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山茱萸種植技術,山茱萸的田間管理

傳統的中藥材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野生植物,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有採藥人的存在,但是隨着中醫藥的不斷髮展,以及現代科技的進步,野生的中草藥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並且藥材的採摘難度也在逐漸增大,藥材的種植也就應運而生。

山茱萸種植技術  山茱萸的田間管理

山茱萸種植技術

1、種子處理:因種子的種皮厚而堅硬,水分不易浸入,發芽慢、發芽率低,播種前常進行種子處理,一法是温湯浸種,用60℃熱水浸泡兩天撈出,晾乾再播種。二法是人尿浸種15~20天,然後用草木灰拌合後再播。三是用濃硫酸泡種子1分鐘,再用清水漂洗後播種。但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栽培組通過試驗認為,山茱萸種子發芽出苗須經過一個先高温(夏、秋)、後低温(冬)、再高温(春)的過程,而播種前不必進行種子處理,比如:今年選的種,今年冬播或明年春播,都是在後年的4月份才可出苗。

2、催芽播種:秋季將鮮果剝去果肉,種子催芽處理,果核用5倍細砂土(砂土含水量約30%、即手握成團,落地即散)與種子拌勻。在室外不積水的地方,挖坑或放人木箱中,坑上蓋砂土7~1O釐米與地面平,上邊再覆蓋雜草。天旱時,每隔7~1o天噴水1次,保持種子濕潤。夏季大雨時將坑蓋嚴,防止種子被雨水浸泡而腐爛。早春約有40%種子萌發,將種子播於己整好的畦裏,條播,開淺溝3~5釐米深。種子撒入溝內,覆土耬平。一般10~15天即可出苗。

山茱萸種植技術  山茱萸的田間管理 第2張

3、適時移栽:育苗播種1~2年,苗高50~70釐米左右,在11月封凍前後,按行距3米,株距2米在山坡、地堰等土地上,挖坑栽種。起苗時,需將樹苗連鬚根一齊挖出,搬到挖好的坑內,每坑1棵。移栽時,使根系伸展開,再將拌肥料的土填於坑內,搗實。移栽後隨即澆水,待水滲下後,將四周的土培到根部,用腳踩實。

山茱萸種植技術  山茱萸的田間管理 第3張

山茱萸的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除雜草。幼苗期苗高15釐米時可鋤草並追肥1次。若小苗太密,在苗高12~15釐米時可間苗。幼苗鬆土施肥2~3次。當年幼苗達不到定植高度時,入冬前澆1次凍水,加蓋雜草或牛馬糞,以利保温保濕安全越冬。

2、定植後的管理

①灌溉。一年應有3次大灌溉。第一次在春節發芽開花前,第二次在夏季果實灌漿期,第三次在入冬前。

②除草施肥。每年中耕除草4~5次。春秋兩季各追肥1次,10年以上大樹每株施人糞尿5~10千克。追肥時期以4月中旬的幼果初期效果最佳。盛花及坐果期追肥,噴0.1%硼溶液效果也較好。

③剪枝。幼樹高1米時,2月間打去頂梢,促側枝生長。幼樹期,每年早春將樹基叢生枝條剪去,促主幹生長。修剪以輕剪為主,促進營養枝迅速轉化為結果枝。將過細、過密的枝條及徒長枝從基部剪掉,以利通風透光,提高結實率。對於主枝內側的輔養枝,應在6月間進行環狀剝皮、摘心、扭枝,以削弱生長勢,促進早結果,早豐產。幼樹每年培土1~2次,成年樹可2~3年培土1次,若根露出土,應及時壅根。

山茱萸種植技術  山茱萸的田間管理 第4張

山茱萸修剪方法

1、疏剪

又叫疏枝,其作用是促進剪口下部枝條萌發生長,緩和樹勢,多在枝條過密處把第一個枝條從基部剪去,可改善光照條件,延長結果枝壽命,促進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疏除促長旺枝,以平衡樹勢;疏去弱枝,可促進其它枝條生長。

2、短截

剪去樹梢的一部分,也叫短剪。其作用是促進剪口下部芽萌發新枝,復壯老枝,促進開花結果。

山茱萸種植技術  山茱萸的田間管理 第5張

3、回縮

即在多年生的枝條上短截,用於控制輔養枝,培養結果枝組,促進骨幹枝的更新復壯。

4、緩放

又稱長放。即保留枝條不修剪。一般只能緩放偏弱枝、下盤枝等。其作用一是緩和生長勢:對旺樹、旺枝可緩和生長勢;對弱樹弱枝,在加強水肥條件下能儘快恢復生長,壯大樹勢。二是有利於開花和結果:山茱萸具有腋芽開花結果的特性,緩放營養枝,可促進多開花多結果。

山茱萸種植技術  山茱萸的田間管理 第6張

山茱萸的產地分佈

山茱萸的產地主要位於中國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朝鮮、日本也有分佈,生於海拔400-1500米,稀達2100米的林緣或森林中,在四川有引種栽培,分佈較為集中地區是河南的伏牛山、浙江的天目山和陝西漢中地區,目前產量較大能供應市場的主要是河南省的西峽縣和內鄉縣。

山茱萸種植技術  山茱萸的田間管理 第7張

山茱萸的種植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截至目前為止應當已經趨於成熟,但是種植的中草藥在生長環境上仍舊與野生中草藥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品質上也會稍遜一籌,所以怎樣為中草藥營造一個原生態的環境是當前中藥種植的一個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