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項目 > 養殖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養殖9.67K

豬場經營管理是一種藝術,要具有經驗和學識,也需要有領導統御之技巧,才較有成功之結果。豬經營管理包括非常廣泛,經營者要掌握下列每一項表現,即飼養管理、衞生管理、疾病防治、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產銷管理和豬糞尿廢水管理等。每位經營管理略有不同和因場制宜,其後表現也呈現不同結果。養豬場經營者也許是出資金者,僱用者或和專家合股經營,為配合時代朝流,在經營養豬場和飼料工廠業者,又修法需配置獸醫師人員,因此獸醫師也許是經營者,至少是經營者之最有影響力之工作夥伴,所以獸醫師角色已趨向多功能,不可侷限在疾病防治工作,更應廣泛涵蓋前述有關養豬經營各項工作。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豬場經營  

一、成本結構  

飼料、直接人工、間接人工、單位人事費用之成本及飼料之換肉率,飼料單價十年來有莫大的變化。  

二、養豬成本費用分析  

由近十年養豬綜合出廠成本得知,飼料所佔比例逐年呈現降低趨勢,但其仍佔總生產成本之62%,居第一位;用人費用則相反所佔比例逐年攀升提高至  

21%,兩者合計為83%,其他醫療費用、器具與水電消耗及雜項支出僅位佔17%,故此,降低生產成本應加強下列事項∶  

1、提高生產效率,如每頭母豬年產仔豬頭數,肉豬蘋日增重斤量,冀以同一規模之設備與人力,達致更高之繁殖增重量。  

2、提高飼料效率,降低每公斤飼料單價,達成最低之飼料成本。  

3、每單位增重之用人費用已達8.19元,且人事成本必將隨經濟、環境變粗放管理必將影響生產效能,所以唯有自改進管理作業模式作起,有效運用人力,強化每一生產作業環節之連繫度,當可應付高工資時代之來臨。  

4、為配合日趨嚴苛之環保要求,公害防治費用,勢將逐步提高,以應時勢所需,但醫療費用部份,則希望在新管理模式中藉全進全出理念之落實,徹底清洗消毒,切斷病源污染途徑,改善環境衞生,達致減少豬蘋疾病死亡損失之時效。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2張

三、成本計算包括變動成本及固定成本  

1、變動成本  

①混合飼料∶約佔成本60~75%左右,比重很大,因此須注意飼料原料價格之漲跌,機動調整飼料配方以減低養豬成本。  

②青飼料∶孕育豬含有此項成本。  

③直接人工∶包括經常人工和臨時人工薪金,加班費等,近年來因社會環境變遷工資上漲,此項成本已有漸增加趨勢。  

④醫療費用∶包括醫療用品及其他醫療費用。  

⑤其他飼養費用∶包括豬舍用具消耗、水電費及公害防治費用等。  

⑥攤銷母豬身價∶(母體種豬帳面結存單價×1/8)×生育胎數。  

2、固定成本  

①管理費用∶包括用人費用、折舊費、修理維護費、事務費、税捐、保險、福利等等。  

②廠務費用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3張

分段作業經營管理要點  

1、配種懷孕段  

①綜理種公豬,待配、懷孕母豬所有種豬飼養業務。  

②每月應配種頭數∶0.23乘以平均飼養母豬頭數(受孕率80%)以上。  

③母豬每胎生產仔豬頭數∶9.2頭以上。  

④每頭母豬年產仔豬頭數∶18.54頭(8.425頭×2.2胎)以上。  

⑤逾期未配母豬頭數∶不高於5頭/月/萬頭型。  

⑥流產或分娩不正常胎數∶不高於4頭/月/萬頭型。死胎不超過5%,空胎1~2%。  

⑦事故總蘋日數∶不高於1000蘋日/月/萬頭型。  

⑧飼料換肉率∶10.28∶1以內。  

⑨更新率∶種公豬為50%,種母豬為33%。  

⑩確實填報公豬精蟲抽檢日記,公豬使用情形日記,種母豬配種記錄,防疫保健衞生記錄及待配,懷孕前後期種母豬飼料蘋日用量表。  

2、分娩段  

①以分娩舍種母豬及哺乳仔豬為主。  

②每月應分娩胎數∶0.184乘以平均飼養母豬頭數(年產2.2胎)以上。  

③平均每胎斷乳仔豬頭數8.425頭/胎(18.54時以2.2胎)以上。  

④育成率∶92%以上。  

⑤確實填報每頭母豬分娩頭數原始記錄,每胎仔豬調整頭數記錄,仔豬死亡撲殺記錄及防疫保健衞生記錄。  

⑥弱仔寄養及飼餵代奶料。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4張

3、肉豬段  

①包括保育期、生長期、肥育期各段別豬蘋其飼養期間分別為保育期∶29~56天、生長期∶57~130天、肥育期∶131~出售。  

②飼料換肉率∶3.4∶1以內。  

③平均出售日齡210以內,平均出售體重103公斤以上。  

④死亡撲殺及淘汰出售率∶每月2.4%以內(以頭數計算)。  

⑤肉豬銷售價格指數須達100以上。  

⑥仔豬入保育欄以同胎移欄為主,再依日齡、體重大小及性別分欄飼養,以減少斷乳緊迫為原則。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5張

豬蘋飼養管理  

1、資料應詳細確實的記錄才能保證良好的生產性能及去蕪存菁。所以經營者務必嚴加要求工作人員詳作記錄,並經常查核以保證記錄之確實。  

2、資料集中單純化∶每天母豬之生產性能、異動、疾病防治等之有關資料應集中記錄於種豬卡片上,避免分散記載,以為評估淘汰更新及飼養管理作業之依據。有些養豬場此等資料不足不全,或是分散記錄,以致事倍功半。  

3、應善加利用資料∶主任和股長應經常查閲種豬記錄卡,善加利用所載之訊息,研定處理對策,指示工作人員辦理。例如種母豬配種、生產日期有無異常,繁殖性能和產仔數、哺乳能力等是否低劣,免疫記錄有無缺失等等。經仔細查核可能的疏失,排除呆豬,調整生產之規律性,使種豬羣經常處於理想狀態。本項管理工作影響生產至鉅,不但可提升種豬羣之生產能力,亦可促使工作人員提高警覺,明瞭弱點之所在。很不幸的,本項管理工作常被有意無意地忽視。  

4、早晚巡視豬羣,記下缺失或須加強事項。多與工作人員構通,研討現場作業缺失,本項工作除可瞭解部屬思考方向便於領導外,亦可使部屬有被重視的感覺,間接提升工作士氣。  

5、藥品管理及使用須不定期查核,力求避免流弊或使用不當。  

6、不定期清點豬蘋頭數,尤其仔豬頭數最易發生誤差。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6張

種公豬飼養管理要點  

種公豬飼養的頭數雖只佔豬羣的少數,但卻負有一半的遺傳因子及繁殖責任,因此不可忽視公豬的管理要點。  

1、年幼公豬的使用可在滿六月齡時開始訓練配種及採精,開始時應選發情穩定之母豬供其駕乘,並注意體型大小能與幼公豬配合,未滿九月齡時每週訓練配種一次為原則,至九月齡時公豬可獨立配種,同時在未滿一歲時每週配種以2~3次為原則,且勿超過三次,一年以上則每週可配3~4次。  

2、公豬以配種期給予2.5~3.0公斤的飼料,在休閒期給予2.0~2.5公斤的飼料,並配合綠餌供給。  

3、應有適當的種公母豬比例,最佳的公母比例在1∶20~30間,不應使公豬負擔過重,當母豬的受胎率忽然下降,則有60~70%是因公豬而引起的,同時一天的配種不可超過二次,以供母豬密集配種所需。  

4、配種應選擇於早晨,傍晚等氣候涼爽的時刻進行,同時應趕母豬至公豬舍或配種舍等公豬熟悉環境的地方進行配種,同時應保持地板的乾燥,並有防滑的墊板,以保護公母豬的腳部,才可使配種工作順利進行。  

5、公豬的精液應定期檢查,公豬的精液正常為乳白色,同時並沒有其他不尋常的異味,如有異味及其他顏色應檢查公豬,並作適當的治療,同時供授精用的精液其活動力應有70%以上。畸型率應在15%以下方可供授精用,同時精液的貯存應以高濃度進行,而低濃度授精。  

6、在公豬羣裏應有各種年齡層次者,以方便配種之需,同時公豬容易受到熱板等絕緣設施來防止公豬受熱,熱會使公豬的性慾立即減退,陰囊積水,精液量,精子數及精子活力降低,生精作用受到抑制,畸型精子數增加。  

7、公豬一般可供配種二年以上,同時公豬的遺傳佔肉豬羣的一半,因此更新公豬時應選擇無不良遺傳性狀,如隱睾、積肛、赫爾尼亞等,亦應注意肢蹄的強壯,尤其系部應強而有力,同時性能應比淘汰的公豬能力佳,如此可防止肉豬羣的退步,並維持肉豬羣的整齊度,有利於經營管理。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7張

配種(待配)期母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1、處女豬約在8~10月齡,體重100~130公斤左右,以在第二次發情或第三次發情時配種為最佳。  

2、當母豬達165日齡時,將女豬給與較移和再混欄,結果將發現大部份的女豬在混欄後二星期開始發情,這是因為運輸和混欄之緊迫導致副腎上腺及腦下垂體分泌出激素刺激女豬繁殖性能的發育,而使之發情和排卵,同時並由老而成熟的公豬,每天給與15~30分鐘的刺激,並時常更換公豬,則刺激效果更大。這是因為在成熟公豬包皮腺及唾液中有費洛蒙(Pnerolnones)存在可使女豬視聽、嗅、觸覺等受到刺激而在約二星期後可使絕大多數的女豬發情,同時亦使發情更明顯而有助於觀察,觀察發情可藉助試情公豬效果好且精確。  

3、配種採複次配種有較好的分娩頭數,而複次配種應在第一次配種後12~16小時行之較宜。  

4、待配母豬配種前3~4天蘋日喂量增至2.5kg,以促進增加母豬的排卵數,對增加每胎分娩頭數甚有助益。  

5、斷乳後的母豬每天喂1.8~2.0公斤,並可數頭羣飼較個飼對於促進發情為佳,尤其新母豬效果更好,可縮短胎距。  

6、母豬的排卵數會隨著胎次而遞增至第六胎,而後維持到第八胎、八胎以後會下降其排卵數但仍較女豬為多,但因年老體力衰退而使分娩時間拉長,造成分娩過程中死仔數增加,同時母豬泌乳機能衰退,而使仔豬的育成率降低,因此八胎以上的母豬宜淘汰。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8張

懷孕期母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1、在此階段,應避免粗暴的動作及混欄,同時於配種後應立即將飼料量降至1.8公斤/天,可減少胚胎損失。  

2、懷孕後期(80~110)每天每頭喂飼2.2~2.5公斤,以利胎兒發育。  

3、分欄個別飼養,以避免打架和爭食而流產。  

4、温度過高會使胚胎損失加劇,因此夏季於懷孕早期應採間隔式室內噴水來降低温度,使母豬感到涼爽,尤其在0~15天較15~30  

5、懷孕90天時驅除內外寄生蟲。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9張

分娩哺乳期母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1、待產母豬於產前5天清洗乾淨,消毒移入分娩舍待產,以適應新環境。  

2、母豬於懷孕末因胎兒迅速長大及母豬四肢著地,所以會發生便祕及乳房水腫的現象會影響母豬食慾,因此分娩後三天,給予豬輕量的瀉劑,對於舒解乳房水腫及便祕有幫助。  

3、母豬分娩當天不喂予飼料,僅給充分清潔的飲水及青料即可。分娩第二天以後喂飼量可漸增。至分娩後一週,每頭每天喂飼以3.5~4.0公斤為準,視母豬及仔豬狀況、哺乳情形增減喂量,每天分兩次喂飼,哺乳三週後減料,四周離乳。  

4、分段離乳∶四周離乳時弱小仔豬體重在5.0公斤以下者可繼續留下哺乳,集中在一起選一頭營養狀況及泌乳能力較佳母豬,進行哺乳。  

5、哺乳期的長短,不僅影響到離乳後再發情的天數,同時影響下胎窩仔數大小及仔豬的發育狀況,因此最好的哺乳期為26~30天。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10張

仔豬之飼養管理要點  

1、母豬分娩時,須注意仔豬接生,仔豬出生後,去除其胎衣及口中黏膜,以避免窒息死亡。  

2、剪臍帶、去犬齒、去尾、稱重,應注意操作器具之消毒,以免感染病源。  

3、清潔仔豬體後,將其放入保温箱中,俟種母豬分娩完成後,將其所有仔豬放出,讓其吸吮初乳,使其獲得抗病的能力。  

4、母豬難產時,應請獸醫前來處理、助產。  

5、在秋冬所分娩的仔豬要特別注意保温。  

6、填寫仔豬出生記錄卡,種母豬生產記錄卡及編剪耳號。  

7、母豬分娩後第二天時,仔豬注射鐵劑100~200mg/次。  

8、仔豬在第一週起給予教槽飼料。  

9、公仔豬在2~3周齡間行去勢工作。  

10、仔豬三週齡免疫預防注射豬瘟,六週齡第二次免化免疫注射。  

11、仔豬哺乳至28天斷乳。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11張

肉豬飼養管理要點  

1、包括保育期、生長期、肥育期各段別之豬蘋,其飼養期間分別保育期29~56天,生長期∶57~130天,肥育期∶131~出售。  

2、蘋日飼料用量,保育期∶0.55,生長期∶1.65,肥育期∶2.30。  

3、分級飼養就是大小分養,公母肉豬分養。  

4、分類銷售乃是毛豬市場消費者,均有其消費習性或特性,故毛豬應依其特性分類藉以迎合消費者習性,如此,可提高毛豬售價。  

5、不管藥物治療或藥物添加,均要注意其殘留問題,以確保豬肉品質。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12張

衞生管理  

一、豬場衞生管理要點  

1、豬舍內禁止非必要人員、車輛進入參觀,工作人員也必須執行更衣、換鞋、洗手等步驟進入豬場內。  

2、工作人員禁止兼任其他牧場之飼養、治療及屠肉販賣工作。  

3、引進種豬必需從熟悉豬羣疾病狀況的種豬場引進。  

4、豬場出入口或豬舍出入口之踏槽使用3%礆水,4日更換一次,水深15公分,踏入水中時間15秒。  

5、空欄時先以水沖洗,再以3%礆水浸泡,2小時以後以清水沖洗,豬舍乾後再以陽性消毒劑噴霧消毒或以火消毒一次。  

6、發病豬蘋在隔離治療效果不佳轉為慢性病後,應迅速加以撲殺以免疾病繼續擴散。  

7、死豬或撲殺豬蘋應迅速焚燬或深埋。  

8、排水溝應保持暢通,糞尿並作固液分離,固體經發酵成堆肥,液體部份進行好氧或厭氣酵處理,如此可減少空氣污染、水污染,也可大量減少生蚊蟲孳生,減少疾病傳播。  

9、豬舍外種植青料或栽種花木,防止雜草孳生美化環境。  

二、豬蘋衞生管理要點  

1、免化豬瘟免疫∶  

(1)種豬∶提領到場或自行選留後,一週內免疫一次,以後每年免疫一次(空胎等)。  

(2)仔豬∶未吃初乳前免疫一次,三週時外強一次。3周及6周時各免疫一次。  

2、豬丹毒活菌苗免疫∶  

(1)種豬∶每年定期免疫二次。  

(2)仔豬∶六週齡前後與豬瘟外強免疫同時免疫一次。  

3、日本腦炎疫苗∶新母豬及新公豬配種前免疫一次。  

4、豬假性狂犬病死毒疫苗  

(1)種豬∶新母豬在產前完成兩次基礎免疫以後,每胎產前一個月免疫一次,公豬每半年免疫一次。  

(2)肉豬∶視各場而定,7及10周齡各免疫一次。  

5、母豬懷孕90天時行體內及體外之寄生蟲驅蟲,移入分娩舍前須徹底清洗,公豬應每半年驅蟲一次。  

6、肉豬於移入肥前豬舍後(約25kg)驅蟲一次。  

7、引進豬蘋後須行3~6周,隔離檢疫,進行驅蟲及免疫工作。  

豬場經營管理作業改善方案  

為因應社會環境變遷,環保限制及參加GATT後的衝擊,未來豬場之經營管理作業必須尋求適當調整,以突破困境,強化現場管理,落實豬場經營績效。  

1、組織架構合併及人員整合編組  

將現行飼養管理模式,合併為種豬段及肉豬段,使人力集中靈活運用,人員編成工作小組,相互支援,疏解星期假日工作不足現象。  

2、同期化全進全出作業  

配合仔豬代奶料之開發,推行同期化離乳,發揮同期化在績效應造成同期化發情,同期化配種及同期化分娩,可使豬場之工作量趨向於集中於一週內某幾天,俾利排訂工作計劃與員工休假事宜。  

3、豬蘋羣組周管理計劃性作業模式  

因實施「豬蘋羣組周管理計劃性作業模式」達到人力靈活運用,藉協同合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此當可落實執行完成每日之生產作業。在不增加用人費用之原則下,謀求精簡用人。  

4、推行人工授精  

由於每週實施同期化離乳作業,則大多數之配種頭次將集中於某幾天。故須以人工授精為主,自然交配為輔的配種方式,進行配種工作。  

5、省力設備之增設  

如自動沖洗,自動消毒噴霧設備以節省勞力,甚有助益。  

6、電腦化作業  

資訊電腦化之全面配合運用能有效提升管理層次的效率與品質,並以提供更迅速、確實之資訊,落實基層管理工作。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13張

結論  

現行採五段式管理作業,種豬部份為配種段及分娩段,各段一領班,以分二方式完成種豬生產工作,但常受限於權責劃分,各自為政,造成業務推諉塞責。若將二段作業合而為一,成為豬段,共同掌理配種與分娩工作,則可享靈活調度之功。保育、肉前及肉後期各領班之立場不同,大都著重死亡率,而常忽略豬場整體經營績效,如換肉率,蘋日增重及屠體品質等。解決之道乃將此三段式作業合併為肉豬段,使人力能協同合作,共同負責肉豬段之整體管理工作。  

實施整批母豬同期化離乳作業,則必牽引同期化發情效應,故配種頭數集中,必須以人工授精為主,自然交配為輔,以公母比1∶50為努力目標,確實發揮優良公豬潛能,降低成本。自動飼餵系統之投資,可有效節省勞力,精簡用人。目前肉豬前後舍已投資設置,未來應再增設種豬舍及保育舍之自動喂飼系統,俾利全面提升養豬場生產效率。目前現場已全面裝設自動噴霧消毒設備,亦充分發揮預期效果,有兼具減低病源濃度與減少熱緊迫之效能。為配合管理模式之改變,組織架構及人員編制與職位等需重新規劃。  

保育期歸屬於種豬段或肉豬段因各場環境不一,可斟酌情況自行調整,以利業務推行。各養豬場之豬舍設備,場區配置及地理環境均不同,可按上述豬場管理改進方案之原則,因地制宜自行考量研訂各場可行之豬場管理作業模式逐步進行。資訊之全面電腦化為時勢之所趨,其能提供更迅速、確實之資訊,落實基層管理工作,俾利高階層之管理決策,提升管理層次的效率與品質。  

養豬技術與經營管理 第14張

為解決目前以飼養時期及豬舍配置分段法所造成之管理瓶頸,提高作業之靈活調度性,必須從養豬管理作業上謀求突破與改進,再配合新式自動化設備與電腦化管理之應用,相信應可有效提高飼料效率,增加繁殖增重斤量,精簡用人,強化經營體質,達致降低養豬生產成本之終極目標。

標籤:技術 管理 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