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植物不同生長階段的養護要點

科普4.61K
植物不同生長階段的養護要點

植物也有許多個生長階段,不同時期的養護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在養花時要大家就要區別對待。下面咱們就一起來學習看看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哪些養護要點。

一、小苗期

對於從種子開始的各種植物,花卉也好,蔬菜也罷,指的就是生長最初階段,從破土而出到3~4片真葉以前的時期。這個階段,根淺苗小,對於用園土種植的,基本上無需追肥;但對於用少肥的基質種植,在温度適宜的情況下,可以酌情追肥,注意量要比生長旺盛期少一些。從澆水上,在子葉展開前,土要保持濕潤;在子葉展開後,就可以轉為表土見幹則澆透的方式了。這個養護方法,對於多年生的植物來講,適用於球根類植物的發芽初期,各種木本類植物的發芽初期。

二、緩苗期

這是個特殊的階段,在植物經過移栽或者新買的,生長環境發生很大變化時出現,其養護方法,與植物處於什麼樣的時期,都是無關的。緩苗期間,養護方法就比較特別;這個時期的養護方法,完全可以借鑑休眠期的養護,就是斷肥不斷水,澆水照舊,表土見幹則澆透;由於此階段,根系尚未長好,對肥也敏感,因此無需考慮追肥的事情。至於緩多久,植物才會恢復生長,全看它的表現。移栽時,傷根少的,草本的,苗子小的,那麼緩苗期會相對短些;對於移栽時,是裸根的甚至出現較嚴重的傷根,木本的、苗子大的,那麼緩苗期就相對漫長些。

在緩苗期,無論植物處於什麼樣的習性,通常來講,建議放散射光、通風處,暫緩曬太陽,等日後恢復生長了,再按它們自身的習性(喜陽的,務必讓它們曬太陽;喜蔭的,繼續放散射光、通風處)來伺候;對於很皮實的少數植物,如太陽花、吊竹梅一類,扦插都容易活的種類,在緩苗階段,適當曬太陽,也不會影響它們成活,對於這類植物的管理,更為輕鬆。

三、生長旺盛期

這個階段,植物生長迅速,是需要水肥的時期之一。澆水方法,也是表土見幹則澆透,能控制的,只有頻率。無論是盆栽,還是地栽,只要温度合適,都可以酌情用肥。畢竟,追肥有一個重要原則,不見新葉(蕾)不用肥。對於觀葉為主的植物,肥料中,含氮適當多一些;對於觀花觀果為主的植物,可以適當追加磷鉀多的肥料。不同種類的植物,生長旺盛期出現的時間有差異。

一年生植物:出現在生長前期,即小苗期到現蕾前之前的時間。

觀葉為主的植物:温度適宜的春秋兩季是生長旺盛期。

木本類植物:關鍵要看種類,有的生長旺盛期,同時也是幼果膨大生長的時期,尤其是像蘋果、桃、梨那樣的果樹。

四、開花期

不同種類的植物,要求也不同。有季節性開花的,總的花期很短的,如蘋果、梨、杏等,在盛花期,由於花對肥比較敏感,因此,在大量開花的時候,不建議給它用肥。也有常年花開不斷的,花期很漫長的植物,如矮牛、石竹、天竺葵、太陽花一類,在大量開花期,温度適宜的時候,可以適當酌情用肥(磷鉀多的肥)。至於澆水方法,同樣也是表土見幹則澆透,這個方法,基本上是個通用的,對絕大多數植物,幾乎都適用。

五、花蕾期和結果期

這個時期,也是植物最需要水肥的時期。與單純的長葉不同,花蕾、果實的成長,是消耗養分的;而葉子的成長是積累養分。但不同種類的植物,出現的階段也有差異。一、二年生的,生長期短的植物,會在植物生長的中後期出現,如向日葵、各種豆類、油菜(考慮到收菜籽的時候)等。多年生的,差別就更大了:有的趕在長葉之前出現,如各種石蒜,早春開花的木本植物,尤其是先花後葉的種類,如連翹、迎春花、玉蘭花等;有的和生長旺盛期(現蕾開花時,同時枝葉生長旺盛)幾乎同步,如石榴、紫薇花、探春花等。

澆水的方法:

生長旺盛期一樣,也是表土見幹則澆透,根據植物生長情況,温度變化情況,在頻率上適當調整。但對於觀葉為主的植物,由於花、果的觀賞效果不及葉子,甚至有時為了讓葉子長得更好,反而要考慮摘除花、果(如銅錢草、豆瓣綠等),以避免養分過多消耗,因此,這個階段對這類植物來講,基本上不適用。

六、休眠期

這個階段,是植物休養生息的時期,生長几乎完全停止(適用大部分植物,尤其是某些常綠植物)甚至出現落葉(某些具有在冬季落葉習性的木本類),地上植物全部枯萎,只留宿根或球根的狀態(某些多年生的草本類),對水、肥要求很少。總的養護要點,就是斷肥,但不能斷水。

在休眠的時候,無需給它用肥,但澆水還和平時一樣,表土見幹則澆透,只是在頻率上比平時生長旺盛的時候,以及現蕾開花、果實成長的時候,少很多;舉例來講,同樣的植物,在休眠期,澆水大約7~14天一次甚至更長久的時間;但在平時生長旺期,大約4~7天澆水一次甚至更短些。

標籤:植物 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