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養殖問答

生豬屠宰全過程,生豬的養殖技術和管理

生豬屠宰全過程,生豬的養殖技術和管理

回答:生豬的屠宰過程主要包括:制昏、刺殺放血、浸燙刨毛、剝皮、開膛解體、屠體整修、檢驗蓋印等。注意待宰的豬應來自非疫區,應索取產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開具的合格證明,宰前應停食靜養12-24小時,以便消除運輸途中的疲勞,在屠宰前2-4小時停止供水,宰前要進行淋浴。養殖生豬,注意要做好豬圈建設、品種選擇、控制適宜的養殖密度、合理分羣、合理飼餵、防治疾病等工作。

一、生豬屠宰全過程

1、健康豬進待宰圈

待宰豬應來自非疫區,應索取產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開具的合格證明;待宰的生豬送宰前應停食靜養12-24小時,以便消除運輸途中的疲勞,在屠宰前2-4小時停止供水;屠宰前要進行淋浴,豬體表面不得有灰塵、污泥、糞便,淋浴時要控制水壓,不要過急以免造成豬過度緊張。

2、制昏

採用物理(如電擊、機械、槍擊)、化學(吸入CO₂)方法,使豬在宰殺前短時間內處於昏迷狀態,以便刺殺放血,確保刺殺操作人員的安全。

3、刺殺放血

刺殺時,操作人員一手抓住豬前腳,另一手握刀,刀尖向上,刀鋒向前,對準第一肋骨咽喉正中偏右0.5-1釐米處向心髒方向刺入,再側刀下拖切斷頸部動脈和靜脈,不得刺破心臟。採用倒懸放血,瀝血時間一般設計為5分鐘。

4、浸燙刨毛

將放好血的毛豬通過卸豬器卸入燙豬池的接收台上,慢慢的把豬體滑入燙豬池內浸燙,使毛根周圍毛囊的蛋白質受熱變性收縮,毛根與毛囊易於分離。燙毛池的水温一般控制在58-62℃之間,時間一般在5分鐘左右。刮毛使用刮毛機的軟硬刮片與豬體相互摩擦,將毛颳去,未刮淨的部位如耳根、大腿內側的毛由人工颳去。

5、剝皮

剝皮可採用機械剝皮和人工剝皮。機械剝皮的步驟一般包括挑腹皮、剝前腿、剝後腿、剝臀皮、下刀、剝腹皮、夾皮、開剝。人工剝皮是將屠體放在操作枱上,按順序挑腹皮、剝臀皮、剝腹皮、剝脊背皮。剝皮時不得劃破皮面,少帶肥膘。

6、開膛解體

剖腹取內臟,注意褪毛剝皮後開膛最遲不超過30分鐘,否則對臟器和肌肉品質皆有影響。開膛後,將胴體劈成兩半。將經檢驗合格的豬胴體去頭、尾。

7、屠體整修

刨毛豬需要燎毛、刷白清洗,剝皮豬需要胴體修割。劈半後的片豬肉還應立即摘除腎臟,撕斷腹腔板油,沖洗血污。

8、檢驗蓋印

屠宰完成後要進行宰後獸醫檢驗。合格者,蓋以“獸醫驗訖”的印章。最後,經過自動稱重、入庫冷藏或出廠。

二、生豬的養殖技術管理

1、養殖環境

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安靜的環境中搭建圈舍,圈舍的地面要建成斜面,便於圈舍中的液體流出,還要在圈舍中挖掘排糞溝,避免糞便堆積在豬圈內。夏季應為圈舍遮陽,冬季則要採取適當的保温措施。只有改善生豬的養殖環境,才有利於減少疾病的發生,保證其正常生長。

2、品種選擇

母豬是生豬繁殖的基礎,一般可選擇適合當地需求、體型健壯、生殖器官發育良好、機體狀況健康、乳頭排列均勻繁殖能力以及抗病性、抗逆性強的品種。對於仔豬,應仔細瞭解其健康狀況,選擇活潑好動、被毛光澤、糞便成型的仔豬。一般建議儘量在當地購買仔豬,這樣對品種的情況更為了解。

3、養殖密度

適宜的養殖密度是既要保證生豬增重快,又要防止疾病的發生,減少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加大圈舍內養殖的生豬數量,可降低圈舍的建設成本,而密度過大會導致生豬的活動空間縮小,使生豬的活動量減少。

4、合理分羣

及時進行分羣工作,一般仔豬斷奶後就可以進行分羣飼餵了。注意豬羣的大小分配,避免出現撕咬、以大欺小的情況發生。將育肥豬按照體重大小、強弱、品種等進行合理分羣,可以在豬鼻子上塗抹酒精等有氣味的藥液,減少因氣味辨別羣豬或者通過夜間分羣,先進行混合後在進行分羣也是一種有效方法。

5、合理飼餵

豬在生長過程中對飼料營養需求較大,飼養人員應根據生豬生長過程中對營養元素需求的不同而適當調整飼料配製比例,保證生豬的營養均衡、滿足其生長需求。此外,還要給豬飲用乾淨無菌的水源,在圈舍安裝自動飲水器,保證豬羣隨時可以進行適量飲水,避免因水質影響健康生豬。

6、防治疾病

重點做好生豬疾病的預防工作,採取預防為主的防治模式,做好防疫,定期驅蟲。根據當地免疫接種要求,及時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對豬場內外的消毒工作不能忽視,對工具、豬舍個分區以及豬場周圍進行徹底消毒,尤其是在疫病高發季節要加大消毒力度。一旦發現生豬感染疾病後,有治療價值的要及時採取有效治療措施,若無治療價值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疫情進一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