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用藥處理種子可以防治水稻惡苗病

去年南通市通州區有不少地方的水稻發生惡苗病,現將該病的發生特點、侵染途徑及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用藥處理種子可以防治水稻惡苗病

惡苗病從水稻苗期至抽穗期均會發生,以分櫱期發生最多,種子帶菌是主要的侵染源,其次是病稻草。播種帶菌稻種或用有病的稻草覆蓋,當稻種萌發時,病菌從芽鞘侵入引起發病。雖然惡苗病能引起再侵染,但病菌主要在前期即水稻芽鞘期侵入,以後侵染健康植株引起稻苗發病的可能性很小。

水稻惡苗病主要由種子帶菌引起,土壤不帶菌,不需要對病田土壤進行藥劑處理。在播種前用藥處理種子是防治該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登記用於浸種防治惡苗病的藥主要有咪鮮胺、二硫氰基甲烷(浸種靈)、氰烯菌酯、多·福、多·咪·福美雙等,其中以咪鮮胺、二硫氰基甲烷及其混配劑最常用。由於多年使用以多菌靈為代表的苯駢咪唑類殺菌劑及其混配劑,導致水稻惡苗病病菌對這類藥產生了較高的抗藥性,同類藥劑咪鮮胺也存在潛在的抗藥性風險。近年來,江蘇農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25%氰烯菌酯懸浮劑登記用於防治水稻惡苗病,推薦的浸種濃度為83.3~125毫克/升。該藥對水稻惡苗病有良好防效,能有效殺滅已對多菌靈等苯駢咪唑類藥產生抗藥性的水稻惡苗病病菌。

生產上應先曬種1~3天,選種後開始浸種。一般正常温度條件下浸種48小時,温度偏低時浸種60小時。對育機插秧的水稻種子或易感病品種種子,浸種時,應適當提高濃度。降低温度催芽或浸種不催芽播種,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水稻惡苗病發生。不用病稻草作種子催芽時的覆蓋物,集中高温堆漚或燒燬病稻草,可以減少水稻惡苗病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