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日本耐病總態加工型蘿蔔栽培技術

科普4.34K
日本耐病總態加工型蘿蔔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適時間苗定苗以早間苗、晚定苗為原則,保證苗全苗壯。一般在第1片真葉展開時進行第一次間苗,拔除細弱苗、病蟲苗、畸形苗,留下生長健壯、子葉肥大、葉色濃綠及具有原品種特徵的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結合澆水拔除弱苗及病蟲傷株,每塘留2畝;5~6片真葉時,結合澆水,每塘只選留具有原品種特徵的健壯苗1株,即為定苗,其餘拔除。

合理澆灌日本耐病總態加工型蘿蔔的葉面積大而側根少,抗旱能力較差,須根據生長期需要,及降雨、土質、温度、地下水位、空氣、土壤濕度狀況等進行合理澆灌。

播種後要充分灌水,土壤有效含水量宜在80%以上,保證出苗快而齊;幼苗期苗小根淺需水少,上壤有效含水量以60%為宜,要遵循“輕澆勤澆”的原則,以保證幼苗出土後的生長;在幼苗“破白”前的一週內,要少澆水蹲苗以抑制側根生長,促進直根深入土層;從“破白”至“露肩”的葉部生長盛期,這一時期肉質根開始膨大,需水漸多,要適時灌溉,以保證葉部的發育,但也不能澆水過多,以防止葉部徒長及對根部的不利影響。應掌握“地不幹不澆,地發白才澆”的原則,此期澆水量較前段時間多,土壤有效含水量在80%為宜;從“露肩”到“圓澱”是肉質根膨大期,這一時期應充分均勻地供水,維持土壤有效含水量在70%~80%,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這樣可促進蘿蔔品質優良、獲得豐產;肉質根生長後期應適當澆水,防止空心,以提高蘿蔔品質和耐貯藏能力;採收前7~10天停止澆水,以增進品質和耐貯性;日本耐病總態加工型蘿蔔在生長期雖然需水較多,但也不耐澇,多雨時應注意排水以防爛根和黑心。

施肥施肥原則是氮、磷、鉀配合,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一般在生長初期,由於生長量小,對三要素的需求量較小,隨着植株的生長,對三要素的需要量不斷增加,到肉質根膨大盛期對氮、磷、鉀需求量最多。另外,不同的生長時期對三要素的吸收也有差異,一般苗期和蓮座期對氮素的需求量比磷、鉀要多;肉質根膨大盛期,進入養分貯藏積累階段,對磷、鉀肥的需要量較多。

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期追肥。應在第1次中耕定苗後及時追施提苗肥,可用1∶10的人糞尿與水混合液或用5千克尿素兑水澆施一次;第2次追肥可在破肚時重追一次氮肥,畝用硝氨25千克或人糞尿2000千克兑水追施;在肉質根膨大期,可畝用硫酸鉀10~15千克、普鈣20千克、尿素3~5千克混勻兑水澆一次,促進生長,提高產量;同時為防治黑心病可以在葉面噴施0.2~1.25%的硼砂溶液;注意追肥應澆在根旁而不要澆在葉片上;為了便於收穫和儲運,收穫前20天內不應施用速效氮肥。

中耕除草、培土、摘除黃葉在生長期間要進行2~3次中耕培土;前期中耕除草有利於快速發苗,促進直根深入土層,同時可以減少雜草攜帶的病蟲害危害;中後期中耕除草,有利於根部呼吸,防止根部病害,加大晝夜温差,促進根部營養積累。

中耕宜先淺後深,先近後遠,第1、2次間苗時淺耕鬆表土;肉質根膨大期最後一次中耕時要深中耕,並結合中耕培土;到封行時應停止中耕,以防造成葉片損傷,影響光合作用,如出現雜草應及時拔除;同時對長形露身的要進行培土壅根,使根直立生長,以免肉質根變形彎曲;到生長中後期須經常摘除枯黃老葉,減少營養消耗,促進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