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番茄細菌性褐斑病的發生與防治是怎樣的?

問:番茄細菌性褐斑病的發生與防治是怎樣的?

番茄細菌性褐斑病的發生與防治是怎樣的?

番茄細菌性褐斑病又稱細菌性微斑病、細菌性斑疹病、細菌性葉斑病、細菌性斑點病,是番茄的一種重要病害。各地均有發生,成珠率可達到60%以上,對產量有明顯影響。將番茄細菌性褐斑病的發生與防治介紹給大家!

【番茄細菌性褐斑病的症狀表現】

(1)葉部。開始呈水漬狀小點,隨後擴大成不規則斑點,深褐色至黑色,直徑2-3mm,無輪紋,四周具有或無黃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後期可見發亮的菌膿。

(2)果實。幼嫩果染病,初現稍隆起的小斑點,果實近成熟時,圍繞斑點的組織仍保持較長時間綠色。

(3)花蕾。在萼片上形成許多黑點,連片時,使萼片乾枯,不能正常開花。

(4)莖部和葉柄。首先形成米粒狀大小的水漬狀斑點,病斑逐漸增多、擴大,由透明色到灰色,再到褐色,最後形成黑褐色,形狀由斑點到橢圓,最後病斑連片形成不規則形。

【番茄細菌性褐斑病的傳播規律】

病原在種子、病殘體及土壤裏越冬,特別在乾燥的種子上,病原可存活20年,並可隨種子遠距離傳播。播種帶菌種子,幼苗即可發病。通過雨水飛濺和農事操作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在環境温度25℃以下,相對濕度80%以上時,有利於發病,所以,保護地番茄往往造成嚴重的為害。

【番茄細菌性褐斑病的預防措施】

(1)檢疫。該病是一個重要的種傳病害,因此要加強檢疫,防止帶菌種子傳入非疫區。

(2)種子消毒。播種前用56℃温水浸種30分鐘。

(3)加強田間管理。在乾旱地區採用滴灌或溝灌,避免噴灌和漫灌。收穫後及時清理病殘體,集中銷燬,並深翻土地。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農家肥或百有機肥,定植後,每半個月用葉面肥300-600倍液噴施一次,收穫前半個月停用。

(4)發病初期,噴施77%可殺得77%可殺得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一般每10天左右噴1次,連續噴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