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全蝕病監測工作正在進行

科普1.84W
小麥全蝕病監測工作正在進行

2015年5月初,安徽省鳳台縣發現小麥全蝕病,引起省檢疫科高度重視,面向全省,開展小麥全蝕病適時監測調查工作,5月6日科長黃超帶領各地檢疫員到鳳台縣現場觀摩,學習小麥全蝕病的識別、調查、監測技術。

據鳳台縣植保站介紹,小麥全蝕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屬安徽省補充植物檢疫對象。該病主要危害小麥根部和莖稈基部。一般在抽穗前後發病明顯。主要症狀表現為:莖稈基部及葉鞘變為黑腳症狀,根部變黑腐爛,根表可見病菌着生的葡萄菌絲,分櫱前後,基部老葉變黃,分櫱少,早春返青慢,黃葉多,嚴重的枯死。拔節以後,根部和莖基部1-2節間嚴重變黑腐爛,植株矮化。到抽穗灌漿期,莖基部明顯變黑腐爛,形成典型的黑腳症狀,病部葉鞘容易剝離,葉鞘內側與莖基部的表面形成灰黑色的菌絲層。由於病株根部與莖基部腐爛,病株常早枯死,形成白穗或子粒秕瘦。

小麥全蝕病可隨水流傳播,多雨,高温,地勢低窪的麥田發病重。早播、冬春低温、成熟期受乾熱風侵害以及土質疏鬆、瘠薄、鹼性、有機質少,缺磷、缺氮的麥田發病均重。其發病後輕的減產1-2成,重則減產5成以上乃至絕收。

為了做好小麥全蝕病的監測工作,接到任務後,蕭縣農技中心植保站發動全縣23個鄉鎮農技站,全方位,大規模的摸查小麥全蝕病的發生情況,進行動態監測,把調查結果及時上報,以便及時指導防治,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標籤:全蝕 小麥 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