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萵筍菌核病的防治技術

科普2.94W
萵筍菌核病的防治技術

萵筍也叫萵苣,是一種受人歡迎的市場,對於肥料的需求量較大,很多農户都有種植,但是在種植時多種病蟲害危害,其中菌核病就是較為嚴重的一種。一旦感染此病,會嚴重降低萵苣的產量和品質,重則造成絕收,那麼對於萵苣菌核病該怎麼防治呢?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1、發病症狀

發病初期,植株莖基部先受害,病斑初期為褐色水漬狀,後逐漸擴展至整個莖部,使得莖基部軟腐,病情受害部位還會密佈棉絮狀白色菌絲體,後期會產生菌核。有時莖基部還會出現開裂的症狀,菌核初期為白色,後逐漸被鼠糞狀黑色顆粒狀物,通常菌核病引起的腐爛沒有惡臭,有別於細菌性軟腐。萵筍染病後,植株下部葉片會變軟發褐,病害向上發展,上部葉片青枯狀萎焉,莖稈發病,植株生長不良,重者整株枯死或倒伏。

2、發病規律

萵筍菌核病的發生和氣候、公管理水平有很大的關係,病菌能通過氣流、雨水以及農事工作進行傳播,菌核病喜歡温暖潮濕的環境,在温度20度左右,濕度大於80%以上是利於此病的發生,當温度高於35度時,病害較難發生。在地勢低窪易積水的地塊,田間濕度高,發病也比較高,種植過密,生長中後期微機室除去基部老葉、病葉、雜草,也有利於此病的發生。

3、防治方法

發病田塊要和禾本科作物實行輪作,或者夏季高温休田時採用灌水浸田,棚室進行高温燜棚,可減少田間病原菌。加強田間積水,合理密植,注意開溝排水,及時清除病葉、病株,增加通透性,降低田間濕度。種子可用鹽水或硫酸銨水溶液漂洗種子,再用55度温水浸種15分鐘進行消毒。在生長中後期極易發病,可用藥劑噴灑莖基部、老葉和地面,隔7天再噴淋1次,防治較好,但是要注意輪換用藥,要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