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山藥長在哪裏

山藥雖然説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和藥材,但是大多數人,尤其是城裏的孩子可能對大山藥長在哪裏並不瞭解,事實上,現在大多數人都不從事農業活動,因此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並不瞭解,這也很正常。

山藥長在哪裏

山藥長在哪裏

山藥是長在土裏的,在有山藥藤生長的地底下就有山藥。

山藥長在哪裏 第2張

山藥的生長習性

喜光,不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中生長。忌水澇。地下 山藥莖為圓柱形,也可能因為生長地質不同而變形,肉質,肥厚。

第一種山藥:莖圓柱形,葉片三角狀卵形至三角狀廣卵形,基部戟狀心形。雄花序穗狀,不下垂,長軸多數成曲折狀,雄花近於無柄,苞片三角狀卵形,短於花被,花被片6,卵形,雄蕊6,發育;雌花序與雄花序相似,子房柱頭·3裂。蒴果有3翅,果翅長几等於寬,有短柄,每室有種子2枚,着生中央;種子卵圓形,四周有慄殼色薄翅,翅寬約6毫米,四周不等寬。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第二種山藥:為無性繁殖,莖圓柱形,葉片心形,無花,葉腋間着生“山藥豆”,秋冬莖葉枯萎後“山藥豆”落地,第二年開春發芽。

山藥長在哪裏 第3張

山藥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疏鬆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和無有積水黏土,而且疏鬆緊密品質好,但產量低,背風向陽的地栽培為宜,然後冬翻66釐米左右,施足基肥5000千克,深翻50~60釐米,春季淺耕15~20釐米。播前澆透底水,整地作畦,多數採用壟作,壟寬120釐米,兩壟間的溝作排水、灌溉。

2、繁殖方法

主要是用蘆頭和珠芽繁殖。

山藥長在哪裏 第4張

蘆頭是山藥收穫時根莖的上端部分,是山藥大田生產上惟一的繁殖材料,蘆頭多年連續使用容易引起退化,一般2~3年更新一次。

①蘆頭繁殖

10月份挖出根,選頸短、芽頭飽滿,粗壯無病蟲害的山藥蘆頭,16~20釐米長折下,於日光下略曬2~3天使傷口癒合,放在室內或室外挖坑,坑的深度及蓋上厚度以使蘆頭不受凍為度。温度5℃左右為好。化凍後施足基肥,深翻26~33釐米,耕細整平,做成平畦或高壟,行距33~50釐米,株距16~20釐米,溝深16釐米,施腐熟的糞土和覆土,稍加鎮壓,栽後澆水。未出苗前用齒耙破除地表板結,保持畦面濕潤,約15~20天出苗。

②珠芽繁殖

10月地上部黃了摘下珠芽(山藥豆)放在室外用幹沙貯藏,春天3月中、下旬取出,稍曬即可進行播種。行距20~26釐米,株距10釐米,溝深6釐米,栽2~3粒山藥豆,覆土6釐米。半月後出苗,秋天挖出作種栽。

山藥長在哪裏 第5張

山藥的栽後管理

山藥的莖葉喜高温乾燥的環境,不耐霜凍。塊根日平均温度10℃以上開始發芽,發芽的適宜温度為25℃左右。莖葉生長以25℃-28℃為最適,塊莖膨大以20℃-24℃最快。山藥栽種後經35天才能出苗。

1、搭架引蔓:山藥的地上莖細嫩,出苗後應及時支架扶蔓。按山藥莖右旋的特性,引蔓盤旋上升,架高1米左右。如主蔓基部側枝過多,也可適當摘除,以利通氣透光。在葉腋間有大量“山藥豆”形成時,也可及早摘除一部分,以節省養分。

2、中耕培土:生長前期應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半月進行1次,直到莖蔓已上半架為止,以後拔除雜草。要將架外的行間土壤挖起一部分填到架內行間,使架內形成高畦,架外行間形成深2Ocm、寬3Ocm的畦溝,以便雨季排水。

3、適時化控:多效唑對山藥地上部分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抑制零餘子發生,使山藥增產10%以上。噴施多效唑的最佳時期為山藥藤蔓滿架,現蕾開花初期,每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60-70克,加水50公斤混合均勻進行噴霧。生長過旺的田塊可間隔7-10天噴第二次,

山藥長在哪裏 第6張

4、合理追肥: 在莖蔓已上半架時追施l次,一般畝追施高濃度複合肥25~35千克。或距植株20~30釐米開溝施腐熟有機肥500~1000千克。施肥後澆水。以後在莖蔓滿架時,如有黃瘦脱力現象,可再追施尿素10kg/畝。生長後期結合防病治蟲,根外噴施O.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以保葉防老。

5、排灌結合:山藥為耐旱作物,但為求豐產,也要適當澆水。一般在第1次追肥前後,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充分發白,應輕澆1-2次,至土壤表層潤濕即可。以後到夏秋之交,如遇乾旱炎熱天氣持續1周以上,也要清晨澆涼水抗旱。山藥更怕澇,多雨季節要及時清溝排水,達到田無積水。

山藥長在哪裏 第7張

山藥原本是長在山裏面的,一種藤蔓,藤蔓上會結出一些像芋頭一樣的山藥豆,而我們常見的山藥則是長在藤蔓之下的土地裏面的根部。相信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對於山藥的生長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山藥的資訊,可以關注本站。

標籤: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