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黃顙魚養殖技術是如何,黃顙魚如何飼養

養殖黃顙魚,需要滿足黃顙魚所需的池塘條件、清塘培水、魚種放養、飼料投喂等。黃顙魚耐低氧能力差,對生態條件要求比較高,應選擇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積2~5畝,池底平坦,淤泥10~20cm,水深1.5~1.8m,池塘進水口用30目篩絹網過濾,以防野雜魚等敵害生物進入。

黃顙魚養殖技術是如何?黃顙魚如何飼養

一、池塘主養黃顙魚

1、池塘條件:黃顙魚耐低氧能力低,對生態條件要求高,選擇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注入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積2~5畝,池底平坦,淤泥10~20cm,水深1.5~1.8m,池塘進口水用30目篩娟網過濾,以防止野雜魚等敵害生物進入。

2、清塘培水:放養前半個月,排出乾池水,使用生石灰125~150kg/畝和晶體敵百蟲1.5kg/畝,或敵殺死一瓶全池消毒,徹底殺死病原生物。消毒5~7天后注入新水80cm左右,每畝用發酵好的雞糞和牛糞、大糞200kg培水,7~10天后出現大量浮游生物時可以放苗。

3、魚種放養:一般在6月份放養黃顙魚夏花魚種,要求體質強壯、無病傷、規格整齊,放養規格2~4cm的黃顙魚夏花,放養數量為150000~20000尾/畝。具體的放養數量必須根據池塘條件、餌料豐欠和個人養殖水平的高低來決定,下苗一週後,每畝再投入20cm左右的顙魚苗200尾左右,調節水質。魚種放養時,用3%的鹽水浸泡15分鐘。

4、飼料餵養:黃顙魚夏花入池後一週內,主要攝食池中的浮游動物。3~5天后開始馴化,用絞肉絞死的新鮮野雜魚肉糜,拌入10%的鰻魚、甲魚或青蛙料等混合飼料混合進行麪糰狀飼養。馴化和投喂,在池塘邊設置4~6個飼料台,每個飼料台規格為1m×1m,用細網布製成,往下放置在水深50cm處,人工肉糜放置在飼料台上,每天分兩次餵食,早上7:00-8:00時,投喂量佔1/3,傍晚18:00-20:00時,投喂量佔2/3。經過10天的馴化後,撤掉池中的1~2個飼料台。如果是已經馴化好的人工肉糜的黃顙魚夏花,下池後可以直接在池中的1~2個餌料台上喂飼料。當黃顙魚體長達5cm以上時,可在肉糜中添加20%~10%的豆粕、菜粕、花生粕、玉米粉等植物性飼料。每日餵食量取決於黃顙魚的體重和池水的温度,當水温低於20℃時,餵食量佔魚體重的1%~3%;當水温高於20℃時,餵食量佔魚體重的4%~6%。

5、日常管理:掌握適當的水深,魚種剛下池時保持水深70~80cm,隨着水温的提高逐漸加深到1.5~1.8m。控制池水肥度,保持透明度30~40cm,定期注入新水,一般每10~15天注入1次。調節池塘水質的每半個月用生石灰10kg/畝化水灑一次,每月定期用殺菌藥二氧化氯等消毒潑灑。每月喂一次藥餌料,每千克飼料加四環素0.6g,每天喂一次,連續喂三天。每個池備1.54kW增氧機1台,根據天氣和水質情況,合理開始增氧。

6、魚病防治:養殖期間,堅持以防為主的方針。定期對水體、食物、活餌進行消毒,並投放藥餌。黃顙魚常見病主要有腸炎、出血性浮腫等。預防腸炎,定期在飼料中加入1%的鹽和蒜汁預防。治療時用二氧化氯噴灑全池,與此同時投入磺胺胍藥餌,連續5天。治療出血性水腫病,用強氯精或二氧化氯噴灑全池,連續3天使用。同時在餌料中加入四環素餵食,連續餵食5天。黃顙魚是無鱗魚,對常用水產藥物的耐受力不及四大家魚,對硫酸銅、敵百蟲、高錳酸鉀等藥敏感,防病時要慎重。

二、黃顙魚特點

1、黃顙魚,俗稱鮟丁魚、黃姑、黃臘丁、黃鰭魚等,分佈於我國河川、湖泊、溝渠等水域中,種類較多,是一種優質名貴經濟魚類。黃顙魚產量大、肉質細嫩、少細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藥用價值較高,在國內外市場廣受歡迎,特別是大規格的鮮活魚供不應求。

2、黃顙魚體長,腹面平,體後半部稍側扁,頭大且扁平,吻圓鈍,口裂大,下位,上頜稍稍長於下頜,上下頜均有絨毛狀細齒。眼小,側位,眼間隔稍隆起。須4對,鼻須達眼後緣,上頜須最長,伸達胸鰭基部之後,頜須2對,外側一對較內側一對為長。體背部黑褐色,體側黃色,並有3塊斷續的黑色條紋,腹部淡黃色,各鰭灰黑色。

3、黃顙魚是一種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覓食活動一般在晚上進行,食物以小魚、蝦、各種陸生和水生昆蟲(特別是搖蚊幼蟲)、小型軟體動物和其它水生無脊椎動物為主,有時也捕食小型魚類。其食性隨環境和季節變化而有所變化,在春夏季節常吞食其它魚的魚卵,到了寒冷季節,食物中小魚較多,而底棲動物漸漸減少。不同規格的黃顙魚食性也有所不同,體長2-4釐米,主要攝食橈足類和枝角類;體長5-8釐米的個體,主要攝食浮游動物以及水生昆蟲;超過8釐米以上個體,攝食軟體動物和小型魚類等。人工培育可喂絞碎的魚、蝦及軟體動物,既要攝食動物性餌料,也要吃人工配合飼料,但最好以配合飼料為主,輔以動物性鮮活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