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稻蝦共作養殖模式有哪些技術要點,附稻蝦共作模式的概況

稻蝦共作養殖需要周圍環境優美,道路暢通,水質清新無污染,水電配套;選擇集中連片區,與周邊普通農田水系隔開,沿着稻田周圍,挖掘寬2-3m,深0.6-0.8m,坡度比為1:1.5以上的環溝;施用的肥料用於培育水草和餌料生物;施肥後第2天,沿溝淺水移植伊樂藻;3月中下旬每畝稻田投放規格80尾/斤-100尾/斤的幼蝦30-40kg;水稻應選擇中粳稻,採用大壟雙行栽培法;管理上注意防逃、防鳥以及投喂技巧。

稻蝦共作養殖模式有哪些技術要點,附稻蝦共作模式的概況

一、稻蝦共作模式的概況

1、“稻蝦共作”模式是將普通稻田單一的栽培模式提高到立體生態的栽培結合模式,即在水稻栽培期間養殖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和水稻在稻田中共同生長。

2、“稻蝦共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淺水環境和冬閒期,有效提高稻田單位面積經濟效益,實現一地兩用,一水兩收,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和水產養殖尾水污染。

二、稻蝦共作養殖技術要點

1、地理條件

周圍環境優美,道路暢通,水質清新無污染,水電配套,旱澇無憂。

2、稻田改造

選擇集中連片區,與周邊普通農田水系隔離,稻田單塊面積以20畝為好,便於管理、投食和捕撈。沿着稻田周圍,挖掘寬為2-3m,深為0.6-0.8m,坡度比為1:1.5以上的環溝,田溝佔稻田面積的10%-15%。進水口設置80目雙層篩絹網布,排水口設置40目以上密眼網罩。

3、清野消毒

每畝用75kg生石灰化水或用10-15kg茶籽餅浸出液全池潑灑。

4、施肥

每畝施充分發酵的有機肥500kg、磷酸鈣15kg後旋耕,埋入深度10-20cm。肥料用於培育水草和餌料生物,也是水稻的基肥。養殖過程定期用光合細菌和EM菌強化改底。

5、水草栽培

施肥後第2天,沿溝淺水移植伊樂藻。水草移栽前用福樂靈殺滅青苔,用茶皂素殺滅水草上的魚卵。水草移栽以3-5株為一簇,每簇水草間隔為1-2m,每畝施灑磷酸二氫鉀25kg促進生長,水草佔稻田面積的60%-70%。育苗中、後期,可追施氨基酸類生物肥,保持水草正常生長,培養天然餌料。

6、蝦苗放養

(1)3月中下旬每畝稻田投放規格80尾/斤-100尾/斤的幼蝦30-40kg,苗種下塘前需3%-5%鹽水消毒3-5分鐘。

(2)苗種運輸:就近購苗,帶水充氧或半帶水運輸,運輸時間在2小時以內。

7、管理

(1)防逃:田埂用網片加塑料薄膜構建防逃牆,高60-70cm,底部30-40cm埋入泥土中。

(2)防鳥:開春後水鳥較多,加之稻田水位較淺,蝦苗易被捕食,可在稻田中拉線驅鳥。

(3)投喂:日投喂量為體重3%-5%,均勻潑灑投喂,投餌種類為小麥、玉米、小雜魚等。

8、捕撈

(1)捕撈時間:4-6月(水稻栽種前)。

(2)捕撈方法:在環溝及田中間投放蝦籠進行捕撈,捕大投小,輪補輪放,地籠放置的位置2-3天換1次。

9、第二年苗種來源

未捕完龍蝦進入環溝後,通過人工調控水位的辦法,進行誘導繁殖。

10、水稻栽培

(1)水稻應選擇中粳稻,採用大壟雙行栽培法。

(2)栽培時間:每年6月上中旬至7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