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黃瓜的生物學特性?

問:黃瓜的生物學特性?

黃瓜的生物學特性?

黃瓜的生物學特性:

1.根

黃瓜的根由主根、側根、鬚根、不定根組成。黃瓜屬淺根系,通常主根向地伸長,可延伸到1米深的土層中,但主要集中在30釐米的土層。主很上分生的側根向四周水平伸展,伸展的寬度可達2米左右,但主要集中於半徑30~40釐米的範圍內,深度為6~10釐米,黃瓜的上胚軸培土之後可分生不定根。

黃瓜根系好氣性較強,抗旱力、吸肥力都比較弱,故在栽培中要求定植要淺,土壤要求肥沃疏鬆,並保持土壤濕潤,乾旱時注意灌水。

黃瓜根系的形成層(維管束鞘)易老化,並且發生得早而快。所以幼苗期不宜過長,10天的苗齡,不帶土也可成活,30~50天的苗齡帶土坨、紙袋不傷根,也能成活,如根系老化後或斷根,很難生出新根。所以在育苗時,苗齡不宜過長。定植時,要防止根系老化和斷根,保全根系。

2.莖

莖蔓性,中空,4稜或5稜,生有剛毛。5~6節後開始伸長,不能直立生長。第3片真葉展開後,每一葉腋均產生卷鬚。莖的長度取決於類型、品種和栽培條件。早熟的春黃瓜類型莖較短,一般莖長1.5~3米;中、晚熟的半夏黃瓜和秋黃瓜類型莖較長,可長達5米以上。莖的粗細、顏色深淺和剛毛強度是植株長勢強弱和產量高低的標誌之一。莖蔓細弱、剛毛不發達,很難獲得高產;莖蔓過分粗壯,屬於營養過旺,會影響生育。一般莖粗0.6~1.2釐米,節間長5~9釐米為宜。

3.葉

黃瓜的葉分為子葉和真葉。子葉貯藏和製造的養分是秧苗早期主要營養來源。子葉大小、形狀、顏色與環境條件有直接關係。在發芽期可以用於葉來診斷苗牀的温、光、水、氣、肥等條件是否適宜。真葉為單葉互生,呈5角形,長有刺毛,葉緣有缺刻,葉面積較大,一般200~500平方釐米。

黃瓜之所以不抗旱,不僅因為根淺,而且也和葉面積大,蒸騰係數高有密切關係。就一片葉而言,未展開時呼吸作用旺盛,光合成酶的活性弱。從葉片展開起淨同化率逐漸增加,展開約10天后發展到葉面積最大的壯齡葉,淨同化率最高,呼吸作用最低。壯齡葉是光合作用的中心葉,應格外用心加以保護。葉片達到壯齡以後淨同化率逐漸減少,直到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不夠呼吸消耗,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應及時摘除,以減輕壯齡葉的負擔。葉的形狀、大小、厚薄、顏色、缺刻深淺、刺毛強度和葉柄長短,因品種和環境條件的差異而不同。生產上可以用葉的形態表現來診斷植株所處的環境條件是否適宜,以指導生產。

4.花

黃瓜基本上是雌雄同株異花,偶爾也出現兩性花。黃瓜為蟲媒花,依靠昆蟲傳粉受精,品種間自然雜交率高達53~76%。因此在留種時,不同品種之間應自然隔離4~5公里。花萼綠色有刺毛,花冠為黃色,花萼與花冠均為鍾狀、5裂。雌花為合生雌蕊,在子房下位,一般有3個心室,也有4~5個心室,側膜胎座,花柱短,柱頭3裂。黃爪花着生於葉腋,一般雄花比雌花出現早。雌花着身節位的高低,即出現早晚,是鑑別熟性的一個重要標誌。不同品種有差異,與外界條件也有密切關係。

5.果實與種子

黃瓜的果實為假果,是子房下陷於花托之中,由於房與花托合併形成的。果面平滑或有稜、瘤、刺。果形為筒形至長棒狀。黃瓜的食用產品器官是嫩瓜,通常開花後8~18天

達到商品成熟,時間長短由環境條件決定。黃瓜可以不經過授粉受精而結果,稱為單性結實,但授粉能提高結實率和促進果實發育。所以在陰雨季節和保護地栽培時,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產量。

黃瓜種子為長橢圓形、扁平、黃白色。一般每個果實有種子100~300粒,種子千粒重16~42克。種子壽命2~5年。生產上採用1~2年的種子。

黃瓜新、陳種子的鑑別方法:新的黃瓜種子表皮有光澤。乳白色或白色,種仁含油份、有香味,尖端的毛刺(即種子與胎座連接處)較尖,將手插入種子袋內,抽出手時手上往

陳舊黃瓜種子,表皮無光澤。常有黃斑,頂端的毛刺鈍而脆,用手插入種子袋再抽出手時種子往往不掛在手上。

標籤: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