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養殖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黃顙魚我想很多人都喜歡吃,而且黃鱔魚的營養價值也非常好,尤其是黃鱔魚的湯蛋白質含量有很高,因此經常是魚對人體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現在黃鱔魚的市場前景非常不錯。

養殖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養殖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有很多朋友與我勾通時,幾乎都提到了黃顙魚放養密度的問題。由於各地的自然條件、市場喜好和每個人的技術水平、經濟實力、經營模式的不同,很難有一個很標準的答案。大家都是內行,這個道理也是不難理解的。但是,確定具體的放養密度,有一個最基本的辦法,這也是各教科書上都介紹過的。即:

養殖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第2張

放養密度G(尾)=M*1000/[(M2-M1)*N]

説明:M——設計畝淨產量,單位為千克。這個參數視各地的情況而定,初次可以參照在同等條件下團頭魴的淨產量。以後,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

M1——放養時魚種的平均規格,單位為克/尾。

M2——出池時平均規格,一般以市場喜歡的規格。單位為克/尾。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應分別對待。

N——成活率(%),因各地的條件、放養時的規格、管理水平而異。放養2-3公分的苗,一般成活率在70-90%。

養殖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第3張

養黃顙魚的注意事項

注意合理放養合理的放養密度,可以提高飼料利用率;適宜的搭配品種,可充分利用飼料,互利共生,達到水體中的和諧,提高飼料使用效率。要使黃顙魚養殖成活率高,飼料減少浪費,必須控制好放養密度和配養魚類。  

天然水域的黃顙魚食物主要是小蝦、魚及魚卵和部分水生昆蟲、水生植物等,因此進行人工養殖可採用鮮活的動物性餌料飼養如小魚蝦、畜禽加工下腳料等,也可投喂豆餅、花生餅、麩皮等。  

此外由於黃顙魚口裂較大,因此餌料粒徑要相應加大,以粒徑2毫米的顆粒料作為開口飼料,成魚料粒徑可達到5毫米以上。採用沉性硬顆粒餌料要求顆粒在水中要有15分鐘的穩定性,使用浮性餌料會更好地提高餌料利用率。

養殖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第4張

養黃顙魚的養殖技術  

一、池塘的準備工作很簡單: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的,面積3-10畝,最好不選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個池塘都須有可控制的進、排水口。水深為2米以下,利於黃顙魚的攝食。池塘在放魚前用石灰或漂白劑對池塘進行消毒。在池塘消毒後第2天加註水0.8-1.0米,第3-4天按加入合適重量的發酵腐熟的有機肥以繁殖天然餌料,等到毒性完全消失後,放入魚種,加滿池水。  

二、魚種放養投放的苗種無論從天然水域捕撈或人工繁育的魚種,都要求無病無傷,體質健壯,規格基本一致,一般尾重15克左右,放養期3-4月之間,每畝放養1000-1500尾。搭配品種不宜用生活習性與黃顙魚大致相當的鯉、鯽、羅非魚等雜食性的底層魚類,以免影響黃顙魚的生長。  

三、日常管理堅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認真觀察魚類活動、攝食與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經常注入新水,防止水質惡化,還可防止魚體發病和產生浮頭現象。最好每隔10天注入新水20-30釐米,在陰雨天要開增氧機。長期餵食會使池塘的水質變為弱酸性,這不利於黃顙魚的生長。一般用生石灰對池塘水質的PH進行調節。  

四、魚種在運輸、放養、捕撈的時候要注意操作,避免魚因為碰撞而受傷。用藥的時候要注意嚴格控制用量。黃顙魚對硫酸銅、敵百蟲等藥物比較敏感,尤其要慎用。

養殖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第5張

黃顙魚苗的養殖管理措施  

一、做好魚苗分塘放養工作、在魚苗培育階段、魚苗不段生長及生長個體有差異、後期池塘魚苗出現了高密度狀態、規格生長也不一致、搶食能力更有差距、因此、根據不同規格分塘放養是提高養殖成活率及促進魚苗生長有效措施。  

二、加強水質管理、魚苗養殖時期施肥、投飼料及魚類的大量排泄、對水質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氨氮指數上升、水透明度下降等因素髮生、影響魚苗的正常生長。因此、要定期注入新水或用微生物製劑對水質進行調控、使水質達到肥、活、爽。  

三、做好飼料投喂管理、當前季節巳進入梅雨天氣、陽光照射少、氣温高氣壓低、水體溶氧不足。投喂飼料應做到三看、四定的原側、即看天氣、看水質、看魚的吃食情況、定時、定量、定質、定點靈活掌握投餌料數量。

養殖黃顙魚的放養密度 第6張

黃鱔魚我想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可能經常會吃到。但是對於黃鱔魚的養殖可能並不是很瞭解,通過以上小編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瞭解一些養殖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