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水稻細菌性褐斑病防治方法

科普2.11W
水稻細菌性褐斑病防治方法

一、發生及危害

細菌性褐斑病又稱細菌性鞘腐病,病原菌屬細菌,是我國東北福區的重要病害。

二、病狀識別

水稻細菌性褐斑病危害葉片、葉鞘、莖、節、穗、枝梗和穀粒。葉片染病,初為褐色水温狀小斑,後擴大為紡錘形或不規則形赤褐色條斑,邊緣出現黃暈,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條斑,使葉片局部壞死,不見菌膿。葉鞘受害,多發生在幼穗抽出前的穗包上,病斑赤褐,短條狀,後融合成水漬狀不規則大斑,後期中央灰褐色,組織壞死。剝開葉鞘,莖上有黑褐色條斑,劍葉發病嚴重時抽不出穗。穗軸、穎殼等受害,產生近圓形褐色的斑,嚴重時整個穎殼變褐,並深入米粒,穀粒病斑易與水稻胡麻葉斑病混淆,鏡檢可見切口處有大量菌膿溢出。

三、發病氣象條件

7-8月份天氣陰冷,再加上大風,尤其暴風雨使稻株葉片多傷,可加重病情。

四、藥劑防治

1、25%葉枯靈可濕性粉劑,每公頃2550-5100克,加水噴霧。

2、14%膠胺銅水劑,每公頃1875-2550毫升,加水噴霧。

3、10%氯黴素可濕性粉劑,每公頃900-1050克,加水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