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高原蘆花雞育雛技術,不同階段的管理要點

高原蘆花雞育雛一般採用舍內網上育雛為好,空氣質量一般要求在以人進育雛室後不感覺到有刺鼻的臭辣味即可。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晚上以人工補光為主,強度一般掌握在前期晝夜照明,之後隨着日齡增大,光照時間和強度應逐步縮短和減弱。育雛期間飼料最好飼餵全價配合小雞料,每天自由採食,自由飲用清潔水。

高原蘆花雞育雛技術,不同階段的管理要點

一、高原蘆花雞育雛技術

高原蘆花雞育雛一般採用舍內網上育雛為好。空氣質量一般要求在以人進育雛室後不感覺到有刺鼻的臭辣味即可。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晚上以人工補光為主,強度一般掌握在前期晝夜照明,之後隨着日齡增大,光照時間和強度應逐步縮短和減弱。育雛期間飼料最好飼餵全價配合小雞料,其粗蛋白質控制在17% ~19%即可。每天自由採食,自由飲用清潔水。

二、雛雞前一週的飼養管理要點

1、飲食:雛雞最好在初飲後2~3小時左右飲食,開始喂膨化顆粒料(小肉雞全價料),每次每隻雞喂1g材料,每2~3小時喂一次,將料拌後均勻地撒到料盤上。第四天開始使用料桶,方便雛雞採食。每天至少喂4次。

2、飲水:雛雞的初飲一般越早越好,因為雛雞出殼後體內水分大量消耗,研究表明,雛雞24小時後體內水分消耗8%,48小時後消耗15%,早飲水可促進腸道蠕動,吸收殘留卵黃和排便,增進食慾和飼料吸收,提高雛雞成活率。在水中加入6%的葡萄糖,在補充能量的同時,加入水溶性維生素,提高小雞的抗病能力,初次飲用後第二天在水中加入抗菌藥物(例如0.2%的百菌消),提高雛雞的成活率,促進成長。飲水方式根據實際條件前3~7天使用飲水器,每天更換4~6次水,然後逐漸過渡到使用自動飲水管,禁止出現斷水現象。飲水器每天清洗一次,飲水管每半個月消毒一次。

3、光照:光對雛雞生長的影響不直接,利用對雛雞採食量的影響間接發揮作用,應確保光強度達到20lx以上。前一週可以使用60W普通燈泡,保持1~3天24小時的照明,從第四天開始每天減少1小時照明。

4、温度和濕度:雛雞前3天温度一般控制在33~35℃,雛雞體質弱時適當提高1℃左右,4~7天温度控制在32~34℃。保持温度的適宜、均勻、穩定對雛雞的健康和生長髮育至關重要,是養雛雞的關鍵。首先,確保雞舍內温度均勻,各地相差不超過1℃。温度不均勻直接導致雞發育不均勻,體質參差不齊,增加育雛難度;其次,保持雞脱温穩定,每天降温不得超過1℃。最好根據育雛末期的目標温度,制定詳細到每天的温度控制計劃,例如42天目標温度為23℃,育雛期間以每隔3天降低1℃,達到平穩脱温的目的。育雛時必須結合“看雛施温”。濕度應保持在40%~60%,濕度過低,小雞容易脱水,空氣中粉塵增加容易損傷雛雞的呼吸道粘膜誘發呼吸道疾病。高温低濕時,可以通過帶雞消毒來降低濕度,同時淨化房屋內部的高温高濕時,可以通過增加通風量來減少高温高濕對雞羣的不良影響,對於低温高濕,可以在增加房屋內温度的同時適當增加通風量。

5、通風:通風的目的是保證雞舍內足夠的氧氣含量(19.6%),排出雞體過多的熱量,排出濕氣,減少室內灰塵,減少室內有害氣體的蓄積,如氨和二氧化碳。通風方法:育雛前期以保温為主,換氣為輔。通風的目的是適當通風,白天外界温度高,雛雞活動量大,可適當增加通風量,而夜間外界温度低,雞羣活動量小,應減少通風量。前一週的風速和換氣量不宜太大,以人感覺温度舒適不悶為宜。

三、中雛的管理

首先,根據室外氣候,選擇晴天中午將小雞趕到室外草坪和地形廣闊的坡地放養,讓其自由採食植物籽實及昆蟲。放養時間應結合室外氣候和雛雞活動情況靈活掌握。在放養的同時進行放牧調教。其具體措施:在放養過程中,有意識地在草坪和坡地上撒少量中雞粒料和穀物,邊撒邊敲飼料盆,吹哨子,形成條件反射,使其聽見聲音後,就有東西吃,便於以後收牧。

四、仔雞飼管

1、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仔雞逐漸適應氣候和環境,養成放牧回牧的習慣後,則應全天放牧。牧場最好選擇喬木林地(俗稱亮腳林),同時選擇沒有獸害的地方。野外放牧要建造棚屋。建造棚屋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形乾燥、平坦的場所。建棚可就地取材,只要白天能避雨遮陽,晚上能適當保温即可。放牧林地應根據管理者的收牧水平決定是否圍網。圍網可採用2cm×2cm的魚網,網高2.5m。在放牧期間及時常巡視,發現網破了應即時修補,防止雞逃跑。放養密度:最好每667平方米放牧800~1200只。

2、根據仔雞的具體放牧採食情況適度補飼,提高雞的生長速度和均勻度。另外,牧地要放很多清潔的飲用水,雞隻放牧期間每天傍晚必須收牧,根據收牧情況考慮是否補飼,清點數量,觀察健康狀況,總結每天的放牧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