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水稻白葉枯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

科普3W
水稻白葉枯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

水稻白葉枯病又稱白葉瘟、茅草瘟、地火燒,是細菌引起的系統性病害,由種子帶菌,風、雨水傳播,一旦侵染危害、發生流行,則很難防控。該病與濕度關係最為密切,氮肥過量有利於病害發生、流行。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對水稻質量、產量影響較大,減產可達20%—30%,重的可達50%—60%,甚至顆粒無收。

一、症狀:有葉緣型和凋萎型。

葉緣型:常見於分櫱末期至孕穗期發生,病斑多從葉尖或兩側開始,向下或向內擴展,病健交界處有明顯的波紋狀,嚴重時病斑連片,全葉乾枯。凋萎型:一般發生在秧苗移栽後一月左右,病葉多在心葉下1—2葉處快速失水、青卷,最後枯萎,似螟蟲危害造成的枯心,其他葉片相繼青萎。病株的主櫱和分櫱均可發病直至枯死,引起稻田大量死苗、缺叢。

二、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進行種子處理。育秧、起秧時不用病草做覆蓋物或捆紮秧把;

2、氮、磷、鉀、鋅配方施肥,氮肥分期均勻施用;3、禁止串灌、漫灌,淺水勤灌,適時曬田,乾濕交替;

4、合理密植,改善田間小氣候,協調合理的羣體結構。大田發現病株時,以達到"發現點、防治一塊,保護一片"的效果;

5、藥劑防治,從外圍開始向發病中心施藥,越接近發病中心,施藥量越大(間隔4-7天,連續用藥2-3次),以控制其蔓延;發病田周圍的稻田,無論有無發病,均須噴藥保護。有效藥劑可選用25%葉枯寧、葉枯唑(川化-018)800-1000倍液;10%葉枯淨300-500倍液等