道教如今叫鬼節 第9張

二、中元節不能釣魚嗎

1、中元節能釣魚。中元節通常會在陽曆的八月前後,這個時候仍然處於夏季,氣温可能是比較高的,也可能比較悶,此時水中的魚不是非常活躍,不太容易釣到。

2、但這天可以嘗試在夜晚釣魚,由於夜晚會涼爽一些,同時噪音也小一些,魚覓食的活性更高,也更容易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