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對蝦、青蟹、縊蟶混養技術

科普1.96W
對蝦、青蟹、縊蟶混養技術

隨着海水養殖不斷創新和發展,浙江沿海一帶興起對蝦、鋸緣青蟹、縊蟶的混養,並且養殖面積逐年增加,已形成較大規模高產、高效的養殖新格局。結合當地養殖户多年的實踐經驗,歸納了對蝦、青蟹、縊蟶混養具體應抓好的幾個環節,以供大家參考。

一、池塘選擇

進行對蝦、青蟹、縊蟶混養的池塘除具備一般蝦池的基本要求外,還要有獨立的進、排水體系,進、出水方便,換水能力在20%以上,池底以泥質土壤為佳,以利縊蟶生長。每口池塘還必須有佔池塘面積25%以上的淺灘(水深30~40釐米),以便建造縊蟶畦用。水質要求無污染,養殖海水比重為1.010~1.020,pH值穩定在7.8~8.4,氨氮含量0.6毫克/升以下,底質硫化氫低於0.01毫克/升,亞硝酸鹽低於0.02毫克/升。鄰近最好有淡水水源,以利調控鹽度。

二、放養前準備工作

1.清淤整修池塘在放養前必須進行徹底清淤,並檢修堤岸、閘門等設施。

2.建蟶畦、圈防逃網如是新塘要在播苗前20天,翻耕建造蟶畦的淺灘,翻耕深度為20~30釐米,整埕建畦,畦長根據池塘條件而定,畦寬為每條2~3米,畦兩側留有淺溝,總面積佔池塘面積的20%,翻過的泥土再碎整平後進水浸泡,在表層形成3~5釐米的沉積軟泥。老塘只需稍作修整即可。最後必須在畦上蓋上21股尼龍有結網,網目為3.5~4.0釐米,要把畦四周的網邊壓嚴壓實,以免青蟹進入挖食縊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防逃網採用40目的篩絹網,再用小木樁固定,木樁的間距為50釐米,距地面高度為40釐米,但必須把篩絹網的上沿朝內側作平折,折處的寬度為20釐米,以免青蟹爬網逃跑。

3.清塘消毒放養前半個月,每畝池塘用漂白粉15千克或茶籽餅15千克進行清塘消毒,3天后將水放掉,再灌進經80目篩絹網過濾的天然海水。

4.培養浮游生物在蟶苗放養前10天進水20~30釐米,水質和底質經生物或物理處理後再進行藻類培育,常用的方法是用EM菌1.5~2千克/畝或用中順生物肥貝寶。這樣可改變傳統的用肥料肥塘,導致殘留過多產生泥皮的狀況。

三、種苗放養

1.蟶苗放養蟶苗要選擇殼呈清白色的,前端色黃,邊呈紅綠色,有光澤、健壯、殼不破碎、不含雜質,無臭味,規格整齊的優質苗種。簡單鑑別蟶苗優劣的辦法是蟶苗裝籮後用手擊拍籮筐,蟶苗受驚閉殼時發出的聲音越響越短即為優苗,反之則差。放入海水中或灘塗上,立即伸出肉足,動作活躍。放養時間一般在清明後,平均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00~350粒,放養面積不超過池塘總面積20%。

2.蝦苗放養目前可養的對蝦品種較多,如中國對蝦、斑節對蝦、刀額新對蝦、南美白對蝦等。一般我們多數選擇南美白對蝦,要求健壯活潑,規格均勻,體長在1.0~1.5釐米,通體呈透明狀均勻色,無致病菌。選養品種應根據該蝦的生活習性來決定放養時間,但考慮是作為混養,密度切不可過高,一般每畝放苗量為1萬~1.5萬尾。

3.青蟹苗的選擇和放養青蟹苗一般四季都有,以春苗和秋苗為佳,目前蟹苗主要來自人工捕撈的天然苗,投苗規格為甲殼寬1~3釐米不等,要選擇體壯殼硬、規格整齊、附肢健全,至少螯足和游泳足不能缺少的蟹苗。放養密度可根據水體條件而定,一般浙江三門縣沿海一帶的池塘每畝應不少於1000只。放苗時不應把蟹苗直接投入水中,應放在離水較近的岸邊,讓其自行下水以免嗆水造成成活率下降。

四、日常管理

1.飼料投喂對蝦、青蟹、縊蟶混養前期應以投喂蟶苗為主。混養中、後期應以投喂青蟹為主,鮮活飼料和配合飼料的投喂量應根據蝦、蟹、縊蟶的體重、覓食活動和水温、水質等情況靈活掌握。以吃飽不見殘餌為佳。投餌時應均勻撒播,不應定點投喂,以防止蝦、蟹爭食相鬥。

2.水質調節對蝦、青蟹、縊蟶混養水質的調控直接影響到整個養殖的效益,因為縊蟶喜歡生長在藻類豐富的區域,相對水體的透明度要求低,而對蝦和青蟹中、後期生長對水質要求較高。根據這一特點,養殖前期應把水質調肥以利縊蟶快速生長,但應注意不能過度使用化肥,以免造成重金屬離子超標而使縊蟶中毒死亡。目前推廣使用微生物有機肥,在水體環境中形成有益菌羣,有益菌羣的主要種類有: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羣、革蘭氏陽性放線菌羣。

3.巡塘檢查每日堅持早晚兩次巡塘,檢查內容包括池岸、防逃設施及蝦蟹蜕殼、攝食、生長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防止青蟹逃跑和挖食縊蟶是日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可掉以輕心。青蟹多在夜間活動,加強夜間巡視更為重要,養殖過程中要定期對蝦、蟹、蟶的生長情況進行檢查測定,為日常管理措施的調整提供參考依據。

4.病害防治採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綜合防治。穩定水體環境能有效降低蝦蟹貝的應激,減少發病概率,如颳風下雨、季節交替、氣候異常期間,應採用有限水(慢換水)方式,逐步提高池水位,淨化水質,穩定環境。在每次進排水後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季胺鹽絡合碘等交叉潑灑消毒,降低致病菌含量。應經常檢查池底黑化程度,定期測定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及溶解氧等,每10~15天潑灑EM菌、博士系列產品或中順芽孢桿菌等水質保護劑和水質改良劑,對底層黑化嚴重的池塘可施底淨寶改良底質。保證水體溶氧不低於5毫克/升,中午與下半夜應開增氧機,惡劣天氣或水質惡變應全天開機,必要時用粒粒氧或速氧增加水體溶氧。投喂優質飼料,定期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增強蝦蟹貝的體質和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