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大蒜的栽培技術,大蒜雙季栽培技術

科普2.69W
大蒜的栽培技術,大蒜雙季栽培技術

大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它在我國的種植面積和食用量都非常的大,一般我國的大蒜多在秋季種植,但是大蒜在春季也是可以種植的,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1.選擇優質高產春性強的品種。一般選用“二水早”為當家青蒜品種。

2.搞好種子處理,力爭早播。蒜農普遍採用冷藏種蒜的方法處理蒜種。即將蒜頭剝成蒜瓣,在播種前10~15天將其投入恆温保鮮庫中,0℃左右温度下存放10~15天,打破種蒜休眠期。不同蒜種冷處理時間有所不同,生產上一定要注意掌握這一點。

3.增加播量,提高密度。早青蒜生長期短,個體生長量小,要適當增加用種量,以提高密度。一般行距12~15釐米,株距1.5~3釐米,每畝播1.2萬~1.5萬個蒜瓣。

4.及時收穫,騰茬播收蒜。早青蒜生長期一般為70~80天,最遲應在10月25日前收穫完畢。

收蒜(地膜大蒜)主要是收蒜薹和蒜頭。由於其播種時間較常規栽培推遲了15~30天,因此大蒜抽薹時間也相應晚7~10天,為此應選擇晚熟的品種。

收蒜的主要栽培技術措施是:

一要施足底肥,以肥促長。要“三肥”同施,即畝施有機肥(羊、豬、禽、人糞)1000~1500公斤、大蒜專用複合肥50公斤左右、前茬覆蓋的麪肥(玉米稈、麥稈)1500公斤左右作基肥;

二要搶時播種,適時早播。要做到前茬早青蒜離田一塊、整地一塊、播種一塊,儘量縮小與常規大蒜的播期差距,特別強調最遲播期在10月底;

三要覆膜增温,爭取早苗。一般在播後、苗前覆蓋超薄型地膜,每畝用量2~2.5公斤,其可直接被蒜芽頂破,不需人工破膜。暖冬年可不覆蓋薄膜,可用肥水方法調節大蒜生長;

四要注意增施返青肥,重施薹肥。每次每畝可施尿素12~15公斤。

一要施足底肥,以肥促長。要“三肥”同施,即畝施有機肥(羊、豬、禽、人糞)1000~1500公斤、大蒜專用複合肥50公斤左右、前茬覆蓋的麪肥(玉米稈、麥稈)1500公斤左右作基肥。

二要搶時播種,適時早播。要做到前茬早青蒜離田一塊、整地一塊、播種一塊,儘量縮小與常規大蒜的播期差距,特別強調最遲播期在10月底。

三要覆膜增温,爭取早苗。一般在播後、苗前覆蓋超薄型地膜,每畝用量2~2.5公斤,其可直接被蒜芽頂破,不需人工破膜。暖冬年可不覆蓋薄膜,可用肥水方法調節大蒜生長;四要注意增施返青肥,重施薹肥。每次每畝可施尿素12~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