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荔浦芋頭科學種植技術

荔浦芋頭,因原產地是廣西荔浦縣而得名。荔浦芋頭比一般的芋頭要大,且營養豐富,口感更細膩,被譽為“芋中之王”美稱。因為荔浦芋頭在市面上十分暢銷,種植荔浦芋頭前景廣闊,吸引着不少人紛紛種植。

荔浦芋頭科學種植技術

荔浦芋頭科學種植技術

1、整地開溝。地整好後,按80-100釐米行距開溝,溝寬50釐米,溝深35釐米,然後進行溝內施肥。

2、施肥。芋頭需肥量大,生長期長,首先要施足底肥,畝施優質有機肥2000公斤,,48%硫酸鉀複合肥(16-16-16)60公斤,按行距開溝施入。追肥應分次施用,在幼苗期、發棵期和球莖生長盛期共追2-3次,並以磷鉀肥為主。

荔浦芋頭科學種植技術 第2張

3、播種。播種時間在清明後(即4月上旬)下地,株距50釐米左右,種子與地面3-5釐米,覆土厚5釐米。也可進行地膜覆蓋栽培。

4、澆水。芋頭忌土壤乾燥,遇旱則黃葉、枯葉,但土壤過濕積水也不利根系生長。苗期應使土壤底墒足,切忌就澆水。幼苗期土壤見幹見濕,遇雨則應注意排水。

5、中耕培土。幼苗期結合追肥,中耕滅草暖地,幼苗結束時,中耕並使栽培溝成為平地。以後以20來天培土-次,厚7釐米,共兩次。培土的目的在於抑制子芋、孫芋的頂芽萌發及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使芋頭充分膨大和發生大量不定根,增加抗旱能力。農諺説:“芋頭不培,等於不種”。結合培土,根據葉面積分佈密度、季節,儘早把多餘的側芽除掉,以免消耗養分和限制子芋生長。

荔浦芋頭科學種植技術 第3張

荔浦芋頭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對温度要求。芋頭原產高温多濕地帶,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形成了水芋、水旱兼用芋、旱芋等栽培類型。但無論水芋還是旱芋都需要高温多濕的環境條件,13-15℃芋頭的球莖開始萌發,幼苗期生長適温為20-25℃,發棵期生長適温為20-30℃。晝夜温差較大有利於球。

2、對光照要求。芋頭較耐弱光,對光照強度要求不是很嚴格。在散射光下生長良好,球莖的形成和膨大要求短日照條件。

3、對土壤要求。水芋適於水中生長,需選擇水田、低窪地或水溝栽培。旱芋雖可在旱地生長,但仍保持沼澤植物的生態型,宜選擇潮濕地帶種植。芋頭是喜肥性作物,其球莖是在地下土層中形成的,因此應選擇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的壤土或粘壤土,以土壤有機質1.05%,速效氮62.5ppm,速效磷11.25ppm,速效鉀62ppm,pH值5.5-7最適宜。

荔浦芋頭科學種植技術 第4張

主要病蟲害防治

1、芋疫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葉柄葉片和球莖,在6-8月為發病高峯期。高温、多濕或時雨時晴,容易發生,過度密植和偏施氮肥,生長旺盛,發病嚴重。防治方法:以防為主,發病前於5月中旬開始用藥,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如代森錳鋅,分別加入疫霜靈、甲霜靈、安克等交替使用,7-10天噴-次。施藥時應掌握好天氣,選擇雨前噴藥,同時噴灑藥液要均勻,葉背、葉面、葉柄都要噴到。

2、軟腐病。屬細菌性病害,為害地下球莖及葉柄基部,整個生長期都可發病。防治方法:加強肥水管理,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帶走,同時在病穴周圍撒石灰。藥劑防治:可用農用鏈黴素、百菌清灌根,施用時可在施肥前、培土後、割仔芋後各施-次。同時在常年發病重的地域每次用藥都應加農用鏈黴素,嚴防地下害蟲及控制水分。

3、芋污班病。僅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可用百菌清、甲基硫菌靈於發病初期開始防治,隔7-10天再噴施-次。

荔浦芋頭科學種植技術 第5張

採收與貯藏

一般進入霜降季節即可採收,採收前20天停止灌水,採收時間以晴天露水乾後為好。芋頭在霜降前後葉黃根枯球莖充分成熟時收穫,對產量影響較大。對留種芋必須充分成熟後方能採收,採收前先割去地上部,待傷口乾燥癒合後選晴天採收。種芋應挑選無病、無機械傷口,重量在50克左右的球莖為宜。晾曬一天後進行貯藏,貯藏時待芋頭自然風乾即把芋頭倒放,放一層芋頭,覆蓋一層細沙,可單層或多層碼放,並注意剔除損傷或有病芋頭,避免傳染。貯藏温度以10-15℃為宜,不能受凍。採後切除多餘的子芋,注意在收穫和搬運貯藏時避免碰撞磨擦造成損傷。

荔浦芋頭科學種植技術 第6張

荔浦芋頭因深受大家的喜愛,市場上也是熱銷產品,平均每斤可售3塊一斤以上,在眾多芋頭中脱穎而出成為其“領頭羊”。所以種植荔浦芋頭還是有利可圖的,也許還能帶你走向致富的道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