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南方地區生薑的高產種植技術講解

科普9.92K
南方地區生薑的高產種植技術講解

1、種植基地選擇

選擇生態環境優良的區域,要求土壤肥沃疏鬆、土層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好選擇上午曬太陽,下午陰的土壤,如一些山區鄉鎮就很適合種植生薑。

2、品種選擇

選擇豐產、優質、商品性好、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當地主栽品種是萬載康樂白絲姜,植株較矮,葉披針形,綠色。根莖黃白色、肥大,姜莖塊肥壯,風味香辣柔和、品質佳。根莖表面光滑,嫩芽處鱗片為紫紅色,肉質脆嫩,纖維少,辛辣味較濃,香味清純,含水量較高。

3、種姜選擇與處理

頭年採挖姜種時,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的姜塊採收貯藏;播前選顏色好、節間短而肥大,且無病蟲害、無腐爛的姜塊,用草木灰溶液,或50%多菌靈500-600倍溶液浸泡15-20分鐘,進行種姜消毒。

在栽種前1周左右,將姜種塊翻曬2-3天,曬至姜種皮變幹發白,放入墊有稻草的籮筐內。使其芽頭朝內,一層層放好後,再蓋上稻草,用繩子紮緊,放於温室或塑料大棚內,維持20-25℃的温度催芽,待幼芽長至1cm左右時取出備用。把種姜切成小塊,每塊重50-80g,並留1-2個姜芽,沾上草木灰後播種。

4、整地施基肥

冬前進行土壤翻耕,使其風化疏鬆。大約667平方米將腐熟有機肥3000kg、45%硫酸鉀複合肥30kg、腐熟菜枯50kg,均勻撒入田間,深翻入土,整平地面。

播種前開好畦溝、腰溝、圍溝三溝,做到溝溝相通、雨停田幹。採用深溝高畦方式栽培,畦寬1.2m,溝寬30cm,畦高30cm。

5、適時種植

在南方,露地種植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種,此期間以早播為好。當氣温及地温穩定在15℃時,選擇晴天播種,株行距一般為30-35cm,把已催好的芽種姜塊逐一排放於種植溝內,姜芽朝上。隨即蓋細土4-5cm。

6、田間管理

(1)中耕培土

播種後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3次。前期深中耕、薄培土,後期淺中耕,厚培土。也可用60%丁草胺75kg兑水50kg或者25%除草醚50g兑水50kg於播種後出苗前進行除草。

(2)搭棚遮陽

5月上旬開始為姜苗搭棚遮陽,搭成高1m左右的平架,架上鋪蓋遮陽網,以利植株生長。在8月下旬應撤去蔭棚,增加光照,提高產量。

(3)肥水管理

生薑苗高20-30cm時要第1次追肥、有3個分枝進行第2次施肥,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糞肥500-600kg,兑水3000-3500倍澆施,也可用45%硫酸鉀複合肥20-25kg結合中耕培土施。在8月下旬天氣轉涼時施壯姜肥,一般施45%硫酸鉀複合肥25-30kg。

生薑幼苗生長前期,因南方此時下雨天多,4月上旬-7月中旬一般不澆小水,應注意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7月下旬旺盛生長時期,需水量相應增多,適當澆水。秋後拆去蔭棚,要勤澆水,促進姜分枝及膨大。採收前一般不澆水,以利姜塊成熟。

7、病蟲害綜合防治

生薑主要病害有姜瘟病、枯萎病等;主要蟲害有姜螟、小地老虎、蚜蟲、薊馬等。應遵循防重於治的原則,從整個生態系統出發,以綜合防治為基礎,綜合農藝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植物源農藥防治等措施,創造不利於病蟲孳生而有利於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增進生物多樣性,保持生態平衡,減少各類病蟲所造成的損失。

8、採收與貯藏

生薑的收穫應根據用途不同而分別進行,以保證經濟效益。鮮食嫩姜在8月下旬可開始採收上市銷售,老薑宜在莖葉開始枯萎時採摘收穫,一般是9月上旬-11月下旬採收,應在霜降前收完。貯藏時,應放入地窖或保温室內,用細黃土或沙蓋上,温度應保持在12-15℃,相對於濕度以80%-90%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