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竹蓀套種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科普5.66K
竹蓀套種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竹蓀套種大豆栽培是一種一舉多得的技術,既解決了搭架遮陽問題節約了成本,又增加了大豆一季收入。接下來講詳細講解一下竹蓀套種大豆栽培技術。

一、栽培季節: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竹蓀生育特性,以氣温穩定7—30℃時為栽培適宜季節,春季栽培2—5月間播種。

二、栽培前準備與備料:秋後晚稻或秋收作物收穫後,選擇排灌方便,靠近水源,無污染,土質疏鬆而且富含腐殖質,團粒結構良好、不易板結的酸性土壤田塊。栽培地與上游相鄰的幾丘田必須是近3—4年內未種過竹蓀的田塊。高海拔山區選用向陽地,低海拔夏季氣温高的地方應選用半陰半陽的田塊,並提前翻犁曬白。栽培料可採用100%的穀殼。穀殼準備可常年進行儲備。播種前5—7天選擇晴天剷除雜草、雜物,打碎土團耙平田塊,全面撒施石灰,並用辛硫磷700倍液消毒,用益富源種植菌液發酵10-15天。

三、菌種選擇與培養料含水量:選用菌絲白色,濃密粗壯呈束狀的菌種,菌種菌齡60—70天。培養料(穀殼)播種前浸濕、浸透,含水量可達60—70%,水中加入5%的菌菇生態寶。

四、堆料與播種:將浸濕的穀殼按南北走向,堆成寬70釐米,高20釐米的畦面,料畦之間各留30釐米做排水溝。當穀殼堆至15釐米厚時,將塊狀菌種穴播於培養料中心,(按每畝菌種用量700瓶的一半)然後在輔上5釐米的穀殼,並用木板或扁擔輕輕拍實後再將剩下的另一半菌種撒在料面上.,而後在栽培料畦邊上已預留好30釐米的溝中開溝取土覆蓋於料面上,料面上覆土8釐米,覆土含水量以手握成團、放開能散為好,最後覆蓋稻草保濕。

五、大豆套種技術:選擇遲熟大豆良種。因遲熟大豆生育期長,遮陽時間長,而且枝葉繁茂,遮陽度大。在驚蟄前後直播與畦面兩側,株距50釐米,相互錯開,不要對稱播種。

六、栽培管理

1.播種後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一般要求栽培料和土壤濕度保持60—70%,在乾旱季節(連晴七天以上)及時噴灑500-1000菌菇生態寶稀釋液保濕,長期乾旱時可灌跑馬水浸漬2—3小時。雨季及時排水,做到雨停水乾,以防栽培料水分過多、厭氧發酵變黑。

2.大豆管理:一般追施1—3次複合肥以促進大豆快速生長提早遮陽。大豆長到竹蓀採收時如營養生長過旺可適當剪去基部小分枝。

3.竹蓀菌蛋形成前拔除畦面雜草。

4.病蟲害防治:發現蟎蟲、白螞蟻、等害蟲為害時可用敵敵畏700倍液噴霧防治。

七、採收與加工:當竹蓀菌蛋剛開傘時應及時採摘,應在早晨6點種左右開始採收,採收時用小刀從菌托底部切斷菌索。將子實體採下,切勿用手強拉硬扯而破壞菌牀,影響下期產量,為提高產品質量可在竹蓀子實體來撒裙之前將子實體採下,採下的竹蓀馬上用小刀切去蓋頂2—3釐米,再向菌蓋上輕輕縱切一刀,剝除菌蓋污綠色組織。棄掉菌托,待菌裙正常放裙後置於鋪放沙布的竹篩上進行烘乾,烘乾後後按等級紮成小捆,裝入塑料袋後放進紙箱,置於陰涼處存放待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