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設備

監理員談農用車的節能減排

設備1.56W

隨着中央1號文的貫徹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進一步推進,使廣大農村掀起了購機用機的熱潮,農機保有量和農機總動力顯著增加,隨之而來的節能減排問題也成為農機工作中的重點。怎樣打造一個節能型“綠色農機”,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一個非常緊迫而重要的課題。筆者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總結出了一些心得,在這裏闡述一、二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們。

監理員談農用車的節能減排

大家知道,油料通過發動機的燃燒,其中的化學能是以聲、光、電,熱、力的形式釋放出來的。有資料證明機動車所消耗燃料能中,有1/3變成了聲、光、熱散失掉,1/3用於克服自身和前進中的阻力,只有剩餘的1/3變成車輛前進中的動能。所以,我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儘可能的減少無用功的損失,提高整車的工作效率。我想具體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從點滴做起,防止直接的“跑、冒、滴、漏”

一部技術性能合格的農用車,首先應是機身潔淨無油污,各處緊固適當無滲漏,這就要求機手朋友們做好日常檢查,及時堵住漏油、漏水、漏氣的部位。油路主要檢查油箱下連的油管、油杯、油泵、噴油器等處有無漏油現象,必要時緊固或更換密封墊。另一方面是檢查發動機氣門罩墊和油底墊是否漏油,如有滲出要協調堅固每個螺絲,不要使其中一個或幾個過緊以防止殼體產生翹變漏油。再一個是看變速箱,後橋周圍是否有油甩出,必要時要換油封。氣路主要是指有氣剎的車輛,檢查氣泵及各管路連接口,皮碗等處是否有漏氣聲。對以上各部位如緊固後無效要及時更換老化的零件,堵住漏點。

二、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是節油之本

技術性能優異的發動機,在其運轉中應保持平穩聲音圓潤,動力強勁持久,怠速時不發抖,加速時間短,滿負荷時不發悶,要想保持以上這種良好狀態,我想應從四個方面做好日常保養和維護。

(一)確保發動機各運動部件的磨損量及配合間隙在正常值範圍內。發動機工作時,氣缸內温度可達1600-20000c,壓力在70~100個大氣壓,內部環境十分惡劣,所以,三配套件(氣缸、活塞、活塞環)是最易磨損的零件。如氣缸與活塞間隙,活塞環與環槽間隙過大,會造成發動機壓縮比下降,下排氣嚴重引起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再一個是發動機主軸承,連桿軸承和其它運動副間隙過大,會造成機油壓力下降,潤滑不良,使發動機運轉時產生敲擊聲和振動,從而加速磨損。所以,以上部件如確認磨損嚴重應及時大修。

(二)保養和維護好進排氣系統。發動機能夠高效工作的一個先覺條件就是保證有充足的新鮮空氣進入氣缸,在日常養護中,首先應當檢查空氣濾清器是否被過多的灰塵阻塞,現在多數機型使用的都是紙質濾芯,機手朋友們應當視機械作業環境情況每工作100—200小時清潔一次(道路運輸的車輛每行駛3000—5000公里清理一次)清理時取出紙質濾芯輕輕拍打其金屬或塑料外框,然後,用壓縮空氣由內向外吹,除淨上面的附塵。必要時連同進氣歧管一同清潔,使其進氣暢通過濾有效。

再者就是調整好氣門間隙,農用車進氣門間隙是0.25~0.35mm,排氣門間隙是0.3~0.4mm這應據不同車型而定。如果氣門間隙過大會造成氣缸進氣不足排氣不盡,發動機不易啟動功率下降油耗增加;氣門間隙過小則會造成氣缸密封不好,壓縮比下降,發動機加速無力易息火、燒燬氣門,不利節油。

(三)做好供油及潤滑系統的保養。1、選好燃油和潤滑油的牌號。農用車用的柴油按凝點分為:10號、0號、-10號,-20號,-35號和-50號六種牌號,選用標準是其凝點低於環境温度5~100C。機油如選用ECA級的要冬夏分開,如選用ECC級的(15W/40)可全年適用,但無論燃油還是潤滑油都必經是清潔無污染的.2、定期更換柴油和機油濾芯。柴油濾芯,在發動機每工作200小時後及時更換;而機油濾芯和機油則視機油的質變程度在工作200~300小時內更換。3、及時校驗油泵和噴油器。一部技術性能優越的農用車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產生功率下降,運轉不穩的現象,這主要是油泵供油壓力和各缸的供油量產生變化的結果。所以要及時校驗油泵和噴油器、使供給各缸的燃油霧化好,不滴不漏及時充分,這樣才能保證發動機動力強勁,平穩高效。

(四)散熱系統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發動機最佳工作温度是70~900C,這取決於它自身的製造工藝特徵。機温過低,機油就不能及時到達各運動副表面,造成潤滑油膜缺失、摩擦加大。相反,如機温過高會引起冷卻水沸騰,機油變稀油壓降低,造成各橡膠件過旱老化失效,各運動表面磨損加重對發動機危害極大。要維持發動機的正常水温,我們應做好以下幾點:1、加入冷卻系的水必須是軟水,最好是純淨水,以防止水鹼的生成,阻塞水道影響散熱。2、冬季防止水温過低,主要查節温器,應當在水温大於700C時,才打開節温閥,低於700C時,形成小循環,如環境氣温過低要實施保温。3、防止發動機夏季水温過高。夏季作業要隨時注意水温變化,及時清理水箱篦間的堵塞物,如機温異常還應檢查:皮帶是否過鬆、水箱是否缺水,節温器是否全打開等,必要時把車開到樹蔭下怠速降温。

三、適時保養農用車底盤,是節油良方

底盤性能良好的農用車應當是滑行流暢,剎車靈利,動停自如,要達到這個標準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每天出車前要檢查輪胎氣壓,實踐證明,胎壓過低的機動車平均比胎壓正常的要多耗油20%左右,而過高的胎壓會使車身振動,胎冠早期磨損不利節能。2、定期保養行走輪。主要是清潔潤滑四輪軸承和測試剎車回位特性。軸承的清洗潤滑應視農用車的工作量每半年或一年一次,在回裝軸承時,既不能過緊也不要過鬆,一般擰緊後倒回1/10圈後鎖緊以防軸承轉動不靈而阻滯發熱和產生晃動;剎車系統的調試隨保輪同時進行,主要調整制動踏板自由行程(60~100mm),制動蹄與車轂間隙(1.5~2mm),以防止車輛行駛時產生不必要的動力損失。3、保養轉向系統,保持前輪前束的有效定位既能防止前輪“吃胎”又能提高轉向靈活性和自回性,減小整車的行進阻力。另外隨時檢查前轉向立軸和球頭的間隙大小,如過鬆要及時更換維修,防止前輪發擺,整車抖動現象。4、調整好離器踏板自由行程(25~35mm),分離軸承與壓爪間隙(2~2.5㎜)以便於換檔和延長離合器使用壽命。5、其它輔助設備也應安全有效,如駐車機構,發供電設備,信號、照明設備,雨刷等是否安全有效也會影響到駕駛員操作水平的發揮,進而對節油產生一定影響。

四、提高駕駛操作水平是農用車節油之源

(一)起好步。有資料顯示,發動機總磨損量的一半是在其啟動時產生的,這主要是因為在啟動時,發動機各運動副表面不能立即產生有效潤滑油膜的原因,如啟動機器後馬上高速運轉更是危害極大,所以正確的操作是:啟勸發動機後,先以中小油門熱車,聆聽有無異常的響聲(必要時熄火檢查)查看儀表指示是否正常,再觀察車輛四周有無障礙後,方可掛入1檔,鬆開手剎緩抬離合,輕加油徐徐起步。(二)正確駕駛,精心操作,節油不難。農用車起步後不要馬上投入全負荷作業,要先以較低速行駛,待水温大於70℃後再正常行駛。機手朋友們要想在行駛中成為節油能手,延長車輛使用壽命,我想,應當做到這麼幾點:1、輕來輕去不超載減少冒黑煙現象的發生,可經常用高檔中小油門行車,發揮經濟速度的作用,提高發動機效率。2、提前預見,減少急剎車。我們都知道:“剎車就是往路上灑油的道理,如果一輛滿載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突然急剎車,那麼浪費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這要求駕駛員在行車中要集中精力,時刻注意各交通元素的動向,遇到道路叉口,仔細觀察勤鳴笛,遇到前方障礙提前抬起油門利用發動機牽阻作用減速,儘量以滑代剎,加減速時平穩連慣,這樣才能節約燃油。3、在升檔過程中,衝檔不宜過高或過低,前者會增加發動機的磨損,加大油耗,後者會持持加不上速,使車身抖動不利節油。4、練好“腳下功夫”是一個合格駕駛員的必修課,這主要是指在駕駛員用腳踩下油門,離合、剎車時的力度和良好習慣。我們在踩油門時,要象腳下踏着一隻雞蛋一樣,多一些柔性、少一些生硬;踩離合時要乾淨利索,鬆開離合時要有一個“抬——緩——抬”的過程;踩剎車時,要視前方障礙情況,儘量採用點剎方式控制車速,不要一腳踩到底造成急剎車。

當然,還有很多的節能小竅門等待我們去發現和應用,這要求我們的機手朋友在生產實踐中多學習、多研究、多總結,並一一記住它們再應用到生產中,日積月累你會不難看到驚人的節油效果。總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機保有量巨大,要想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機節能勢在必行,這就需要我們在生產實際中,儘量選用節能型機械,勤於養護、合理配置、精心操作才能實現農業機械的節能,環保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