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太子參什麼時間種植、收穫好,附種植技術

太子參的種植時間一般是10月,從育苗到收穫需要2-3年。

選地整地:選擇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土壤上種植。

選種:用芽頭完整、參體肥大、無病蟲害、無損壞的塊根作種。

預防病蟲害:葉斑病發生在4-5月,葉面出現圓形褐色病斑,發現後應及時用藥物治療。

太子參什麼時間種植、收穫好?附種植技術

一、中藥太子參什麼時間種植、收穫最好

太子參的種植時間一般是10月,從育苗到收穫需要2-3年。

二、中藥太子參的種植要點

1、選地整地

(1)太子參耐寒,秋天下種,冬天生根,春天發苗。

(2)太子參喜歡温暖潮濕的氣候,怕高温和強光照射,在平均温度10-20℃時生長旺盛,氣温超過30℃時生長停滯,6月下旬植物枯萎,休眠越夏。

(3)太子參宜在冬季、春季温和濕潤的長江流域種植,冬季寒冷、春季乾燥的北方種植時,植株會生長髮育不良,藥材產量不高。

(4)生長過程中,怕幹、怕澇,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土壤,不適合重粘土和低窪積水地種植。

(5)土地施足基肥,耙細整平後,變成寬1.3-1.4米,高17-23釐米的高畦,使畦面呈龜背狀。

2、選種

(1)選用芽頭完整、參體肥大、無病蟲害、無損壞的塊根作種。從10月上旬到地面凍結前種植,以10月下旬為止種植比較好,種植遲緩的參開始發芽。

(2)種植深度對產量和質量有很大影響,深塊根個頭雖大,但髮根少,過淺新參集中在表土層上,塊根相互交織,藥材質量差。

(3)一般來説,在整平的田畦面上行距為12-15釐米的橫向開槽,保持溝的深度為6-9釐米,根據株的距離為5-7釐米向上芽頭,向同一個方向稍微傾斜地種植在溝裏。覆蓋細土後,加固並澆水。

(4)太子參種子不耐貯藏,最好採後即播,或者用濕砂貯藏當年秋播,直接春播不會出苗。

(5)生產中可以利用太子參自然分散在地上的種子育苗繁殖,即收挖太子參後,立即施肥,整地作畦,可以種植蘿蔔、蔬菜等,次年早春太子參種子發芽出苗,及時除草,5月上旬種植大豆,為太子參遮陽育苗,秋天挖出。

3、預防病蟲害

(1)葉斑病發生在4-5月,葉面出現圓形褐色病斑,嚴重時植物死亡,噴灑1:1:100波爾多液,或噴灑50%多菌靈500-1000倍液,每10天1次,連續2次。

(2)根腐病發生在高温高濕季節,造成爛根死亡,應在雨後及時排水,或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病區;花葉病造成葉片皺縮捲曲,產量降低,要選無病種參、增施磷鉀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