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

稻曲病是一種危害範圍廣泛的水稻病害,世界水稻主產區均有發生,我國南北稻均受其影響。稻曲病發生後水稻會發生黴變,空癟率增多,從而影響米質,降低商品價值,影響人體健康。那麼怎樣才能防治呢?

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

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方法

1、選用高產抗病品種:一般散穗型、早熟品種發病較輕;密穗型、晚熟品種發病較重。如選用新品種楚粳28號、雲粳26號。

2、清除病殘體:早期發現病粒應及時摘除,重病田塊收穫後進行深翻,以便菌核和曲球在土中腐爛,春季播種前,清理田間雜物,以減少菌源。

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 第2張

3、科學合理施肥:大田施肥有條件的應以農家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肥配合使用,不要過多過遲施用氮肥。   

4、科學管水:大田管水按水稻生長需水特性進行科學管水,即淺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櫱,苗夠涼曬田,寸水促穗,濕潤壯籽。

5、藥劑防治:在水稻抽穗前7-10天(圓苞期)及齊穗期畝用40%菌核淨100克或20%井崗黴素100克兑水60千克均勻噴霧防治稻曲病兩次。

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 第3張

什麼是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是在水稻生長後期在穗部發生的一種重要病害,該病多發生在水稻收成好的年份,常被農民誤認為是豐年徵兆而稱為“豐收果”。稻曲病主要在抽穗揚花期感病,病菌為害穗上部分穀粒,在一個穗上通常有一粒至幾粒,嚴重時多達十幾粒。

初見穎谷合縫處露出淡黃綠色塊狀物,逐漸膨大,最後包裹全穎殼,形狀比健谷大3—4倍,為墨綠色,表面平滑,後開裂,呈龜裂狀,散出墨綠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

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 第4張

稻曲病不僅毀掉病粒,而且還能消耗整個病穗的營養,致使其他子粒不飽滿,隨着病粒的增多,空秕粒明顯上升,千粒重下降,造成稻米品質嚴重下降,稻曲病產生的毒素污染稻米,人畜食用後,可造成中毒現象,嚴重危害人畜健康。近年來,紅塔區由於優質稻種植面積的增加以及水稻抽穗揚花期持續陰雨,使得稻曲病不同程度的發生。

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 第5張

水稻稻曲病危害症狀

稻曲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僅在穗部發生。病菌侵入穀粒後,在穎殼內形成菌絲塊,破壞病粒內部組織後,菌絲塊逐漸漸增大,先從內、外穎殼合縫處露出淡黃綠色塊狀的孢子座,後轉變成墨綠色或橄欖色,包裹穎殼,近球形,體積可達健粒數倍。最後孢子座表面龜裂,散佈墨綠色粉末狀的厚垣孢子。

剖視病粒,中心為菌絲組織構成的白色肉質塊,外圍可分為3層:外層是最早成熟的厚垣孢子,墨綠色;中間是菌絲和逐漸成熟的厚垣孢子,橙黃色;內層是放射狀菌絲和正在形成的厚垣孢子,淡黃色。發病後期,有的孢子座兩側可生2~4粒黑色、稍偏平、硬質的菌核。菌核易脱落在田間越冬。

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 第6張

水稻稻曲病發生的原因

稻曲病的流行主要決定於田間菌核量、品種的發病性、水稻抽穗期與菌核萌發、孢子傳播期的吻合度、抽穗期的雨濕係數等因子。

1、寄主抗性:品種間在自然條件下抗感反應差異顯著,抽穗晚的品種有大發生的趨勢,粳稻發病重於秈稻,雜交稻重於常規稻。病粒發生以穗的中下部為主,上部次之;梗粒數多的大穗、密穗型品種發病率高。抽穗速率慢、抽穗期長的品種發病時間也長,發病重。

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 第7張

2、環境:在抽穗揚花時遇多雨、低温,特別是連陰雨,發生重。在水稻揚花期,日平均氣温在25~28℃,且有3~5天連陰雨天,易誘發此病。

3、栽培:①當年發病重的田塊,由於田間種子帶菌量大,有可能第2年發病重。

②偏施氮肥以及穗肥用量過多,不施磷、鉀肥,引起田間鬱蔽嚴重,通風透光差,相對濕度高,均會加重病害發生。

③淹水、串灌、漫灌是引起稻曲病傳播的重要原因。近水口、田邊,以及田間管理不當,後期落水過晚,發病重。

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 第8張

以上小編為大家介紹了水稻稻曲病,我們瞭解了發病原因以及防治方法,為了水稻的收成得到保證,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止一些病蟲災害的發生,要不斷學習技術,才能高產優產,小編在此也祝大家有個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