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崇陽縣雷竹低產原因及主要改造技術措施

科普2.61W
崇陽縣雷竹低產原因及主要改造技術措施

雷竹怎麼種植?雷竹產量低怎麼辦?一般來説種植雷竹都是按面積來算的,今天小編以實際案例為例子,來給大家總結崇陽縣種植大量的低產雷竹低產原因以及竹林改造主要技術措施。

1雷竹低產原因

產量低、質量差、生態功能弱的雷竹林分稱為雷竹低產林。目前崇陽縣部分雷竹林地低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生產經營責任制不落實

雷竹生產經營責任制不落實或承包期短是造成低產雷竹林的重要原因。上世紀90年代,為了大力發展雷竹產業,崇陽縣政府各個部門都在相關鄉鎮建立雷竹生產基地,由於技術和人員的原因,許多雷竹基地管理不善或無人管理,出現了毀竹毀林現象,雷竹面積逐漸縮小。有些雷竹基地直接承包給浙江雷竹種植大户和縣雷竹種植能手。承包時間短,承包户投入少,掠奪性經營,導致雷筍產量逐年下降,質量不斷降低。如泉湖村縣扶貧辦雷竹基地,承包給個體經營後,目前雷筍產量不足300kg/667m2。

1.2母竹留養結構不合理

根據調查發現,崇陽縣實驗林場和泉湖村縣扶貧辦雷竹基地當年留養的新竹平均胸徑逐年變小,地下鞭結構差,竹鞭出現上浮。2012年留養母竹的平均胸徑為3.50cm,2015年平均胸徑只有2.80cm。2012年總鞭長為7.56m/m2,總芽數為200個/m2,壯芽數佔總芽數的20%,弱芽數為30%;2015年總鞭長為5.98m/m2,總芽數為170個/m2,壯芽數佔總芽數的7%,弱芽數為48%。2012年地下竹鞭分佈在0~10cm的土層為20%,2015年上升到45%。特別是覆蓋的雷竹林地,出筍高峯期外界氣温較低,不宜留養母竹,而清明前後竹林已基本無健壯竹筍出土,導致新竹生活力弱,立竹結構失調嚴重。

1.3竹林開花,病蟲害表現嚴重

雷竹為零星開花,開花率一般在3%以下。2015年,崇陽縣實驗林場和泉湖村縣扶貧辦雷竹基地平均開花率達到9%。隨着開花的增加,雷竹對營養元素的吸收能力相對降低,生長受到抑制,生長勢減弱,最終導致雷竹開花後大量枯死。近幾年調查發現,危害當地雷竹的病害有叢枝病、竹稈鏽病、竹煤病,其危害性尚未引起竹農的足夠重視。雷竹的蟲害有金針蟲、竹織葉土螟、一字竹象蟲、竹筍禾夜蛾、竹筍蠅等,特別是竹筍禾夜蛾、金針蟲、竹筍蠅蛀食筍種,造成筍種留養困難,是竹園低產低質量的主要原因。

1.4雷竹早出覆蓋時間過長

由於反季節生產的需要,多年來50%的竹農採用稻草和穀殼進行雷竹林地覆蓋,厚度在25~30cm,該覆蓋厚度增温保温效果較好。覆蓋從當年的10月開始,持續到次年的3月,因覆蓋物地表增温耗氧和覆蓋的物理隔離效果,往往使林地處於高濕和缺氧狀態,從而使地下鞭系統遭受嚴重破壞。在調查中發現,有90%的竹農因穀殼來年能再用而堆積到田邊,未能及時清理;對稻草則基本上不清理,任其腐爛,這種現象容易造成土壤通氣性差,使地下鞭上浮或引起地下鞭腐爛。有的竹農為了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連年實施覆蓋栽培,使竹林不能得到及時更新,竹林衰退嚴重。

1.5林地鹼化、鹽化、板結現象

微酸性土壤比較適宜雷竹生長,土壤一旦鹼化,地力就會受到破壞。實踐證明,過量使用鴨泥、盲目使用化肥會導致土壤中磷、鉀的大量殘留,致使土壤鹼化。2013年,筆者選取崇陽縣實驗林場、泉湖村縣扶貧辦雷竹基地和天城鎮白泉村縣紀委雷竹基地3個點,取了雷竹園土樣進行土壤檢測。檢測數據表明,崇陽縣實驗林場pH值大於正常值6.5,最高時為7.35;泉湖村縣扶貧辦雷竹基地和天城鎮白泉村縣紀委雷竹基地pH值分別為5.66和5.68。從調查中瞭解到,崇陽縣實驗林場土樣超標的原因是過量使用了鴨糞,導致當年雷筍嚴重減產,並影響到次年的竹筍產量。

2低產林分改造主要技術措施

2.1強化政府的服務功能,落實生產經營責任制

首先,解決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應該做市場管不了的事,政府不能也沒必要辦雷竹生產基地。政府要為竹農解決的是一家一户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科技普及和宣傳、雷筍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有機雷筍基地申請和項目申報等。其次,加大為農服務力度。由政府部門牽頭開展測土施肥工作、建立鄉鎮一級農產品檢測實驗室等。最後,積極扶持發展產業合作組織,加快雷筍生產產業化的步伐。如解決產銷流通環節中相互壓級壓價的矛盾,組建由產、供、銷人員共同參與的專業合作社組織;搭建信息平台,及時瞭解雷筍市場、最新技術動態;組織種植專業户、科技示範户開展科研活動,輻射帶動廣大竹農參與科學管理、科學育竹實踐。

2.2保持合理的立竹密度

立竹密度以900株/667m2為宜,同時要處理好挖筍和留養的關係。每年必須留養一定數量的母竹,以利於光合作用和新老接替。留養時間以出筍高峯期為佳,不宜過早或過遲。每年母竹留養的株數以250~350株/667m2為宜,注意選擇留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雷筍,還應考慮在林地中分佈的均勻性,以保持合理的竹林結構。同時,8~9月間應砍伐5年以上的老竹,砍伐量與當年留養新竹量大致相等,使竹林的年齡結構為1年生、2年生、3年生竹各佔25%~30%,4年生竹佔10%~20%,5年生竹最多佔5%。

2.3加強病蟲害防治

推廣無公害竹筍標準,合理使用農藥,採用多種方法控制竹林病蟲危害。加強土壤與竹筍產品的檢測,提高產品的質量,促進竹林可持續經營。對於目前較嚴重的叢枝病,可以結合冬季清園,在4月份前徹底清除病叢枝,做好竹林的撫育管理,及時鬆土、施肥和做好排灌工作,保持竹園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早春可採用藥劑防治,用1~2Be°石硫合劑噴施植株2~3次,必要時在5~6月份噴施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對於危害嚴重的竹筍禾夜蛾,可採用劈山鬆土,燈光誘殺,有條件的可釋放赤眼蜂防治;也可採用98%晶體敵百蟲50倍液噴霧或用20%殺滅菊酯乳油1000倍液噴霧。對於少數母竹和新竹出現開花現象,要及時砍掉全部開花的竹株,並進行單株穴狀或塊狀、帶狀墾覆,挖掉竹蔸、竹鞭,連同竹株帶出林外燒燬;對開花的竹林增施碳銨或尿素,可有效控制竹林開花現象的蔓延。

2.4採用合理的覆蓋作業制度

採用2年覆蓋1年休閒留養的種植制度,合理選擇覆蓋時間,使竹筍的出產期和竹筍盛期分佈較長;覆蓋年份少留養母竹,休閒年份多留養母竹,控制竹林密度800~1000株/667m2。

2.5林地改造,防止林地鹼化、鹽化、板結

雷竹適宜土壤疏鬆、深厚、肥沃、排灌便利、水肥保持能力強、pH值呈酸性的平緩坡地、耕地、家前屋後邊角地生長。對土壤黏重、地下水位高的竹園,開深溝降低地下水位;竹鞭上浮可加客土1次,加土厚6~10cm,加土時間可在6月份或12月份進行;對竹林土壤黏重的可加沙土,竹林土壤沙性過重的可加黏土,嚴格控制鴨糞、化肥的施用;有條件地方,要推行測土施肥,推廣有機肥、生物肥;對於土壤嚴重退化的竹林,可進行墾複改造,改造後重新造林或改種其他作物。

今天的內容就説到這,各位朋友你們那的雷竹是不是產量也不高呢?如果想提高產量可以多多參考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