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茶樹良種有性繁殖主要技術措施

科普5.85K
茶樹良種有性繁殖主要技術措施

一、茶樹良種有性繁殖的概念

茶樹良種有性繁殖:是指通過種子繁殖茶樹苗木的方式。對於有性系良種,採用有性繁殖方法育苗或建園,省工、省力,並可大大減少建園投資,是重要的育苗和建園手段。

有性繁殖的主要優點:1、由於採用種子繁殖,繁殖技術簡單易行。2、種子包裝運輸方便,成本節省。3、實生苗具有複雜的遺傳性,適應新的環境條件能力較強,有利於引種馴化。有性繁殖的主要缺點:由於茶樹是異花授粉植物,種子後代純度差,常出現性狀參差不齊(即發芽早晚不一致等)降低茶樹良種的價值。

二、採種茶園的建立

1、茶子的來源

專用採種茶園:專門採收良種而不採葉的茶園。

兼用採種茶園:以採葉為主、採種為輔的。

從現有采葉茶園中選擇兼用採種茶園,應符合茶樹品種性狀一致、茶樹生長健壯、無嚴重病蟲害、茶叢分佈較均勻、地勢平緩開闊、土壤深厚肥沃等要求。建立專用採種茶園時,為了避免茶樹自然雜交,必須具備良好的隔離條件,如利用森林、山坡等自然障礙物與普通採葉茶園隔離。要求茶園土壤肥沃,緩坡向陽,以利茶樹結果。專用採種茶園,宜單株種植。茶子產量以行株距1米×0.3米為最高,1.5米×0.3為次之。

2、採種茶園的管理

(1)改進採種方法

對於採葉採種兼用的茶園,每年的6至10月份,茶樹上既有當年的花芽分化孕蕾與開花,又有上年果實迅速生長與成熟,其中尤其是6月,是夏茶採摘期,又是茶子開始積累有機養料最快的時期;5月前後又是老葉脱落最多的時期,這樣茶樹不僅大量的營養物質消耗於種子,又因落葉,對於茶樹製造有機物質的影響很大,造成養料的製造、分配的採摘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主要措施就是改進採葉的方法,即留養夏茶,既可提高茶樹結實率,又較少影響茶葉產量。(2)適當增施氮、磷、鉀肥,比例以1:3:2為好。

三、茶籽的採收與貯藏

茶果成熟的標誌是綠褐色稍帶裂縫,籽粒飽滿呈乳白色。成熟時期一般在霜降前後。

茶籽採收後,如不在當年播種則必須進行貯藏。採回茶果應攤放在乾燥和蔭涼通風之處,要經常翻動,以免黴爛。貯藏過程中,應保持低温、乾燥和適當的通風。貯藏的適宜温度是5至7℃,相對濕度60—65%,含水量保持30%左右。貯藏的方法有室內沙藏和室外溝藏兩種。貯藏好茶子,應掌握以下幾個生理方面的環節:

1、茶子的含水量

貯藏茶子,一般以含水量30%左右為宜。如低於20%,發芽率下降到80%左右;低於10%,其發芽率不超過30%;低於7%則喪失發芽能力,這是由於含水量過低,影響後熟作用的完成。

因此,保持茶子含水量在30%左右,是貯藏技術的理論指標。

2、温度

茶子休眠期要求的最適宜温度一般在5—7℃左右。温度過高會使茶子含水量迅速下降,一利於後熟作用的正常進行,同時,茶子內貯藏有機物質消耗多,生活力迅速下降。

3、通氣性

貯藏堆內通氣良好,利於茶子在貯藏過程中氧氣供應,以維持其最低生理活動的需要。不然,會影響茶子呼吸和熱量不易散發,引起黴變。茶子貯藏中影響茶子的生命力的各個因素是互相聯繫的,必須全面的控制,只有科學的貯藏,才能保持較高的發芽率和適當延長茶子的壽命。

四、茶籽育苗

1、選擇苗圃地

選擇地勢高燥、平坦或緩坡。微酸性或酸性壤土。排灌條件良好,交通方便的生荒地或綠肥地為宜,不要選用前作為煙、麻、菜、花生地做苗圃。根據上述苗圃地的條件,選好地點後,全面深耕30—35釐米,結合施底肥,每666.7平方米(畝)施腐熟廄肥或堆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深耕後耙平,做苗牀,一般寬1米,長以不超過10米為宜,牀高可根據土質和地形決定,常為10—15釐米,排水溝寬40釐米左右。

2、播種時期

要使茶苗出得早、全、快,掌握適宜的播種時期是一個重要環節。通常為採收當年11月至翌年3月為茶子播種期。冬播與春播均可以,依具體條件而定。但春播不宜太遲,如遲到4月份,茶子的發芽率就會大大降低,茶苗出土也遲,夏季陽光強烈或天氣乾旱,就會使茶苗灼傷或旱害。冬播比春播早出土10—15天,苗高、苗粗,利於渡過夏季乾旱。另外,苗圃育苗面積較大田小,易於管理,還是隨採種隨冬播為好。

3、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處理的方法主要有:清水浸種、藥劑浸種兩種。

秋冬播種的茶子,可不經處理,選擇種粒大,處殼棕褐色,種仁乳白色的茶子直接播下即可。如遇春播,為保證出苗早、出苗全,則應進行種子處理。

(1)清水浸種:在播種前用清水浸泡茶子4—5天,取出沉底的先播,將浮在水面上的再泡3天左右,然後將面上的撈去育苗,沉底的進行播種。茶子浸泡期,要求每天換水一次,並注意防凍,水不結冰即可。

(2)藥劑浸種:經清水浸泡後的茶子,用生根粉(萘乙酸、九二0)等水溶液處理,能使茶苗出土早。清水浸泡1—2天后的茶子,用100ppm濃度的藥劑水浸泡2天進行播種,比不浸種的提早約15—20天出土

4、播種深度和方法

茶籽播種的深淺,對於發芽率,出土期及幼苗生長情況有很大影響。播種深,覆土的壓力大,幼苗出土困難;播種過淺,覆土容易被雨水沖掉,茶子露出土面,影響發芽率。因此,播種適宜的深度,應根據播種時間,土質情況而定。一般冬播比春播稍深;通常播種深度以3—5釐米為宜。茶籽播種有穴播、單粒條播等方式。穴播時在苗牀上開橫向播向播種溝,行距20釐米,再在溝中每隔15釐米挖一穴,每穴播茶子5—6粒,即條列式的穴播。穴播由於每穴播茶子較多,茶苗容易出土,生長整齊健壯,抗旱能力強,出苗率高。為了提高土壤温度與温度,抑制雜草生長,可覆蓋一層茅草,約2—3釐米厚。但必須在出苗時,及時掀去。

5、苗期管理

為了過到出苗齊、生長快、茶苗壯、出圃早,必須做好管理工作。

(1)除草:幼苗大量出土時,雜草也普遍滋生,要趁雨後拔除雜草,以利幼苗生長。間隔一定時間拔出一次雜草,到茶苗第一次生長結束,一般約7釐米以上時,可用小手鋤除草。也可用化學除草劑除草。

(2)追肥:應掌握“薄施勤施”的原則,一般在6—7月中旬開始第一次追肥,結合除草在行間澆施,以後隨茶苗生長,漸增加施肥濃度。

(3)防治病蟲:通常危害茶苗根部的害蟲可以用堆草誘集法誘殺。危害幼嫩芽葉的害蟲,常有茶蚜、卷葉蛾、小綠葉嬋等。農業防治:及時採摘新梢,可減少茶小綠葉蟬的食料和產卵場所,並可摘除大量蟲卵。加強管理,及時清除園內雜草可減少蟲源;噴藥前清除雜草,更有助於提高治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