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黑心菊的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注意事項

科普1.43W
黑心菊的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注意事項

黑心菊,菊科,金光菊屬,一二年生草本。花心隆起,紫褐色,周邊瓣狀小花金黃色。花期自初夏至降霜。栽培變種邊花有桐棕、慄褐色,重瓣和半重瓣類型。

花心有橄欖綠的“愛爾蘭眼睛”,及花序徑大至15釐米的四倍體,花色除黃色外,有各季紅花和雙色。原產美國東部地區。耐寒性不強,華中地區尚可秋播,露地越冬。亦可作切花。

形態特徵:黑心菊為菊科金光菊屬,一二年生,株高60-100cm,莖較粗壯,被軟毛,稍分枝,具翼。黑心菊的近根出葉,上部葉互生,葉匙形及闊披針形,葉緣具粗齒。頭狀花序。互生葉粗糙,長橢圓形至狹披針形,長10~15cm,葉基下延至莖呈翼狀,羽狀分裂,5-7裂,莖生葉3-5裂,邊緣具稀鋸齒。

黑心菊為頭狀花序8-9cm,徑約2.5~5cm,傘房狀着生,具短梗;重瓣花,舌狀花黃色,有時有棕色黃帶,管狀花暗棕色。頭狀花序,舌狀花中性,長1.5~2cm,黃色、褐紫色或具兩色條紋;管狀花褐色至紫色,密集成圓球形;黑心菊花期6~10月。

生長習性:黑心菊在露地適應性很強,較耐寒,很耐旱,不擇土壤,極易栽培,應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及向陽處栽植,喜向陽通風的環境。黑心菊主產北美,多年生草本。

一般作1-2年生栽培,枝葉粗糙,全株被毛,近根出葉,上部葉互生,葉匙形及闊披針形,頭狀花序,呈半球形。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喜向陽通風的環境,一般土壤均可栽培,花期5-9月。

黑心菊的栽培技術

育苗:生產上繁育苗木多用分株和組織培養。分株通常3年分株一次,一般在4—5月間把温室促成栽培的老植株挖出切分,每株帶葉4—5片,另行栽植即可。

組織培養是利用生物技術快速繁育苗木的一種方法,一般種植者不具備組織繁殖的條件,可以直接購買組培商品苗種植。但往往由於這些組培苗較小,需要養成大苗後再在温室定植。

定植前的準備

整地:整地時需要深翻,深度應在25cm以上。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施肥量以每100m2圈肥200kg或油渣100kg加過磷酸鈣10kg,草木灰100kg為宜。

土壤:應以疏鬆通氣良好的砂壤土為佳,PH值應在6.5左右,過鹼應適當調整,否則葉色發黃,生長衰弱。起壟:温室種植起壟最好。種植畦作成一壟一溝的形式,一般壟寬40cm、溝寬30cm。

定植方法:苗木栽在壟上,雙行交錯栽植,株距25cm、栽植時宜淺勿深,以根頸露於地表為準。栽植過深容易引起根頸腐爛。定植後,只在溝內灌水。

定植後的田間管理

温度、光照管理:黑心菊喜温暖、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栽培環境。植株生長期最適温度為20-25℃,白天不超過26℃,夜間在10--15℃以上。在適宜的温度下,植株可以不休眠而繼續生長開花。冬季由於光照不足而應增強光照,夏季由於光照過強而適當遮光,並通過遮陰而降温,防止因高温而引起休眠。

水肥管理新植小苗應適當控水蹲苗,苗期後,充足供水促進生長;花期灌水,切勿使葉叢中心鑽水,引起花芽腐爛。黑心菊花大、葉多,生長期間消耗養分多,應及時追肥補充。

需要氮、磷、鉀的比例約為15:8:25,特別在花期,應提高磷、鉀肥的施用量:每100m2每次用硝酸鉀0.4kg,硝酸銨0.2kg或磷酸銨0.2kg,每10天一次。清除老葉葉子過密時,需將植株外層老葉、病葉及時摘除。

以改善光照通風條件,減少病蟲害,且有利於新葉和花芽的發育和生長,提高產量。採收以花頭最外層舌狀花與花莖垂直為最佳採收期,方法是自花莖與葉簇相連基部用手向側方拉取,置於清水中,套袋以利運輸。

栽培要點:發芽適温,21℃-30℃,生長適温:10℃-30℃播種期:春至秋,開花期:夏至秋。

種植:春、夏、秋氣温在21℃-30℃均可播種,土質以排水良好。約15天發芽。肥沃壤土,日照充足,半日照也能正常生長。8片葉移植,成活後適當施肥,澆水,開花期,炎夏應適當遮陰,以利保持花豔麗。花後剪除殘枝葉可促再生。注意防止排水不良,產生根腐病。

種子採收:收穫部位為黑心菊的頭狀花序。通常在每年8~9月間,選擇瘦果大部分成熟的頭狀花序剪下,把它們曬乾後置於乾燥陰涼處,集中去雜,清選出種子。

分級:所採收的種子應該在保證本種淨度、正常含水量、無異物污染之前提下進行分級:一級種子的萌發率≥98%;二級種子的萌發率≥95%;三級種子的萌發率≥92%。在使用時,各級種子的萌發率允許低於相應標準的5%。

包裝:黑心菊的種子粒徑較小,千粒重0.37克。多采用防潮的紙袋作為內包裝;印有説明的紙袋作為外包裝。注意在操作時勿與其他等級的種子弄混。批發裝:內盛種子500~1000克;零售裝:內盛種子0.1~0.2克。

保鮮管理:可以將種子置於乾燥避光、通風良好、環境温度在5~10℃之處進行貯藏。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處理,黑心菊的種子通常能夠存放1年而不致影響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