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南方地區楊梅高效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科普1.26W
南方地區楊梅高效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楊梅怎麼種植?現在已經算是進入了夏季的開端,馬上就會有紅果累累鋪滿水果市場,最近有不少南方的朋友問小編種植楊梅的要點,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篇南方楊梅種植技術要點。

1楊梅栽植

1.1園地選擇

楊梅喜温暖的亞熱帶果樹,宜選擇年平均氣温在15~22℃、絕對最低温度高於-9℃、花期最低温度大於0℃的氣候條件。高温對楊梅的生長不宜,烈日照射易引起枝幹曬焦枯死,特別是5—6月的果實迅速發育期忌30~35℃高温。栽培在朝南的山頂處時,生長不旺,結果較少,品質較差。楊梅又是喜蔭耐濕樹種,水分充足時,壽命長而豐產,果實汁多味甜,所以楊梅產區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

楊梅適於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含有石礫的砂質紅壤或黃壤,最適宜楊梅生長結果的土壤pH值為5.0~6.0。凡蕨類植物、杜鵑、青岡櫟、苦櫧、香樟及竹類生長繁茂之處,均適宜種植楊梅。

1.2栽植

栽植的株行距為4m×6m,每667m2栽25株左右。由於楊梅是雌雄異株,在新區栽植時,應配植1%~2%雄株作為授粉樹。栽植前,挖好長、寬各1m,深80cm的栽植穴。栽植前15d左右施底肥,穴施堆肥40~50kg或餅肥4~5kg加過磷酸鈣1kg,與土壤混合施入,回填土壤至接近穴口,使中間高、四周低呈饅頭狀,並踏實。栽植時,將苗木植於定植穴中間,苗木豎直,根系舒展,逐漸加入表土,稍稍搖動樹苗,繼續培土,使根頸部高出土面10cm左右,踏實,澆足水,最後用土培至接近苗木頂端,以利於苗木成活。苗木定植前短截過長的主根,剪除全部葉片,短截主幹,主幹高度留15~30cm,發芽後均勻留三四個新梢,使其形成骨幹枝,抹去其餘芽。

2土壤和肥水管理

2.1土壤管理

2.1.1中耕除草

幼齡楊梅樹生長量小,如果不及時清除樹苗周邊的雜草、雜樹,往往會導致生長緩慢甚至死亡。因此,幼齡楊梅樹要求在1m左右直徑範圍內,連根清除雜草、雜樹,並實行土壤覆蓋,一年內約中耕3次。成年楊梅園可以實施清耕,一般一年中耕2次,第一次在2月底至3月底進行,中耕深度20cm左右,第二次果實採收後結合施追肥及時進行,一般在7月中旬前完成,中耕深度約15cm。

2.1.2深翻

全園深翻在楊梅苗定植4~5年後每隔2年進行一次,方法是沿定植穴逐年向外深翻,使楊梅園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向外伸展。

2.1.3培土

山地楊梅園由於土壤經常被沖刷,根系易暴露於土外,宜每隔2年培土一次,培土時間在冬季進行,可以就地取材,採用山地表土、草木灰、河泥、塘泥等。方法是把客土均勻加於樹盤,一般每次加高5cm左右,這樣可以增厚楊梅園的耕作層,保護根系,增加根系的伸展範圍,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增強防寒抗旱能力,從而使楊梅獲得高產。

2.2施肥

2.2.1基肥

宜在新梢停止生長後的秋季施入。肥料種類以腐熟有機肥為主,成年結果樹每株施腐熟豬、羊欄肥20~30kg或菜餅肥3.5~5.0kg,幼樹適當少施。施肥方法為幼樹採用盤狀施,深20~30cm;大樹採用穴施或放射狀溝施,溝長70~80cm,深30~40cm。有機肥和磷肥宜深施,氮鉀肥可相對淺施,施後覆土。

2.2.2追肥

幼年樹每年施2次,分別在春梢、夏梢抽發前株施複合肥0.1~0.2kg,成年結果樹一般每年施3次,第一次在萌芽前施以氮為主的速效肥,株施尿素1.0kg、硫酸鉀0.5kg;第二次在果實開始迅速肥大時施入,施以鉀為主的速效肥,一般株施尿素0.5kg、硫酸鉀1.5~2.0kg或草木灰5~7kg,第三次為採後肥,每株施高效含硫複合肥1.5~2kg或草木灰7kg。結果小年樹,第一次和第三次肥可以不施,第二次肥視結果量適當少施。施肥方法採用穴施或放射狀溝施,施後覆土。

2.3水分管理

楊梅園一般建在山上,缺乏灌溉條件,以7—8月高温乾旱季節對楊梅生長影響較大。此期楊梅園內應儘量保留一些對生長影響不大的野草樹木,以利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園內濕度,同時要進行樹盤覆草,營造適宜楊梅生長的温濕環境。

3整形與修剪

3.1整形

3.1.1疏散分層形

第一年定植後在主幹高30~40cm處定幹,培養第一層不同方位、分佈較均勻的3大主枝,第一主枝離地20cm左右,留好中心領導幹。為了克服楊梅樹冠上強下弱、樹冠內部枝條廕庇的缺陷,中心領導幹不宜過粗過長,要求彎曲上升。以後逐年培養第二層和第三層主枝,每層兩三個主枝,各層間隔80~100cm。第一層每個主枝留副主枝兩單個;第二、三層主枝,每個主枝留副主枝一兩個,主枝及中心領導幹上的小枝儘量保留,較強枝條宜拉平或疏除。

3.1.2自然開心形

第一年定植後在幹高30cm左右處定幹,當年及時去除主幹高1/2以下處抽生的枝條,使其養分集中供應上部芽,促進抽生粗壯枝條,如果枝條過多,適量疏除。第二年選出不同方位、分佈較均勻的3個主枝,各主枝基部間距10~20cm,其餘較大枝條至多留2個並拉平。以後逐年在每個主枝上選留兩三個副主枝,各副主枝相距60cm,在主枝側面交錯排列,主枝上的小枝儘量保留,強枝宜拉平或疏除。經過4~5年的整形,基本可完成造形。

3.2修剪

3.2.1休眠期修剪

時間以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進行為宜,主要採取疏散、短截修剪和擴大枝條角度等方法,修剪量較大。修剪時,要去強留弱,以促使花芽形成和結果。

3.2.2生長期修剪

主要在5—8月進行,重點應在採果後的7—8月修剪。此期修剪的主要內容有疏枝,疏散或短截朝內或直立的徒長枝、密生枝。

3.2.3高接換種

主要用於低產園改造及將零星的野生楊梅、劣質楊梅及過多的雄楊梅更換成優良品種楊梅。

4病蟲害防治

以綜合防治為指導、農業防治為基礎,開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楊梅病蟲害較少,主要有柏牡蠣蚧、長白蚧、卷葉蛾和袋蛾類害蟲。主要病害有急性根腐病、乾枯病、褐斑病、癌腫病等,應按照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防治。

藥劑防治:

1)5—6月和7—8月間,噴灑40%速撲殺乳油1500倍液或35%快克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楊梅蚧類若蟲;

2)5月下旬至7月下旬,噴灑20%殺滅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袋蛾類害蟲;

3)5月上旬至7月中旬,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防治楊梅褐斑病;

4)在3月和7月初分2次施入綠亨一號+福美雙(1∶9)600倍及混合少量辛硫磷等殺蟲劑防治楊梅急性根腐病、乾枯病。

5果實採收

楊梅果實無外果皮,肉柱易遭機械傷,加之成熟季節高温高濕多雨,果實易變色變味,不耐貯藏。因此,搞好採收及相關的包裝、運輸、貯藏,至為重要。

5.1採收時期

楊梅的成熟和採收適期很短,必須分品種適時採摘,隨熟隨採。杭州地區成熟期為早色6月15日至6月22日,遲色6月22日至6月28日等。

6採收方法

採取人工採摘,用左手三指抓住果實,食指頂住果柄,輕輕向上捺動就可摘下。分品種輕採輕放,傳統以小竹籃盛放,內襯新鮮狼蕨葉片,現多為塑料方筐,內襯蕨葉或泡沫塑料,外表美觀,攜運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