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大白菜怎麼種?

問:大白菜怎麼種?秋季大白菜高產栽培技術

大白菜怎麼種?

1.選擇優良品種

大白菜品種可分為直筒型、原頭型、卵圓型三個基本生態類型,但由於生長季節因此選擇上必須選用抗病、耐寒、高產且耐貯藏的中晚熟品種,並且適當晚播易於成功也便於冬季貯藏。每年的氣候條件總有不同因此選種要多樣化,在安排好主栽品種的同時,搭配種植l~2個品種可避免因氣候影響或突然發病造成嚴重減產的被動局面。

2.整地施肥

大白菜不能連作也不能與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輪作,這是預防病蟲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因為大白菜的根系較淺對土壤水分和養料要求高,宜選擇保水保肥力較強、結構良好的土壤。結合耕地重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腐熟圈肥8000~10000kg、硫酸鉀複合肥75~100kg,要求深耕做到土壤鬆細地面平整。

3.播種

一般在立秋後3~5d播種為宜。大白菜一般都採用直播。直播優點是植株不經過移栽後的緩苗過程,在苗期長得快結球早;不破壞根系和葉片可減少病害侵染機會;節省勞力便於搶時間下種;直播的常比移栽的產量高。把播種安排在傍晚進行第3d傍晚幼苗出土,可經過一夜的鍛鍊再接受日照。

大多采用條播,在畦上按行距開一線溝,溝深5~10cm,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並撒蓋0.8~1cm厚的細土,每畝用種量250g左右。待幼芽出土後,採取勤澆小水,保持地面濕潤而降低地表温度的措施。在無雨的情況下,一般於播種當日或次日澆水1遍,務求將壟面濕透,播種第3d澆第2遍水促使大部分幼芽出土。

4.苗期管理

指從幼芽出土到團棵期的管理,這個階段應及時間苗,一般間苗2~3次,分別在“拉十字”、2~3片中生葉、4~5片中生葉時進行,併除去雜草、病苗和弱苗。6片真葉(團棵)時定苗,一般中型品種株距50cm左右,大型品種株距60cm左右,並及時中耕,中耕宜淺不宜深,一般以鋤破錶土為度,深度約為3cm,以免傷根傷葉。在定苗之後的中耕除草,深度約為5cm,需掌握遠處宜深,近苗處宜淺的原則。

5.肥水管理

5.1追肥。大白菜產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要及時追肥。追肥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和苗情決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1次可在3~4片真葉期,每畝施硫酸銨或尿素10kg,撒施於幼苗兩側,並立即澆水,稱“提苗肥”;第2次追肥在定苗後,每畝施尿素15~20kg,於壟兩側開溝施入,稱“發棵肥”;

第3次追肥在蓮座期,這個時期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只有肥、水供給充分,才能促使植株旺盛而健壯的生長,增強抗病力,每畝施硫酸銨或尿素25~30kg、過磷酸鈣10~15kg,將肥料施入溝內或穴內,再稍加培土扶壟,然後澆水,稱“大追肥”;第4次追肥在結球中期,每畝施硫酸銨或尿素15~20kg,可隨水衝施稱“灌心肥”。

5.2澆水。大白菜從團棵到蓮座期,天氣温和可適當澆水,蓮座末期可適當控水數天到第3次追肥後再澆水。大白菜在進入結球期後,需水肥最多,因此剛結束蹲苗就要澆1次透水。然後隔2~3d再接着澆第2次水。以後5~6d澆1次水使土壤保持濕潤。

6.病蟲害防治

大白菜的病蟲危害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兼顧”的原則。一是選用高抗品種;二是實行合理輪作;三是施用適量化學藥物,具體藥物品種可根據病蟲種類等情況確定。

大白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黴病、白斑病、軟腐病。幼苗期澆降温水防治病毒病;藥物防治蚜蟲,兼治菜螟、菜青蟲、小菜蛾等,每5d噴1次殺滅菊酯等農藥。蓮座期重點防治霜黴病,用25%多菌靈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噴施防治霜黴病、兼治白斑病;用150ml/L硫酸鏈黴素防治軟腐病。每5~7d噴藥1次,連續3~4次。收穫前預防蚜蟲發生。

7.捆葉和收穫

大白菜生長後期要及時捆紮應對氣温下降防止冷凍。一般在收穫前10~15d停止澆水,將蓮座葉扶起抱住葉球,然後用浸透的甘薯秧或草繩將葉捆住。使包心更緊實並繼續生長。小雪前2~3d應及時收穫並晾曬,待外葉萎蔫即可貯藏。

標籤: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