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行情 > 市場

小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

市場2.89W

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又稱克氏螯蝦、紅色沼澤螯蝦,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螯蝦亞目,刺姑科,原螯蝦屬。原產北美洲,1918年由美國引進日本,1929年由日本引進我國,現主要分佈於長江中下游地區。

近年來,該蝦一直市場火爆,價格攀升,供不應求,開發前景廣闊。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小龍蝦養殖的前景如何。

小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

一、養殖前景

克氏原螯蝦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溝、湖泊、稻田、沼澤地等水體中生長繁殖,而且能較長時間離水或穴居,對不良環境的耐受力很強,運輸方便,運輸成活率高。這是其他蝦類所無法比擬的。同時,克氏原螯蝦苗種易繁育,可自繁自育,不需複雜的設備,技術簡便,飼料易解決,適宜人工養殖。一般池塘精養每畝產量在400公斤、利潤在1600元以上。

二、市場前景

目前,克氏原螯蝦人工養殖量少,主要靠天然捕撈應市,其自然資源遠遠滿足不了國際國內市場消費需求。歐美國家是克氏原螯蝦的主要消費國,在美國該蝦不僅是重要的食用蝦類,而且是垂釣的重要餌料,年消費量6~8萬噸,自給能力不足1/3。歐盟和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螯蝦量達2萬噸。

瑞典更是螯蝦的狂熱消費國。每年瑞典舉行為期3周的螯蝦節,全國上下不僅吃螯蝦,而且人們在餐具、衣服上繪製螯蝦圖案,情景十分隆重,瑞典每年進口克氏原螯蝦就達5~10萬噸。西歐市場一年消費克氏原螯蝦6~8萬噸,而西歐自給能力僅佔總消費量的20%。

小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 第2張

近年來,國內克氏原螯蝦消費量猛增,已成為城鄉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餚。在武漢、南京、上海、常州、無錫、蘇州、淮安、合肥等大中城市,一年消費量都在萬噸以上。這些大中城市,一個晚上全市飯店、大排檔的克氏原螯蝦銷售量在1.5萬公斤左右。據有關資料介紹,在合肥每晚能賣出150公斤螯蝦以上的飯店和排檔有30餘家;每晚賣50公斤的有100多家;每晚賣10~20公斤的小攤檔則數不勝數。南京市每年6~9月份,日消費螯蝦達70~80噸。從目前消費水平看,國內外市場克氏螯蝦缺口極大,發展人工養殖大有“錢”途。

三、加工前景

克氏原螯蝦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達16%~20%,幹蝦米蛋白質含量高達50%以上,高於一般魚類,超過雞蛋的蛋白質含量。蝦肉中鋅、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於其它食品,且肌肉纖維細嫩,易於人體消化吸收。不僅如此,該蝦出肉率達20%左右,可加工蝦仁、蝦尾,且從甲殼中提取的甲殼素、幾丁質和甲殼糖胺等工業原料,廣泛應用於農業、食品、醫藥、煙草、造紙、印染、日化等領域,加工增值潛力很大。

點評

我們從小龍蝦養殖前景、市場前景和加工前景就可以看出,小龍蝦養殖在我國水產養殖的地位。目前,在我們的餐桌上,龍蝦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特色菜之一,而且在市面上小龍蝦已經供不應求。小龍蝦的宏大需求量逐漸帶動我國小龍蝦養殖的腳步,根據專家評價,小龍蝦在未來的養殖價值將高出其他水產養殖業的好幾倍。

小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 第3張

江夏農民養小龍蝦3年賺70萬

養了3年小龍蝦,江夏農民劉漢波純賺70萬元,在老家豎起了兩棟樓,今年他又將養殖面積擴大一倍。昨日,他開始往稻田的環形溝裏下明年的種蝦,預計明年養蝦和種水稻的收益可達80萬元。

劉漢波是江夏法泗蓮花湖的農民。2007年,他流轉了105畝的低湖田,開始探索養殖小龍蝦,隨後加入了江夏區聯眾小龍蝦專業合作社。恰逢2007-2008年市區“蝦稻連作”項目推廣,劉漢波和另外4家農户嘗試一塊田種水稻,一塊田養小龍蝦,隔年再將兩塊田用途互換。這種從潛江等地傳來的“蝦稻輪作”模式,讓他一年可以賺10多萬元。但兩塊田每年都要空置半年,讓他覺得很浪費。“每年蝦子收完之後,稻田就不能再種了,荒廢了幾個月的時間”。

今年,劉漢波將自己的養殖面積擴至219畝。“按這種規模養殖下去,我也可以像江蘇、浙江一帶的農民一樣,開寶馬去種田了。”昨天起至9月中旬這段時間,他將陸續投放6000斤左右種蝦,花費了十萬多元成本。

劉漢波算了一筆賬,種蝦每畝投放25斤左右,等到來年每畝可產出250多斤小龍蝦,刨去成本大概能賺70餘萬元,200多畝田,除去每年田租、人工、肥料等,種稻谷年收入10多萬元,明年淨收入達到80萬元左右。

小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 第4張

85後美女養殖小龍蝦一年收入超300萬

近日,2014年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青年示範社名單正式公佈,襄陽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榮獲“湖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青年示範社”,將獲得2萬元的資金扶持。

在這13家青年示範社中,谷城“85後”女孩袁明珠的小龍蝦產業合作社格外引人注目。是什麼讓這位“85後”女孩走上養蝦的致富路?昨日,記者來到谷城一探究竟。

因病放棄學業:販賣山貨掘得“第一桶金”

見到袁明珠時,她正在辦公室給前來諮詢小龍蝦養殖的村民老黃進行講解。

老黃家有15畝地,想加入養蝦合作社。袁明珠給老黃講解在田地裏種稻谷同時養小龍蝦的方法,一年能掙3萬多元錢。老黃開心地説,回頭好好學習養蝦技術。

雖然袁明珠現在的事業順風順水,但在走上養蝦之路以前,她也是個苦命的孩子。

2004年,正準備參加高考的袁明珠因突然生病,最終沒能參加高考,因家貧不能復讀,袁明珠最終放棄了大學夢。

小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 第5張

為不給家裏增加負擔,袁明珠來到縣城一家超市打工。沒過多久,袁明珠發現與其打工還不如自己幹。

經過考察,袁明珠發現谷城林特產品在襄陽很受歡迎,拿着在超市打工掙來的3000多元,她買了一輛摩托車,一個人騎到官坊山裏,一家一户收購,再運到襄陽賣。

袁明珠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創業時,從官坊山裏運了一車山貨,熬了兩夜一天,到襄陽把貨賣了,只賺了90塊錢,雖然這個錢很少,卻給了她堅持下去的信心。

販賣山貨兩年,讓袁明珠積累了經驗和人脈,贏得了口碑,她也通過艱辛努力淘到了“第一桶金”。

偶然接觸龍蝦:鍥而不捨成就養蝦事業

2007年,一次偶然機會,袁明珠參加了全省農產品經紀人培訓班,也就是在這次培訓班上了解了潛江龍蝦。

袁明珠跟隨培訓班同學來到潛江考察,她發現,潛江小龍蝦不僅賣得好,產業做得也很大,而且處處都是大規模的養殖場,帶動了潛江經濟發展。

小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 第6張

在襄陽,雖然小龍蝦賣得也很好,卻沒有一個大的養殖基地,“那時我就想回家辦一個大一點的小龍蝦養殖場”。

2007年10月,袁明珠在五山鎮九里崗村承包了100畝水田,建起小龍蝦養殖場。初次創業,袁明珠非常慎重,無論白天黑夜,天天蹲守在養殖場。

袁明珠説,養殖場初期環境不好,蚊叮蟲咬是常事,還有老鼠、蛇,其實她也很怕,也哭過,有時想放棄,但想到投資創業不易,她必須堅持下去。

2008年,袁明珠抓住谷城縣大力實施“農村青年誠信創業項目”的機遇,獲得貸款25萬元。隨後,她開始採用魚、蝦、泥鰍混養模式,當年盈利29萬元。

2009年,袁明珠又在廟灘鎮、高台鋪、南川流轉土地1000多畝,發展龍蝦種苗繁育基地。僅此一項年均收入達到300萬元以上,並帶動了當地養殖業的發展。

目前,袁明珠採取“公司+基地+農户”經營模式,與農户簽訂最低保護價回收合同,輻射帶動周邊130多户農户發展小龍蝦養殖。

“下一步,希望通過引導,讓更多農户加入合作社,把廟灘、南川這塊小龍蝦規模做大做強,讓更多鄉親從中受益。”袁明珠充滿了信心。

小龍蝦養殖的市場前景 第7張

為謀長遠發展:建議培育良種延伸產業

即便事業越做越大,但採訪袁明珠時,明顯感覺到這位“85後”創業明星對襄陽小龍蝦產業發展的憂慮。

袁明珠説,吃小龍蝦其實襄陽的淵源比潛江早,但潛江人卻在小龍蝦產業發展上走在了襄陽前面。

近年來,潛江龍蝦產業形成了集苗種繁育、加工出口、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等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小小龍蝦給潛江帶來6萬個就業崗位。2013年,小龍蝦產業綜合產值65億元,為潛江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邁過萬元大關立下頭功。潛江已成為全國唯一的淡水甲殼素精深加工基地。未來5至10年,該市將建設220億元產值的甲殼素深加工產業集羣,打造世界“甲殼素之都”。

襄陽如何發展小龍蝦產業?袁明珠建議,由於小龍蝦養殖一直靠自繁自養,種苗嚴重退化,頭小尾大、出肉率低已成為普遍現象,可以建立小龍蝦良種選育中心,深入研究種苗繁育規律,開展反季節飼養,不斷改善養殖、加工環境,實施清潔生產、綠色消費。同時,增加科技投入,延伸產業鏈,進一步加強蝦殼、蝦頭等衍生物的功能性系列產品及其應用研究,生產高附加值衍生物產品,以形成小龍蝦苗種繁育、加工出口、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的養殖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